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桐城的景点介绍(瀑布是我灵魂飞翔的翅膀)

关于桐城的景点介绍(瀑布是我灵魂飞翔的翅膀)(1)

孤行独思披雪瀑

文|汪京

昨晚做梦,一个月明星稀的黑夜,一个流水潺潺的河畔,一个宽广的双臂张开,一个温柔的怀抱敞开,我似乎逃避了,没有理由,没有激动,没有欣喜,没有预感,没有确定。面对如愿以偿、企盼已久的结果从天而降,感觉似乎错过了很多时间,错过了很多交集,错过了很多机会,错过了很多很多……一个匪夷所思的梦!

于是一大清早醒来,我一边回想梦境一边突然决定出去走走。骑车出门,慢速而行,思绪随着路边的风景在轻舞飞扬。穿过城区,越过隧道,“披雪瀑 3.5公里”映入眼帘。我稍作停顿,毅然前行。目的地不是太远,车子电量也还充足。

车轮在前进,眼睛在张望,脑子里一直在回忆,那是近二十年前的高一,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带着我们骑着自行车游过龙眠的山山水水——大石板、大龙井、小龙井等等,如今这些换了一个想象丰富而且修饰新奇的名字“披雪瀑”。泥泞狭窄的小路已然变身为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路边的房屋也是旧貌换了新颜,乡村别墅一幢连着一幢,靠山而建,临水而立,甚是宜居。慢慢的山高了起来,有了梯田似的菜地、茶地,我在刹那闻到了空气的香味,静谧、清新迎风而生。再行一段路,出现了一个“大石板水库”,不是太大,但站在库边,遥望对面林立的松树、竹子依山势起伏连成一片倒映在水中,宛如睡美人一般迷蒙而惊艳。

前面不远就是披雪瀑的景点入口处,车行改为踱步,赏景进入主题。先是一道瀑布从石壁缓慢流入浅潭,流程短且平。旁边还立有清代文学大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合而为一,著有《惜抱轩文集》的姚鼐所著散文《观披雪瀑记》的碑刻,专门形容瀑布的词句是“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弇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大致意思是瀑布从石壁坠入石潭,如入罂中,奋而再起,雪沫四溅,形如龙蛇奔腾,声如惊雷轰鸣,气势磅礴。五个铿锵有力的短句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势,将瀑布的气势、声威和形状和盘托出。此文堪称《游双溪记》的姊妹篇,从中可见作者游兴之浓以及对家乡山水的喜爱。

正在欣赏中,景点一管理人员出现了,和他随便聊了聊景点的开发,结果却让我差点失去了这次观赏瀑布全景的机会。因为他说:“你一个人来玩啊,要注意上面山上的蛇。”,从小就惧怕蛇的我连个女儿玩的木头蛇都避而远之,何况是真蛇?说来笑话,每每打她时,她立马就拿出玩具蛇来吓我,便免了皮肉之苦,后来我无奈悄悄的把这玩意给扔了,虽然我鼓足了很大勇气买回来的,自始至终我没有碰一下下,女儿特别喜欢。这个人是好意提醒我,我却因此避而远之。后来他又鼓励我上山不要冤枉了那25元门票,我上了半截台阶还是退了下来,是真怕万一冒出来我会吓死的。我好想打电话找个人陪我,可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我决定再等等看是否有游玩的陌生人一起同行。还是老天爷对我好,大约半小时后有四个人出现在了售票处,我欣喜万分,终于有救啦!

据资料说明:瀑长900米,全瀑分三段:前为“迭瀑”,长约50米,瀑流滚迭,溅珠飞玉,称之为“前瀑”;中为“溪谷”,称“披龙”,长约800米,雪浪翻滚,奔腾直前;后为“悬瀑”,高约50米,瀑流长悬,雪崩雷鸣,称之为“后瀑”。后瀑左崖有一洞,名“披雪洞”,那我刚刚第一次看见的就是“前瀑”了,现在拾级而上,跟在胆子大的后面我没有了任何恐惧感。到了“前瀑”之顶,看见的是一大整块光滑的石板,原来以前叫“大石板”是有来由的哦。立在石板中央,向东而坐,前面叫镜面池,后面叫碧莲池,旁边的山石上还有北宋的摩崖石刻三十六字,再后面应该叫“披龙”,也是比较温婉的顺流直下。一直向上两边的山上都是古树苍翠挺拔、枝条交织,仿佛知己相扶相携一路同行,中间从上而下流经不规格的石块的细流是他们的窃窃私语,更是见证他们的心有灵犀,灵魂的根在山躯以下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这是神圣的人生征途,正能量永远存在心间,激励彼此前行。就像舒婷的《致橡树》中所说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关于桐城的景点介绍(瀑布是我灵魂飞翔的翅膀)(2)

最后就是压轴之作“后瀑”了,飞流直泻、水花四溅,古人形容“雪崩”,确有其形态。我立在潭中石上,正面仰望这条原生态白练,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耸崖壁用它豁达的心胸接纳着飘逸、灵动的泉流,任它肆意的经年冲刷,洗涤肉体的污浊、心灵的尘埃。登上旁边的阶梯,来到离瀑布最近的地方。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零星水花欢呼雀跃,仿佛在亲吻着我的脸颊,快乐、幸福竟是如此纯粹!如此朴素!俯视崖下,潭水清澈见底,石子清晰裸露,水永远不会停歇它的足迹,石头永远也挡不住水的步伐,可谓“水滴石穿”!瀑布两旁左边有一洞“关公洞”、右边有一洞“观音洞”,两位保驾护航的使者默默的守护着这幕美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让后人有了这个机缘见到这山水画作的经典之处。

后来游人越来越多了,向来喜欢清静的我悄悄的离开了,沿着蜿蜒曲折的溪谷,来到了一开始的大石板处。这地干净,荫凉,宁静,适合享受孤独。我全神贯注的欣赏着每一处石头缝里的水流,形态各异、千姿百态,但它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向前进,无论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我努力的用手挡住去路,结果是从我手臂上面越过了,这是一种柔中有刚的坚毅与执着!我静静的聆听着清泉石上流的“咕咚咕咚”,惬意的欣赏着周围厚重的山峦、古老的松柏,还有石头缝里倔强的生命——小草小树,还有那布满整个石块的绿油油的青苔,还有那翩翩起舞的彩蝶,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那么心旷神怡!这个时候的我是个独立的个体,瀑布是我灵魂飞翔的翅膀,任由思绪天马行空,没有那尘世的纷纷扰扰,潜心修行于这天地之间。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了,生命的积淀就在此时此刻!

快到中午时分了,我心怀不舍的挪步下山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归隐大致如此吧,怀才不遇而寄情于山水,创作出千古佳作,继而名垂千史。苏轼曾作“问汝平时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面对三次贬谪的残酷命运,苏轼却始终挺直脊梁,笑看得失荣辱,用旷达之心铸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我相信生命的韧性,让每一次经历赋予自己完整的人格、强大的内心、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习性,带给我们一生的幸福。用最孤独的时光塑造出最好的自己,然后才能笑着对旁人说起,那些云淡风轻的日子。

再次回到入口处准备返程,我在回眸那一刻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有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作者单位:桐城龙腾街道办事处)

关于桐城的景点介绍(瀑布是我灵魂飞翔的翅膀)(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