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机场t3航站楼最新消息(T1航站楼升级回归)

7月29日,旅客期盼已久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正式回归,阔别6年,T1航站楼换得新颜。T1、T2开启禄口机场的“双航站楼”模式,有望满足年旅客量超过50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禄口机场也将迎来“双翅齐展”的国际航空枢纽发展新时代。但距离打造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目标,禄口机场还需要补齐多方发展短板。

禄口机场t3航站楼最新消息(T1航站楼升级回归)(1)

△ T1 投运仪式现场

阔别6年,“省门”换新颜

作为江苏“省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始用于1997年,是南京地标建筑之一,寓意为“扬子江波浪”的屋面造型和室内“梧桐枝丫”建筑风格深入人心。

禄口机场t3航站楼最新消息(T1航站楼升级回归)(2)

△仪式合影

2014年7月,禄口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后,为将T1航站楼改造成全国内航站楼,满足18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需求,遂对T1航站楼进行停运改造。

这一停就是6年。

改造后的T1航站楼主楼向外扩展9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4.57万平方米,改造面积11.37万平方米。楼内设置了多组出发和到达出入口区域的垂直箱式电梯和自动扶梯。

禄口机场t3航站楼最新消息(T1航站楼升级回归)(3)

△ T1 行李托运

在业务办理上,T1航站楼内共设有办票岛4组,人工办票柜台70个,自助行李托运柜台10个,自助办票机30个,中转柜台6个,安检通道33条,行李提取转盘6个。

此次改扩建全部保留了原主楼结构,并在建筑檐口造型和室内吊顶等方面进行创新,引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思路,在不破坏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出新地标的崭新形象。主要改造工程包括楼前高架桥拆除重建、主楼改造、北指廊拆除重建及配套陆侧、空侧改造等。

新增的高架桥楼前雨棚采用“梧桐引凤归,江潮共燕飞”的设计理念,布置形似飞燕、玻璃和铝板材质雨棚。雨棚整体造型轻盈通透,与曲线优美的高架桥更是形成了机场一道靓丽的新景观。

“双翅齐展”:保障5000万人次出行

禄口机场t3航站楼最新消息(T1航站楼升级回归)(4)

△T1 登机口指示

为了全面提升T1航站楼出行体验,此次改造采用了“一次规划、分阶段建设”原则,总投资约37.18亿元。

据悉,第一阶段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但主楼设备依然按1800万人次需求配齐,典型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设计为4200人。

改造后的T1航站楼总建筑面积15.94万平米,其中改造面积11.37万平米,新建面积4.57万平米,近机位由13个增加到18个,总投资约27.39亿元。

据悉第二阶段工程为南指廊改扩建工程,主要针对T1航站楼南指廊进行拆除重建及配套空侧改造。南指廊拆除后新建面积48778平米,将设置13个机位,预计投资约9.79亿元。

现代快报记者从机场方获悉,南指廊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2019年4月获批,初步设计于8月获得批复,计划2021年基本完工。

待南指廊改扩建完成后,T1航站楼可以满足年旅客1800万人次出行需求。

而随着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正式投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实现T1、T2“双楼合璧”,最大限度提升航站区使用效能,优化旅客出行体验,同时可望满足年旅客量超过50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

将新增、加密国内航班,复航国际航线

航空运输行业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极为显著的行业,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最新预测显示,2020年全球航空业损失将达到3140亿美元。但禄口机场恢复复苏态势较好。

在客运方面,禄口机场当前国内客运航班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九成左右,重要商务航线如广州线每天可以达到24班,深圳、重庆、昆明、成都、贵阳和西安等日均出港均已恢复至10班以上,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T1、T2双楼一起运行后,暑运期间禄口机场将会陆续新增或加密哈尔滨、呼和浩特、西安、兰州、西宁、成都等城市的国内航班。

此外,在省市联防联控机制保障下,意大利米兰、德国法兰克福、菲律宾马尼拉、韩国首尔、新加坡、越南河内、泰国曼谷等国际航线陆续复航,近期还将陆续恢复温哥华、悉尼、大阪等国际航线。

货运方面,禄口机场确保防疫物资国际运输供应链的稳定,并吸引和保障4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开展客机装货及全货机航班运输共666架次,航线通达欧洲、美洲、非洲、亚洲4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涉及64个城市,完成货邮吞吐量2万余吨。

据悉,目前在飞的定期国际(地区)货运航线为金鹏航空南京—阿姆斯特丹、阿特兰航空南京—莫斯科和中华航空南京—台北航线。

亟须补齐短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禄口机场t3航站楼最新消息(T1航站楼升级回归)(5)

△ T1 出发大厅

据《2019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数据,江苏省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5843.8万人,位列全国第8,货邮吞吐量64.2万吨,全国排名第6。

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二的经济大省,江苏的航空运输能力和其经济地位的差距较大,需要大力补齐航空发展短板。

“我省航空短板重要体现是航空运输。”江苏省副省长费高云曾在一次交通专题会上指出,尤其是国际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江苏60%的过境旅客、出入境旅客,95%的货运都不在江苏机场。

如何让江苏机场群与其经济大省地位相匹配,未来能够“飞得更高”?

在组成东部机场集团后,禄口国际机场作为全省机场“头雁”,其发展格局尤为重要。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数据,2019年南京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058.2万人次,全国机场排名11位,货邮吞吐量为37.5万吨,全国排名12位。此次T1航站楼改扩建的顺利完成,是禄口机场发展中极为重要一环。

T1改造后,不仅改善了旅客出行服务质量,更大幅提升了吞吐量。当前第一阶段可满足1200万人次吞吐量,而整个禄口机场可望满足年旅客量超过50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将会直接提升禄口机场运输能力。

但专家亦提出建议,长三角机场数量多达17个,竞争激烈,禄口机场还需加快发展速度,才能赢得更大发展。

禄口机场t3航站楼最新消息(T1航站楼升级回归)(6)

△候机厅

T1经过此番改造,候机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出行更加智慧便捷,行李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正式投入使用后,禄口机场出行体验会有大幅度提升。

尽管硬件设施是基础,但同样需要机场在软性的管理方面提供更多的创新性服务,并通过找准自身定位,提供更优质服务。

例如,2019年,禄口机场启动实施了7×24小时口岸通关保障,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也通过了国家验收并已经正式封关运营。机场方面应该利用这类服务政策,进一步优化机场服务,创造其他机场不具备的服务,吸引更多旅客与货物在此集散。

此外,相关部门还要不断加快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动枢纽机场与高铁、城轨、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深度融合,提升集疏运效率。

应该尽快推动宁黄、宁扬、宁马城际和18号地铁快线进入机场,通过轨道交通实现“无缝衔接”,方便旅客抵离,扩大禄口机场辐射范围。

当前国内已有虹桥等十余个机场将高铁站接入航站楼,禄口机场应该重视空铁集成系统作用。但目前禄口机场直接连接空港的高铁规划尚不明晰,建议根据机场远期规划,加强与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衔接,实现空铁集成,助推枢纽建设。

根据国际惯例,机场投入和地方经济的可计算回报约为1:8,即在民航业投入1元钱的回报是8元钱。因此,机场周边还应该遵循港-产-城发展的科学路径,未来积极发展临空产业,为临空产业人才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条件,实现航空港-临空产业-航空城三者有机衔接。

现代快报记者 熊平平/文 王曦/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