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耳鸣用什么方法来治疗(临床的是怎么治疗的)

耳鸣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也是一个可大可小的症状。小到有些人经常耳鸣,习以为常,不为所动。大呢,有的人甚至彻夜不眠,心烦急躁。特别是我们心血管门诊经常可以见到,有的人可能除了耳鸣啥都不影响,也有的人病重,但苦于久治不愈,自认为没法治疗。个人经验是耳鸣确实不好治,但是对于那种烦扰的耳鸣还是应该早点看,大都还是有效的。

我有耳鸣用什么方法来治疗(临床的是怎么治疗的)(1)

这是一位六十岁的老太太,因为血压高经常在我们心内科门诊开药。那日来我门诊,我照常要给她开具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等我给开好,患者仍是脸愁苦,反应较之前明显变慢,一问原来患者近期听力下降很明显。我说让她去耳鼻喉科好好看看,别耽误了。

患者无奈地看着我说:“没有用,耳鼻喉科看快一个月了,还是那样,没啥改观,可能就这样了。”

我出于好奇地摸了一下患者的脉,右寸细滑,关沉,尺涩,左寸细滑关尺弱。再一看舌象,舌淡黯,苔薄白,两侧有齿痕,舌下络脉粗大。心中一想这个应该还能治,口中就说了出来,“要不我给你看看,我觉得可能还有希望。”

患者也是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我再问:“是不是耳朵有点堵。”患者比较惊讶地看着我,毕竟我还没问啥症状,就看了舌脉说出来的症状果然有。顿时感觉有了希望似的,与我聊起病情来。

原来患者是一个月前因为跟人吵架后出现的左耳耳鸣,之后就一直缠绵不愈了,现在主要的症状是左耳耳鸣,似有回声,犹如在隔壁房间里听人说话。其他症状都没有,除了有点心烦外,饮食大小便都还可以,睡眠倒是不影响,就是有点担心耳朵会聋掉,心里烦得慌。查看患者面色暗而少泽,又常规诊察了一下患者下肢皮肤,并不是很粗糙也不浮肿,还比较白润。

我心想这下糟了,海口是夸大了,本来从舌脉来看应该是肝肾不足,兼有浮痰。患病不久,所以我当时心里觉得应该可以治,但是细细询问一通症状下来,并没有肝肾不足的一些症状,本以为会有肝肾虚损导致的水肿,谁知也未发现。

我正矛盾着,是舍症从脉呢,还是舍脉从症呢?

患者看我思索半天,常叹息了一下。这个叹息提醒了我,还是舍脉从症的好,毕竟这个脉没准我摸得不对呢,先解决把握大的吧。

于是我根据患者善太息,起病因为吵架,断定为肝郁,结合舌象淡黯,考虑有血瘀,两寸脉皆细滑,滑主痰饮,细问症状毫无痰症可言,因此断为水饮,又结合《内经》“声如从室中言,中气之湿也”,更加断定是水湿而非痰浊,至于尺脉肾虚的问题就暂时舍弃了,于是选用四逆散加活血化饮药。病人看我处方有些犹豫,要求少开一些,先试试,经反复劝说还是开了七剂药,走的时候一再叮嘱下周一定得来复诊。其实我也不是很有底,因为毕竟舍脉从症处方的,很想了解一下药效情况。

等过了一周我去出门诊时,一直惦记着这事,结果患者并未出现,我当时心想,患者没准有事,过两天会回来的。谁知这一等,一个月过去了,也没见患者回来。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疗效了,感叹“谁让你自己不是专家门诊,要是专家门诊就好了,总的给专家两次机会吧,哪能一次就看好呢”。

谁知道过了一年以后,老太太拿着一张处方畏畏缩缩地进来找到我说:“大夫,你看这是你开的方子么,一年了我也记不住了,似乎有点印象。”我一看处方确实是我,就说:“你等着吧,是我开的,我把前面的号看完叫你。”

等到给她看的时候,患者没等我问,就开口了:“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我这左耳回声,你这个方子吃了三剂药就好了,后来一直也没犯。今年不知怎么的又犯病了,今年一犯病我就拿着这方子过来找大夫要再吃点,可是没找着你。那天这大夫给我调了调,吃了一周了也没有用,好容易又找着你了。”

我赶紧打开当时我记录的病案,一下就回想起了,心想“可算是有效”。再一看患者拿着别的大夫调整的处方,基本上变成龙胆泻肝汤了。我再探察患者舌脉,舌黯,苔薄黄略润,边有齿痕,舌下络脉粗,脉两寸细滑,右关沉细,尺细滑,左关弦,尺沉滑。再一问患者起病还是因为生气,症状现在是左耳有回音,双耳有堵闷感,如从室中言。

我想前面那位医生,估计是从患者易动肝火考虑的,所以给开了龙胆泻肝汤。只是这个龙胆泻肝汤我们学的,是可治肝火上炎,也可治肝经湿热。同个方子哪能在上就治火上炎,在下就治湿热,这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我理解的龙胆泻肝汤治疗的是以湿热为主的疾病的,只是在上的时候主要表现为火,这个火自然夹着秽浊之邪(也就是所谓的湿)上蒸,因为先有火才有湿浊上蒸,所以我们一般把它给省略去了。

那么这个患者很显然没有那个火,虽然舌苔黄,却很薄,而且润,显然没有多少火力,所以舌质也不红。但是这个堵闷感的还是考虑湿邪。

湿邪不是火弄上去的,能是啥导致的呢?

回到那个气血水理论,很容易可以推知是瘀血导致的,当然外感湿浊上泛清窍也有,只是很少见,而且这个患者显然不是。所以那个龙胆泻肝汤没有用,我还是处以四逆散加活血除湿药。

开完药后,我还是照常嘱咐患者一周后复诊,谁知患者还是没有来复诊,不过我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心里没底老惦记了,我相信患者应该是已经痊愈了。

这个患者从我舍脉从症来说,似乎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其实后来我再次摸到患者的脉时,我特意地诊察了患者的两个尺部的脉,确实不是之前的弱而涩,而是滑。滑是实的表现,跟弱而涩截然相反,怎么前后能差别这么大呢?

我有耳鸣用什么方法来治疗(临床的是怎么治疗的)(2)

后来我想明白了,那个之前的弱只是暂时的而已,是因为邪实的原因,去除了邪实,弱就变强了。所以后世有百病当祛邪之说,我想这个就算是经验积累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