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角度看待别人的处境(通过对话教会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

有一天,在森林里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说:“总有一天我会赢的。”兔子就轻蔑地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乌龟答应了,兔子大声喊道:“比赛开始!”

兔子飞快地跑着,乌龟拼命地爬着。不一会儿,兔子与乌龟已经离得有很大一段距离了。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即使自己睡醒了乌龟也不一定能追上它。而乌龟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爬呀爬呀,到兔子那里的时候,它已经累得不行了,但乌龟想如果这时和兔子一样去休息,那比赛就不会赢了,所以乌龟继续地爬呀爬呀。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

孩子的角度看待别人的处境(通过对话教会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1)

龟兔赛跑

刚坐上饭桌还没吃几口,小板凳突然来了一句“爸爸,老师让写一个寓言故事的感想作文,我不知道怎么写,咋办?”

爸爸:“你不是看过很多寓言故事吗?例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龟兔赛跑、揠苗助长等等,不是挺多的吗?”

小板凳:“这些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很简单,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爸爸:“每一个故事都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你觉得简单是因为你看到的那个角度比较清晰,可故事里面更深层的东西你有思考过吗?比如我们就拿龟兔赛跑来说吧!你觉得它说的是什么寓意?”

小板凳:“这个我们知道,老师都跟我们说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如果你想取得最终的成功,你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爸爸:“那你觉得乌龟跟兔子谁跑得快?”

小板凳:“肯定是兔子啊!”

爸爸:“为什么呢?”

小板凳:“兔子天生就跑得很快啊,跑起来比我都快。乌龟天性就跑不起来。”

爸爸:“那乌龟能赢兔子吗?”

小板凳:“不能赢。”

爸爸:“为什么乌龟赢了?”

小板凳:“他睡着了。”

爸爸:“对了,那它为什么在比赛的时候睡着了呢?”

小板凳:“它觉得赢得比赛很容易,加上最开始的时候跑太快,累了,它觉得休息下,乌龟也赢不了它。谁知道它睡太久了,被乌龟超过去了。

孩子的角度看待别人的处境(通过对话教会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2)

我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

爸爸:“好的,整个故事你记得挺仔细的,接下来我们分析下这个故事。由于天性,兔子腿长跑得也快,这是兔子的优势,所以在跑步这件事上兔子具有天赋,这个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并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而兔子却没有把优势用于跟跑得更快的动物比赛,反倒是通过讥笑乌龟,逼乌龟与它比赛。这说明兔子欺软怕硬,爱慕虚荣。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板比较。它为啥不跟乌龟比壳硬,比四肢收回壳内呢?因为它知道这个是乌龟的天赋,它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反倒是乌龟在兔子不停的挑衅下答应跟兔子的比赛,此时乌龟的心里充满了愤怒却无可奈何,明知道是输,可为了尊严,它毅然决然的接受了兔子的挑战。你觉得乌龟是个怎样的小动物。”

小板凳:“它是一个敢于直面惨淡龟生的英雄,虽败犹荣。我觉得它参加了比赛就已经赢了。

孩子的角度看待别人的处境(通过对话教会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3)

英雄的做法最开始总不被世人看透

爸爸:“是的,从正面看,它的确是个敢于迎接挑战,维护尊严的英雄。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乌龟不是一个呆萌的小丑吗?参加一场必输的比赛,得到的只能是,森林里面的其他动物更多的讥笑。它输是理所当然,它胜却是不可思议。

爸爸:“我们换个场景,如果龟兔赛跑的赛道很短或者很长,乌龟还有胜利的可能吗?太短,兔子在第一次冲锋的时候就跑完了全程,它压根儿就不会感觉到累,它稳赢。太长,等兔子睡醒了,发现乌龟已经超过它了,它再次出发也能很轻松的赢得比赛。所以乌龟能赢只能是一切的偶然最终成为了必然。跟守株待兔一样。但这个经验是不可复制的,偶然事件是不可以作为日常规律来使用的。”

爸爸:“这就是世俗的无可奈何,我们是赞成努力的,但上帝并没有让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现实中很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到达另外一些人的起跑线,这就是天赋决定的。不过我们也不要气馁,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得到的是成功后的成就,也有的人获得的是参与的过程。至少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都做好自己的事,脚踏实地的向前。累了,困了,也不要放弃,有了目标就向着目标前进。你前进的每一步都会使你离目标更近一步。也有一种可能,你的人生是一条超过你的极限的比赛,就是你穷极一生也无法达到终点,让你的人生留有遗憾。这个时候就是另外一个道理了,那就是选择的问题了。乌龟是可以选择不理会兔子的挑衅的。

小板凳:“爸爸,我知道了,我的作文题目就是《龟兔再次赛跑,猎狗做裁判》。”

孩子的角度看待别人的处境(通过对话教会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4)

震惊了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