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实词120例翻译(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翻译)

文言文实词的考差是文言翻译的重点也是基础。一般在在翻译的句子中设置3到4个实词考点,每一个考查点一分。所以掌握了重点实词的翻译就掌握了文言翻译的大半分数。文言实词的考查分类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翻译(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翻译)(1)

一、一词多义

即一个词语有多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甚至多达十多个意思,这些词语之间往往都是由本义延伸而来的。

词的意义包括

1、本义,即词的本来意义,产生词的最初意义;

2、引申义,它是由词的本义延生出来与本义相关联的其他意义;

3、比喻义,它是词语建立在比喻的基础所产生的意义;

4、假借义,因通假而产生的临时意义。

例如:微, 人微言轻的“微”表示 轻微的是其本意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 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 不暴露、深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 不暴露、深奥。

我们在实际作用中要注意的是,每个词语虽然都有他自己的含义,但是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翻译(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翻译)(2)

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说词语的意义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了改变,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所以不同,容易被当做现代汉语理解,这也是高考设置的难度之一。

古今异义主要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例如: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涕”,指眼泪;今指鼻涕。“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它们属词义转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在实际运用中首先要区分所给的词语是否由两个词语组成,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固定的意义项,所以文言文中的双音词一定要结合上下细致对比;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根据语境看其意义是否相同;结合所给的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一致加以区分。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翻译(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翻译)(3)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一个词语临时改变他的意义和性质。包括名次、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活用。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相互之间的活用、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2、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用作动词:游水)《劝学》 

或师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

族秦者秦也(“族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

火尚足以明也(“明”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爱护。《大道之行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烛之武退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难问题。《师说》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师说》

3、名词做状语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东”作状语,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作状语,每天)《劝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和“下”作状语,向上、向下。《劝学》

雄洲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滕王阁序》

4、意动用法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以„„为老师。《师说》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前赤壁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以„„为耻。《师说》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师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翻译(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翻译)(4)

四、通假字

通假字同被通假字具有或者读音相同、两个字的声母相同、两个字的韵母相同的关系,通假字中的“通”就是相通的意思;“假”就是借用的意思。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高考通假字的积累比较多,可以借助相关资料查阅理解记忆。

在判断必须是否通假现象的时候,

1、可以借用音同或者音近推断。

2、可以借用字形来判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者是本字的声符。

3、最实在的方法就是当按照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解释都不通顺时。就可以考虑通假现象了。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翻译(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翻译)(5)

总结:积累是关键。文言文的阅读大家可以按照阅读理解的方式多练习。做笔记、多积累;在翻译的过程中,技巧也重要,要合理运用。假以时日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翻译(文言文重点实词的翻译)(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