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

欢迎收看本期的不止游戏,我是乔伊。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已经给大家讲了无人机曾经的历史,操作,功能等一系列内容。无人机的最后一期节目,将给大家讲述如今大家在游戏和电影中,见到最多的军用无人机。它们到底是如何飞行,操作和攻击。以及如今这些作品中出现过极其猛烈的军用无人机,到底有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瞎编的?

人类最早研发无人机的原始动机,就是用于军事。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人类会研制无人机来进行战争。就是因为当飞机研制出来,并进行工业流水线生产后。只要产能和资源足够,飞机就能源源不断造出来投入战争。但能进行作战和熟练驾驶的飞行员却培养缓慢。随着战争烈度的增加飞行员死亡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导致之后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到后期不少国家的飞行员甚至只经过简单培训,严重缺乏经验就被投入战争中。进而导致恶性循环,这些菜鸟一上战场死得更快。

因此如果能造出不需要人来驾驶的飞机,击落也不需要担心飞行员死亡,或者还要敌后营救飞行员。这就是无人机研制的初衷。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3)

在1917年一战时期, 美军研制出了斯佩里“空中鱼雷”攻击无人机,可以携带300磅的炸弹飞行50英里。除此之外它们还研发了一种凯特琳“空中鱼雷”,由通用公司的查尔斯·凯特琳设计。凯特琳“空中鱼雷”又被称作“凯特琳小飞虫”,“凯特琳小飞虫”的机体结构为木制,拥有可拆卸的机翼,并且可以巧妙的从装有滚轮的手推车上起飞,造价400美金,这在当时是特别昂贵的。结果花了钱准备对同盟国发起攻击前,一战就结束了。导致这些无人机都没有参加到实战中。

转眼几十年过去,这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却什么都没有终结”,留下的矛盾再次被点燃,进而引发了二战。

到了1944年,德国设计了一架速度达到470英里/时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被称为“复仇者一号”,专为攻击英伦列岛。“复仇者一号”也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先驱,它有个更响亮的名字,V-1巡航导弹。“复仇者一号”能搭载908公斤的装药,弹射道弹起飞后,按照预定程序飞行150英里后对目标发起攻击。据记载英国当时有900多人死于该型无人机的攻击之下。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4)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5)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6)

二战结束后进入冷战时期。虽然这种高烈度战争暂时停止,世界两大阵营的剑拔弩张却并没有停息。双方对于互相刺探的谍报活动并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无人机也被更快速地投入研发。这时候造无人机的目的,也是指望不需要人去完成一些高风险的事情。因为如果派有人机去侦查,万一被打下来容易引发风波。而且驾驶员无论是当场阵亡还是跳伞逃生。都会因为“人”这一因素让后续产生非常多麻烦。因此尤其是美国更加快了军用无人机的研发。

在60年代,美军就秘密研发出了D-21型高空无人机,并进行多次侦查任务,但大多因为可靠性等原因,导致任务基本失败。该项目在40年后才为人所知。但无人机的研发并没有停止,反而在现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7)

大家在电影或是如《使命召唤》《战地》等一系列游戏中,见到的军用无人机,不外乎就这么几种最常出现。我这刚好就有几台军用无人机,先给大家看看具体长什么样。当然,这个是模型啊。

目前最常在各类型作品中出现的其实就那么几种:RQ-4全球鹰无人机,RQ-170“哨兵”无人机,MQ-1捕食者无人机,MQ-9死神无人机。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8)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9)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0)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1)

我先教大家怎么认这几个型号,它们特征还是比较明显。以后你们无论看电影,还是玩游戏都能一下就认出来。首先先明白RQ和MQ是什么意思。R指侦察(Reconnaissance),Q就是代表无人机的意思。那有观众说,哦明白了,那M就代表导弹(Missile)的意思呗。刚好MQ-1和MQ-9就是发射导弹炸人的。

其实错了,M代表的是多任务的意思。意思指既能侦查又能攻击等能执行多种任务的功能。

我这做了个关于飞行器命名规则的表给大家参考下。你们也可以截图拿这个去对照名字,就知道某个飞行器是大概是干什么的了。

具体如何从外形辨别这个几个飞机,其实很简单。

RQ-4全球鹰无人机是尾翼是V型,并且背上还有个进气口。RQ-170“哨兵”明显像个回旋镖一样的造型,有点像B-2隐形轰炸机。基本一眼就能看出来。

MQ-1捕食者无人机背上没有了明显进气口,并且尾翼是倒V的,并且垂直尾翼也布置于机尾下部。

MQ-9死神无人机造型有点像全球鹰,不过尾翼朝上,垂直尾翼依旧布置于机尾下部,整体尾翼呈Y的造型。

所以其实大部分情况看尾翼和进气口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型号的无人机了。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2)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3)

接下来我给大家找几个游戏和电影的无人机片段,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

刚才有观众肯定觉得,这狗乔伊整个模型来忽悠大家没意思。那没办法了,毕竟这是人家美军的玩意,我不可能手边刚好......耶这怎么有台军用无人机呢?

相信各位看到这里,以后基本都能分清楚这些经常出现的无人机具体是什么型号了。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具体讲讲这几个型号的特点以及它们是如何对地攻击的。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4)

【RQ-4全球鹰无人机】

RQ-4全球鹰无人机的角色定位,类似于二十世纪50年代叱诧风云,但被屡次击落的U-2侦察机。全球鹰作为一种高空侦察机于1998年2月首飞,可为后方指挥官提供战场综合观测,或是细部目标监视的能力。

全球鹰作为侦察专精,能长时间,长航程,全时区的进行区域监视,白天的全球鹰监视区域超过10万平方公里,并且能在半径10公里的范围内,提供分辨率高达1.8米的照片。还能进行波普分析的谍报工作,也能帮空军引导空袭,进行精确轰炸,使误击友军的概率降低。

全球鹰无人机不光只用于战争,在自然灾害里也有应用。比如加州山火,海地地震等用于救灾救援工作。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5)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6)

【RQ-170“哨兵”无人机】

使命召唤里还有一款高级无人机,作为高级连杀奖励,不但拥有隐身设计,还能够给予玩家所有敌人的动向,并且无法被击落。这个高级无人机的现实原型是RQ-170“哨兵”无人机。

RQ-170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对特定目标进行侦察和监视的隐形无人机。哨兵无人机采用了隐身设计。但RQ的编号也代表了它只侦查,并不会携带武器。哨兵无人机曾在“持久自由行动”中被部署在阿富汗境内,2007年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国际机场也曾露面,让RQ-170获得了“坎大哈野兽”的外号。2009年12月,美国空军首次证实了RQ-170的存在。

当然,只能侦察的隐形无人机显然不符合美军的特性,还是要挂载武器才符合空军的追求。于是它们整出来了X-47B隐身无人战斗机,可能是验证机的缘故,格鲁曼养猫厂给X-47B的代号是“咸狗”。X-47B拥有2个武器仓,可携带最多2吨的弹药。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7)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8)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19)

【MQ-1捕食者无人机】

90年代初,美国苦于手里的无人机都是性能一般,但噪音极大的“空中割草机”。急需开发一种在云层上安静飞行的无人侦察机。1994年1月,美国通用原子公司获得开发合同,制造了RQ-1无人机。

首机于1994年7月试飞,美国空军将其描述为中空,长寿命无人驾驶飞机系统,构想是用于空中侦察与前进观察,它能够携带照相机和其他传感器。后来还为其升级了机载激光目标指示器,可为友军飞机提供激光照射,引导导弹攻击目标。

从这能看出,捕食者其实一开始它只是用于侦查用的。当时名字还是RQ-1,但总觉得只能在天上边缘OB,帮其他单位引导攻击一点都不过瘾。干脆在2001年对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了改装。使其拥有了2个武器挂点,能够携带地狱火导弹等武器,实现侦打一体。承担侦查,攻击等多种任务。这也让它从RQ-1改成了MQ-1,同时MQ-1是能挂毒刺导弹进行空对空打击的。对于一些低速的直升机等空中目标也能发动攻击。而不是如游戏中那样将导弹从高空中砸下来。

但从这就能看出来了吧,现在很多玩家都被游戏给骗得一愣一愣了。尤其是使命召唤4代和6代,里面出现的就是MQ-1的无人机。那个导弹能一直射个七八发甚至十几发,炸得贼起劲,一直GOOD KILL,NICE KILL的。

实际上真实情况MQ-1只有两个武器挂点,一般只携带两个导弹。像《谍影重重4》中的MQ-1就能很明显看出就两枚。或者改成复合挂载,将其一分为二最多带4枚小的导弹。说白了就是MQ-1通常情况带2-4枚弹体,要是想打地面也就那么2-4发,不会像游戏中火力那么猛一直攻击。而且游戏还从来不告诉你它导弹用完了,每次不是被打下来,就是编个借口说燃料不足溜了。

MQ-1有个衍生型号为MQ-1C“灰鹰”,这个就有4个武器挂点了。MQ-1C型有个明显特征就有个分成两半的进气口,普通的MQ-1是没有的,大家要注意区分。

《逃离塔科夫》里的坠毁的无人机是MQ-1。说实话游戏中这个比例非常小,肯定是改过模型的,真实的情况这玩意很大的。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0)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1)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2)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3)

【MQ-9死神无人机】

当然,现实中美军也觉得这玩意才两个武器挂点确实不过瘾。于是搞出了MQ-9死神无人机。也称为捕食者-B型,收割者,掠食者。这家伙名字挺多的。

由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发。虽然看起来和MQ-1很像,但却是美军首款专用途的,为长途高空监视而设计的猎杀型无人机。

虽然看起来和MQ-1很像,但是MQ-9无人机几乎是全新设计的。MQ-9更大,载荷更强,滞空时间也更久。相比MQ-1可怜的115马力的活塞发动机,MQ-9使用的是拥有950马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更大更强的机体能使其携带能力和动力大幅度提升。

《使命召唤8》也与时俱进,出现的便是MQ-9。MQ-1是2个挂架,满载2发,MQ-9是4个挂架,一般挂载两个激光制导炸弹和4枚地狱火,在软件更新后,可全部使用复合挂架,挂载8枚地狱火导弹。所以这个载弹也不算特别多。真不能像游戏中那些抱个电脑平板,拿个激光笔就一直让无人机给你打。同时《使命召唤8》里的那架MQ-9,大家看下面挂多少个了,连机腹都挂两个大的导弹。这个是游戏瞎编的。就是为了突显出当时追杀你的无人机火力有多么强劲。不可能按真实情况来,射几发就没了回家了,留下一脸茫然的主角吧。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4)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5)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6)

同时游戏中特别是《使命召唤》抱个电脑,平板来遥控开火的,也是游戏虚构的玩法。真实的军用无人机可不是民用无人机那样,拿个小遥控器就能操作的。而是两个操作员在一千多公里外,一个黑灯瞎火的大型地面控制站里进行操作。因为这种大型军用无人机数据交换和传输是非常大的,只依靠游戏中这种电脑和平板就能遥控攻击是不现实的。

真实的军用无人机攻击,是由地面人员报告打击目标的坐标或者外观特征,然后无人机操作员捕获目标,在获得开火许可后锁定攻击目标,然后投放精确制导弹药进行“定点清除”。MQ-9配有多光谱传感器与红外/可见光摄像头,所以在《使命召唤16》里面,手持高功率激光笔对目标进行指示,让无人机投放弹药进行打击是可行的,只不过开火任然是由无人机操作员来进行的,你只是负责在地面进行目标指示。当然游戏中这个“哪里不会点哪里”,导弹即点即来的高射速肯定也是夸张了。

在电影《变形金刚1》中支援幸存者小队时,出现过一台喷气动力的无人机,这是不是电影虚构的呢。有可能还真不是,通用原子公司生产过使用涡扇发动机的收割者无人机,命名为“捕食者B-002”,使用喷气动力后,续航下降至12小时。美国空军曾经订购了2台用于评估,巧的是“捕食者B-002”于2007年交付,而《变形金刚1》电影上映的时间也是2007年,所以片中出现的喷气无人机其实是有出处的。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里的无人侦察机也是参照了掠食者无人机,不过魔改了一套转盘天线,把人家改成无人预警机的样子。这在目前是办不到的,预警机需要搭载大量的电子设备与通讯链路,一般由大型运输机或客机改造,而掠食者的携带能力仅为340公斤。但是在电子设备日益发达的今天,未来无人预警机的出现也是指日可待的。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7)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8)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29)

最后我们来聊聊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前面我们说了如今军用无人机又能侦查,又能隐身,又能攻击。在如今的战争中确实无人机的攻击战绩较为卓越。甚至除开正面战争,在一些刺杀行动中也时有出现。

但是无人机真的这么强吗?实际上大部分我们接触的无人机攻击敌人,基本都是在打一种不对称战争。就是欺负你没有很好的防空体系。大家在仔细回想那些无人机实战的攻击画面,是不是很多攻击的地面目标,基本都是些穷国的落后武装,或者毫无还手之力的敌人。

哪怕在游戏中,你摸个毒刺防空导弹都能给打下来。并且真实战争中,这些先进的无人机被些武装组织干下来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

同时无人机始终是没人坐里面操控,只能远距离遥控。在两个拥有完整作战体系的部队开战时,电子战能有效干扰无人机的操作。电子战对通讯与数据传输产生干扰,就好像你玩个游戏顶着400ping,看对面都是瞬移的,甚至直接掉线,这还怎么玩。

就像《使命召唤8》的“黑色星期二”关卡,俄军在纽约拥有制空权,还有全频段干扰塔。别说无人机和制导武器,甚至连最基本的通讯都无法保障。

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没有制空权,头顶上永不安宁。就像AC-130空中炮艇,在游戏中能够大杀四方十分强力,但是在现代战场上,没有制空权就派出空中炮艇,就等同于活靶子给人家刷战绩用的。在非对称战争中,无人机或许是战场幽灵,来无影去无踪,战区盘旋索敌,万米高空侦打一体。但遇上双方都是有较强的空军,无人机这种低机动性的飞机,只需要派个高性能空优战斗机来,基本都是当靶机来打的。

所以,无人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低机动性,需要遥控的低可靠性等缺点依旧存在。更多的是伴随己方部队提供长时间的战场监控,对敌方进行针对性部署,同时提供一定的空中火力支援,并且无人驾驶的方式也使被击落的代价降低。或许在人工智能成熟后,X-47B之类的无人战斗机,将进化成电影《绝密飞行》中的深度无人战斗机“艾迪”,又或许在未来,前线作战中不会再出现人类,所有的对抗都将由键盘和摇杆完成。

但无论科技怎么发展,最后借用一段《士兵突击》里的台词:飞机终将会被击落,战舰最后也会被击沉,一场真正残酷的战争,到最后任何高精尖的武器都会耗尽,战争的根本还是人和人的对抗,人和人的战争。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30)

空战游戏里的无人机(游戏里的无人机攻击方式)(31)

感谢收看本期的不止游戏,喜欢的观众朋友们可以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我是乔伊,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