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背上刻的四个字并非精忠报国(岳飞背后的刺字)

岳飞是宋朝的著名抗金将领,他不止一次组织北伐,每次都战功赫赫,打得金朝军队节节败退,甚至有一次已经接近燕京几十里,但最终还是回去了。

岳飞最为人所知的除了他的抗金事迹以外,可能就是背上的刺字了。岳飞背后究竟有没有刺字,刺字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亦或者是其他?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探寻一下岳飞背后的刺字故事。

岳飞背上刻的四个字并非精忠报国(岳飞背后的刺字)(1)

岳飞

岳飞十五六岁的时候,金国大肆进攻,岳飞从小勇武,对国家具有深厚的感情,在这个时候,岳飞选择应募入伍,但是之后又因为父亲去世,只能退伍回家。

公元1126年,金国再次入侵南宋,值此国难关头,岳母问岳飞,国家现在这样,你有什么打算呢?

岳飞沉默一会儿,说:“前线杀敌!尽忠报国!”

岳母听到岳飞的回答,十分满意,这一句话正是岳母想要岳飞做到的。但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岳母又害怕岳飞会在战事中受人蛊惑,做出有违良心的事,于是她决定把“尽忠报国”四个字纹在岳飞背后,时时刻刻警醒他。

岳母让岳飞脱了上衣,用毛笔写下“尽忠报国”四个字,之后拿绣花针刺出纹路,最后涂上醋墨,让它永不褪色。其中“国”没有一点,暗示国内无首

之后岳飞果然一生践行这四个字的含义,为国杀敌,尽忠报孝。

岳飞背上刻的四个字并非精忠报国(岳飞背后的刺字)(2)

岳母刺字

这就是岳飞背后刺字的来处。但是为什么到后面会衍生出“精忠报国”的呢?原来是宋高宗赵构为了奖赏岳飞的功绩,亲手写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送给岳飞,还做一面“精忠岳飞”的旗帜给他。

后世在流传中就渐渐把尽忠报国写成了精忠报国。所以我们既可以说是精忠报国也可以说是尽忠报国。

但是,这些都是元明清的戏曲和小说里面出现的,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岳母刺字的故事。而尽忠报国四个字最早也是出现在元代《宋史·岳飞列传中》:“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岳飞背上刻的四个字并非精忠报国(岳飞背后的刺字)(3)

尽忠报国

而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鄂王行实编年》里面并没有关于刺字的记载。明代成化年间,话本《精忠记》里面说岳飞背后有刺字“赤心救国”,并不是“尽忠报国”也不是“精忠报国”,更没有岳母刺字的说法。

岳母刺字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里面,里面不仅仅出现了岳母刺字的故事,还把刺字的过程十分详尽的描述出来。

近代和当代专家对岳飞背后刺字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古时候的刺字是一件非常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岳飞本来是农家出生,母亲姚氏更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不应该会这么有技术难度的工作,岳母刺字应该是作者按照元、明时期的传记中岳飞刺字的故事,加以艺术改造而成的。

但是刺字的故事在宋代典故里面其实也并没有记载,那么尽忠报国和精忠报国其实都是没有依据的民间传说,可能岳飞背后压根就什么都没有。只是,民间故事也好,史实记载也罢,或许他的虚构更能看出民间对于岳飞真实的情感。

岳飞背上刻的四个字并非精忠报国(岳飞背后的刺字)(4)

岳飞

他们愿意在岳飞身上添加更多的神秘色彩,愿意相信将岳飞塑造成完美的将领,这是他们对于为国家做贡献,守护人民的将军的最美好的期待。毛主席也曾经提下过“尽忠报国”的字,难道毛主席不知道岳飞刺字的经过吗?我相信毛主席更多是想通过这四个字和岳飞这个人告诉我们,为国尽忠,为家尽孝是我们要坚持下去的中国传统美德

关于岳飞背后的刺字,你们又知道些什么呢?欢迎大家到评论区和小编一起讨论~

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

(本文图片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