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上海吴淞口西岸,毗邻著名的国际邮轮码头,有一处美丽的滩涂湿地森林公园,公园背山面水,东频长江、黄浦江,西依炮台山,西南角就是著名的吴淞口。早在明清时代就借此地形建造了水师炮台,该炮台一直是后世长江江防和东海海防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多次抵抗外辱的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在,该地已经渐渐去军事化,成为了上海这座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罕有的自然生态园林,是市民游人消暑降温的好去处。炮台湾公园东侧沿江区域有一个宽阔的军事文化广场,其中安放着不少锈迹斑斑的古炮,以再现吴淞要塞风貌。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

图片:上海吴淞要塞曾经装备的66式双联装130毫米岸炮。

而在广场两侧的林间,却有两座体型硕大的现代化炮塔型火炮,如威武的哼哈二将屹立吴淞口,高高耸起的双联装火炮直指远处繁忙的长江航道,这就是曾经长期隐匿在海防要塞之中,鲜为人知的国产66式双联装130毫米岸炮系统。

师从苏联,海防坚石

说到海军海岸炮兵,大家或许会想到金门炮战、朝鲜延平岛炮战、或者是诺曼底海滩上德军工事中的88毫米大炮。其实海岸炮兵是海军最古老的兵种之一,在大航海时代就已经在西方兴起,由于近代绝大多数对华侵略战争都始于海上,所以清政府也在鸦片战争前后在沿海海岸广泛修建了专门防御工事,并配置了向海洋方向射击的各类火炮。再其后,无论是清政府水师,还是抗日战争前的中国军队,包括解放后的人民海军,都将海岸炮兵作为沿海防卫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巩固。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2)

图片:古老的岸炮没有能够挡住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

1953年6月4日,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海军装备三年订货协定,史称“六四协定”,这其中就包括了22个海岸炮兵连的装备。1955年4月,苏联向中国正式移交旅顺基地及相应武器装备时,也有偿提供了要塞区防卫的180毫米岸炮4门、130毫米岸炮42门(含安装在装甲铁道炮车上的14门)、100毫米岸炮8门。这些大炮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4座庞大的苏制МУ-1型180毫米装甲炮塔式旋转岸炮,这些巨人现在仍然屹立在旅顺口的南子弹库景区。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3)

图片:180毫米岸炮集中的旅顺口的南子弹库。

同时,海军还不断加强岸炮国产化的近程。虽然之前已经接收了苏制МУ-1型180毫米装甲炮塔式岸炮实物,但由于该炮口径特殊、系统复杂、造价昂贵、逆向工程费时费力,所以并未将其作为仿制参考对象。相对而言比较适合作为岸炮的是同时期接收的苏制СМ-4-1型130毫米牵引岸炮,该炮体现了二战后苏军放弃炮塔式岸炮体系,着力发展机动灵活的牵引岸炮的作战思想。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4)

图片:我军曾经装备的СМ-4-1型130毫米岸炮。

但是1950年代我国已经在同类型苏制М-46型130毫米牵引加农炮基础上仿制成功了59式130毫米加农炮,并改进研制了性能大幅提高的59-1型130毫米加农炮,作为我军很长一段时间军属牵引式野战压制火炮的核心。因此这种性能良好的加农炮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沿海驻岛、要塞部队服役,作为对海防御岸炮使用。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5)

图片:100毫米岸炮系统。

1958年金门炮战中海岸炮发挥了重大作用。1960年代初,为进一步加强沿海海防,经中央批准,海军决定研制新型岸炮系统,作为沿海要塞防御的支柱。此时,我国已经完成了苏制СМ-2-1型双联装130毫米舰炮相应技术资料和图纸的翻译复制工作,经对比调研,最终决定在该型舰炮基础上缩减机构改进研制国产新型岸炮系统。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6)

图片:我军曾经装备的苏制МУ-1型180毫米装甲炮塔式岸炮。

СМ-2-1型双联装130毫米舰炮是苏联战后研制的第一批中口径舰载火炮装置,是一种半自动双管甲板炮塔式火炮,与同系列的СМ-5-1型100毫米舰炮外形相似。火炮研制开始于1943年,在总设计师Е·Г·鲁佳克的领导下,苏联设计人员参考了德国海军105毫米、128毫米双管高平两用炮的设计,两门130毫米火炮安装在同一个摇架上进行俯仰,而不像更大口径火炮那样多联装炮管需要单独俯仰垂直瞄准。

炮尾采用了带半自动装弹机的水平楔形炮闩,炮管比上一代Б-13型130毫米舰炮(曾安装在我国四大金刚驱逐舰上)长了15%,采用分装式药筒装填,射程有所提高。另外,该炮还配备有СПН-42-50型稳定瞄准镜、“锚”-M2型火控雷达和“球”-56射击指挥仪。СМ-2-1舰炮1957年正式列装苏联海军,作为主炮装备在科特林级等新型驱逐舰上,因此提供给中国时还是一种非常新的武器系统。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7)

图片:苏制CM-2-1型130毫米舰炮。

СМ-2-1型舰炮全炮重58.6吨,采用双联装130毫米/58倍口径火炮,有效射程27.7公里,有效射高21000米,射速26~30发/分,舰内弹仓备弹400发,炮弹初速950米/秒,炮弹质量33千克(内含爆炸物质重量2.49千克),垂直射界-7°~ 82°,方向射界360°(视具体装舰情况),瞄准速度18°/秒(垂直/方向)。

总的来说,该炮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和打击效果,但由于当时苏联更加注重火炮精度和威力,射速方面与已经走上速射炮发展道路的西方同类火炮还有差距,雷达电子系统也因苏联自身薄弱的技术基础,只相当于二战中期英美同类产品水平。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8)

图片:66式岸炮系统借鉴了苏制CM-2-1型舰炮的大量技术。

国产岸炮系统在研制过程中,针对岸炮和坑道阵地特点,取消了СМ-2-1舰炮装甲壳体前部的火控雷达,仅保留光学瞄准装置和测距仪器,同时对炮塔装甲壳体进行了修形,并研制了轨道炮车、随动机构、输弹设备、雷达指挥仪、阵地防护墙、坑道装甲防护门等武器系统设备。

整个岸炮系统研制进度非常快,1966年7月火炮就在国家靶场完成了定型试验,被正式命名为1966年式双联装130毫米岸炮,简称66式双130岸炮,并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在66式岸炮的基础上,我国技术人员又由陆回海,设计研制了1976年式双联装130毫米舰炮,成功安装在051型导弹驱逐舰作为配套主炮。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9)

图片:吴淞要塞的66式岸炮系统隐藏在坑道中。

公园遗珍,镇海猛将

66式舰炮第一次公开露面是某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到,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该炮平时部署在坑道工事中,下方装有大型滑轨,滑到发射阵地后即可进行全向射击。同时,由于采用和舰炮类似的半自动装弹系统,和手动装弹的陆用榴弹炮和加农炮相比具有较大的射速优势,双联装布局的火力连续性、火力输出性也更强。而且使用专用的对舰穿甲弹,对舰艇的威胁远远大于那些大口径榴弹炮,因此主要用于打击大型水面舰艇,是抗登陆的利器。在新闻中,66式岸炮一轮猛烈射击,海面上一艘靶舰就在瞬间被击沉。

我军武器装备在退役后很多都会捐赠给地方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充当国防教育的实物展品,继续发挥余热。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中的这两门66式岸炮也来自于海军部队的馈赠。可以说,这是这种火炮的第一次公开露面,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没有见过同型号岸炮。同时,66式岸炮目前并没有完全退役,仍然在一些海岸坑道中服役,配合岸舰导弹一同成为防守海岸的铜墙铁壁。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0)

图片:66式岸炮系统和海鹰2型岸舰导弹配合使用。

66式岸炮所在的军事文化广场位于炮台湾公园的东北角,沿着林间观光主路向北走,大概10分钟左右可以看到右侧一座高台突出于路面。走上高台就能看到江边的军事文化广场,顺着中间的水帘台阶向下走去是一个漂亮的人工水景,其间摆放着一门门铸铁大炮,从其外形上很容易看出是一些景观用的现代仿品。在广场两侧的林间,军绿色的66式岸炮炮塔异常醒目,走近之后才能够感觉到炮塔型岸炮的巨大,与笔者曾经接触到的100毫米、76毫米舰炮相比似乎整整大了好几圈,即使是她的姐妹炮——051型导弹驱逐舰上的76式130毫米舰炮感觉都没有66式大。另外不同于76式舰炮圆滑的炮塔侧面过渡,66式岸炮的炮塔折角更加尖锐,显示出一种雄壮美。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1)

图片:66式岸炮的炮塔更加硬朗。

走近细看,可以发现巨大的炮塔被安放在坚固的钢制底座上,由中心的圆柱状随动机构支撑。炮塔正面防护非常全面,包括随动机构都被厚重的装甲所保护,两门130毫米炮管从炮塔中央升出,高昂的炮口用红色五星炮罩密封。炮塔顶部两侧是射击指挥仪、测距仪等光学仪器窗口,在玻璃观察窗的上方还有可以关闭的装甲盖板。炮塔正面有两个长方形舱盖,是瞄准镜位置。炮塔两侧都有进出炮塔的舱门,这些舱门高高在上,必须通过舷梯才能爬上。绕到炮塔后面,发现是半开放的结构,正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钢架结构和薄钢板组成的遮蔽装置。两侧也有悬梯和进出舱门。

顺着悬梯爬上这些舱门,或者直接从炮塔后部半开放开口处可以直接进入炮塔,虽然巨大的并联炮闩和相应的半自动装填机构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但内部仍然显得比较宽敞,两侧炮壁边有钢制地板可以站立。在炮塔的前部可以看到多个控制战位,两侧是众多不知名的仪器,还有一些弹药架安放在脚下。爬上位于炮塔左侧顶部的指挥位置,前方就是一个巨大的可以打开的观察窗,向外望向辽阔的长江江面。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2)

图片:66式岸炮后部呈开放式结构,这是一种人工操作火炮。

吴淞要塞,烽火百年

66式岸炮所在的吴淞炮台,历来是我国江浙沪地区重要的海防要塞,也是扼守长江口的重要门户,一旦攻破侵略者可逆江而上深入中原腹地。看着广场中心的那些炮台上的新老火炮,似乎听到江风中的阵阵鼓点。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虽然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吴淞作为长江门户,长期处于激烈的争夺中。从清顺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1655年),明将张名振、张煌言的舰队曾4次进攻吴淞,3次攻入长江。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大军进入长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极大震动。顺治十七年(1660年),江南总督郎廷佐奉命在黄埔江西岸吴淞杨家嘴口修筑炮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又在杨家嘴对岸修筑炮台,两座炮台夹江对峙,东岸的炮台称东炮台,西岸的老炮台改称西炮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进入第三年,五月初八凌晨,英国侵略者向吴淞炮台大举进攻,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在此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西炮台是吴淞口的主阵地,拥有175门大炮,东炮台只有20余门大炮,属辅助阵地。由于两江总督牛鉴临战逃窜,致陈化成陷入孤军作战,使西炮台陷入敌手。吴淞由此失守,长江门户洞开,侵略军长驱直入,迫使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不平等条约。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3)

图片: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吴淞炮台图)

鸦片战争后,吴淞口的海防形势发生变化,防御设施集中在黄浦江西岸。东炮台未再修复,西炮台则屡加改建。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军舰悍然封锁上海港口,拦截漕运民船,炮轰巡逻舰艇。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吴淞南石塘北端增设北炮台,与西炮台互为犄角,光绪十五年(1889年)又在月浦长江岸边建狮子林炮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当时的自强军营务处总办沈敦和以西炮台有碍吴淞街镇市场发展为由,指挥士兵炸毁了西炮台,遭到舆论普遍谴责,言路御史纷纷奏本弹劾,沈敦和遂被撤职发配边疆,而西炮台终成一片废墟。西炮台被毁后,清政府责令两江总督刘坤一“迅筹规复,以振南洋要口”。刘坤一委托盛军统领班广盛在吴淞南石塘南端新筑一座炮台,称为南炮台,设6寸和2.2寸快炮各4门,4.7寸克虏伯后膛炮2门,与北炮台首尾衔接,长750米,上述炮台总称吴淞炮台。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4)

图片:抗战中被日军占领的吴淞炮台。

清末和民国初年吴淞炮台由驻沪军队重兵筑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将士在炮台奋勇战斗,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日军登陆后炸毁南北两炮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时,中日两军又围绕仅剩的狮子林炮台展开争夺,战前炮台有炮14门,日军登陆后拖走了幸存下来的4门钢炮、2门野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部队再次在吴淞要塞派兵驻守,并设关卡检查过往船只,以拦阻我解放军南下进军的步伐。让国民党反动派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我地下工作者的努力,吴淞关卡反而成为了上海通向解放区的地下交通线,为解放大上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5)

图片:这是吴淞口外的鸡骨礁要塞,同样装备有66式岸炮。

解放后,我军在吴淞地区重建海岸炮兵部队。根据1990年代出版的《上海军事志》记载,为加强海岸防御,保卫上海安全,1950年12月6日根据华东军区海军命令,将吴淞独立水警区所属炮兵团等部队编入驻沪海军炮兵部队,归华东军区海军吴淞要塞区建制领导。从军事文化广场往后望去,是一片高耸的密林山丘,隐隐还有雷达天线的身影在密林中显现,这就是著名的炮台山。这片江边山林能在上海这种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形上形成本身就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其实这不是普通的土山,而是60年代初期因为战备需要,用钢渣回填形成的山体,加上沿江也构筑了大片钢渣地面,形成完整的海岸炮兵铸垒阵地。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6)

图片:现在的公园仍然处于当年钢渣回填的铸垒阵地上。

这些已经看不见的坚固防线现在正在游人们的脚下,新世纪后此地改成了生态公园,建设者们利用原有的长江滩涂湿地,秉持“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理念,在这些钢渣堆上建设起来了湿地森林公园,海军炮兵部队也慷慨地将2门66式岸炮搬出坑道,固定在广场上供游人观赏。

这种人与自然、国防建设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新模式,使炮塔湾湿地森林公园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站在巨大的岸炮之下,看着不远处的点点白帆,听着耳边滚滚东逝的长江水,笑谈古往今来多少战事,让人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诺曼底最厉害的碉堡(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17)

图片:当年在吴淞炮台上奋战的中国的军人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