中华航空前身(继中华航空之后)

在台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允诺努力着手替华航改名去掉“CHINA”后,“中华职棒”可能也要跟着改名。苏贞昌昨在“立法院”备询时被问到,中华职棒英文名字“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已让外媒误解为中国大陆,这个名称是否该改掉?苏贞昌答覆,如何让全世界看到台湾与中国(大陆)不一样,确实非常有必要。但是中职表示,改名需要各球团讨论通过后,再开大会通过,况且国际对中职品牌熟悉度高,很清楚是在台湾。

中华航空前身(继中华航空之后)(1)

台湾中华职棒在12日展开球季,成为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个恢复比赛的棒球赛事。美籍体育记者Jared Carrabis在推特发文指出,“这场棒球赛在中国,让我们看见希望”。

“立委”陈椒华昨在“立法院”总质询时表示,台湾用华航送口罩,结果让海外误会台湾口罩是中国大陆的,而且,现在全世界只有台湾还在打职棒,结果也被误会是中国大陆在打职棒,这些名称是否都应改掉了?苏贞昌答覆说,如何让全世界看到台湾与中国不一样,确实非常有必要。

绿营搞飞机 假议题玩老哏

全民抗“疫”之际,“绿委”倡议华航改名,林佳龙、苏贞昌先后“赞声”。疫情当前,民进党挑动华航改名的敏感神经,既无助抗疫,也无益台湾团结,更坐实“以疫谋独”,激化两岸对立,粗暴的手法,不只会伤害台湾好不容易获得的抗疫美名,也会让台湾当前些许的国际空间,陷入困境。

“华航改名”其实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议题。2006年陈水扁就曾主张华航改名“台湾航空”或“福尔摩沙航空”,后因牵涉国际航权、商标等复杂问题,且华航工会估计光牵扯烤漆、人力、商标等成本,超过新台币10亿元,最后不了了之。2016年7月、2018年6月,民进党都有人重提华航改名,最后同样无疾而终。

前3次华航更名,都喧腾一时,结局都在国际现实、商业利益等最实际考量下,成了绿营关门自爽的政治闹剧。这次难道会因台湾防疫表现高于国际水准且捐助口罩,国际上就会配合华航改名?

不谈华航是上市公司,更名将损及多少股东权益,接着冠上“中华”2字的公民营事业,是否要全面更名?与其如此,既然民进党完全“执政”,何不大胆修宪变更“国号”?这正是国民党呛“笑你不敢”的原因。

所谓“当家不闹事”,当严峻疫情不知何时缓解,政客却操作改名的假议题,除了在520台当局改组之际搏版面或求上位,不仅无助,甚至有害抗疫、岛内团结以及台湾有限的国际空间,难道不心虚?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