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个真实的故事(朱元璋为什么选了孙子)

洪武二十五年,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皇太子朱标薨逝。已近晚年的朱元璋悲痛欲绝。而更让朱元璋头疼的是继承人的问题。国不可无储君。

不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影视剧《山河月明》,都有过朱元璋属意儿子朱棣的事情。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标自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人谦逊敦厚。而朱棣的成长轨迹与朱标完全不同,朱棣在军营长大,战功赫赫。朱元璋对待除太子朱标以外的儿子,并没有电视剧里演绎那般温情。更多的只是为了江山后代考虑。

朱元璋一个真实的故事(朱元璋为什么选了孙子)(1)

朱元璋几个成长得还不错的儿子,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有燕王朱棣。但是秦王和晋王平时多有错处。相比而言燕王朱棣是不错的人选。且燕王从性格方面比较像朱元璋。

当朱元璋与忠臣商议立朱允炆还有朱棣时,当时一位大臣刘三吾,提出,“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这句话算是彻底断了朱棣被立为太子的路。在《山河月明》中,这句话,是有铁铉提出来的。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封建社会,皇位的传承,讲究的是立嫡立长,如果是选择能力优先者,势必会造成兄弟相残,到时候就会动摇江山。

剧中朱元璋在临死之前,留下遗言,要朱允炆善待诸位藩王。可是朱允炆继位不久,就开始在黄子澄这些臣子的建议下削藩的。

朱元璋一个真实的故事(朱元璋为什么选了孙子)(2)

其实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朱允炆就曾提出过关于自己几位叔叔的事情。朱元璋后期为了给自己的孙子铺平道路,洪武大案,把当初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一众武将,几乎都杀了。就连后辈蓝玉都没有放过。

在朱元璋诛杀了一众武将后,朱允炆曾对朱元璋说,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在询问了朱允炆的后续的处理措施后,说道:是也,无以易此矣。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各位藩王也有警惕之心的,并不是如电视剧中演绎的那般父子情深。

比起儿子的生死,朱元璋更在意的是江山社稷。可能这就是帝王的无奈与现实吧。

朱允炆其实是个有责任心,有抱负的皇帝,并不是电视剧里演绎的那般阴暗。只是在削藩的事情上,操之过急,最终逼反了朱棣,丢了皇位,老一辈的武将都被朱元璋杀了个干干净净,朝中竟无人可用,最终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朱允炆自此下落不明。

朱棣做了皇帝后,深知藩王对皇权的威胁,还是逐步地削弱了藩王的权限。

朱元璋一个真实的故事(朱元璋为什么选了孙子)(3)

无情最是帝王家,这里面有太多利益的牵扯,导致人们不可能再去用亲情,这一条线衡量彼此的关系。

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一代代辗过,每一代的帝王,心中所想无非就是《过秦论》的那句“子孙帝王业也。”只是历史的洪流,并没有对任何一个人留情。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朝代的更迭皇位易主,在斗争中,似乎来来回回似乎都是那样子,每一个朝代的历史,都有以前的印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