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

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出自隋朝智永和尚,书法爱好者收藏

智永,山阴永欣寺僧,名法极,人称“永禅师”,陈、隋间著名书家,东晋王羲之七世孙。他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传世“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与刻本两种,墨迹本现已流入日本国,系纸本、册装,每面四行,行十字。长期以来,这件墨迹倍受推崇,有人评说:“真则圆劲古雅,草则丰美匀适。”还有人评说“笔势飘动隽逸,结字雄放瑰奇。”也有人以为此书“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智永的楷书给人印象是整体精神面貌雅逸清爽、疏散悠然,而笔法则精到流便。他脱胎于“二王”,虽没有“二王”的高古,但用笔提按顺畅,使转自然,结体粗细疏密相间,是初学者从楷书过渡到行书的较佳范本。那么,应该如何学习智永的《楷书千字文》呢?

首先要对其用笔有全面认识。

从宏观角度把控书风源流是系统学习书法必备素养,智永作为“二王”一脉,他在用笔上传承了“二王”一拓直下在南朝时期的主流风格,这点主要体现在他在起笔处的凌空而下,不事雕琢上。

何绍基曾说:“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不足以喻之,二王楷书,俱带八分体势,此视之觉渐远。”这是智永楷书明显区别王羲之《乐毅论》《孝女曹娥碑》的典型特点。以此同时它又区别于唐代楷书的法度规整的一面,抒情性更强烈一些。

与欧、颜、柳楷书相比较,点画起收笔无明显的顿挫,用笔干净利落,尤其是侧锋与切笔的运用。侧锋与切笔也是写好智永楷书的关键,这是由于智永楷书中行书笔意的表现所造成的,它的转折、钩画大量用侧锋,而起笔多用切笔,特别是长横,加快了它的书写速度,把雅逸悠然之趣通过点画的连带关系自然收放之间展现出来,这与魏晋楷书的静穆雅致又有着明显的差别。

虽然智永的楷书明显区别于唐楷,但对唐楷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可以从唐代褚遂良《阴符经》,冯承素《冯英忠墓志铭》中体察出智永的影子。

02

其次要抓住智永楷书的结构特点。

智永楷书结体平正和雅,风神朗发,犹如英俊少年。后世如唐虞世南、褚遂良楷书结构乃至用笔多受其影响,但均能得其高古一路,有些人写智永楷书往往只注重它的风神朗发的结构和洒脱用笔而忽略了平正和雅的结体和用笔中的古厚一面,造成古意的欠缺。

因此我们临习时不要把结构的过分夸张,以及行书笔意中的动态过度表现,可适当增加隶书用笔,增加其古雅之致。

03

再次是活用章法墨法。

智永楷书既可以写成有行有列的打界格形式的作品,也可写成有行距没字距形式的作品。临帖时不论节临还是通临均可采用改变原来章法进行临习,这样为布白乃至行气打下基础。关于打界格形式的作品要注意不要每个字把格填满,要让其留有余地,显示其空灵雅逸的一面。

至于有行距形式的作品要强化字的纵横、粗细、欹正等的变化,甚至适当增加块面感,避免楷书书写时出现状如算子的通病,让作品的气息流于自然书写状态,不必拘于一字一画而造成整体风格的单调与平庸。在墨法运用上要区别唐楷的匀称平淡,可适当增加墨色的变化,特别是大字的写法可自由把控。

04

结语

总之,作为南朝时期的智永楷书,它上承晋楷,下启唐楷对楷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当代楷书的研究学习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4)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5)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6)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7)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8)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9)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0)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1)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2)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3)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4)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5)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6)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7)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8)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19)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0)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1)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2)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3)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4)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5)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6)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7)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8)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29)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0)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1)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2)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3)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4)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5)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6)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7)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8)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39)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40)

天下第一和尚书法(天下第一真草千字文精品)(4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