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微信免打扰时段(我妈的微信设置)

作者/同羽

设置微信免打扰时段(我妈的微信设置)(1)

一个母亲,总是把偏心写在实际行动上。

这种偏心,可能带着骨子里的倔强和不为所知,甚至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渐渐变得习以为常。

一个女生向我感慨说,她的母亲这些年来,总是在她的耳边说:“从小你和弟弟,我们就是一视同仁,没有亏待过你半分,你要孝顺我们,要报答我们的恩情,要帮助弟弟,不能自私只顾自己。”

当她的母亲向她强调这些话的时候,她的态度也渐渐从一开始的慎重,遵从,变成现在的无奈和逃离。

她的母亲没有意识到,从她说这句话开始,就意味着她对待儿子和女儿态度的不同,她总是强调自己的一视同仁,本身就是一种欺骗。

说得多了,母亲自己也都相信了。

她长大以后通过读书走了出去,见到了别人家庭里关于儿子和女儿的对待态度,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周围见到的种种习以为常的现状,其实是不公平的。

比如,她说,她邻居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结婚的时候,每个人都收了十万的彩礼,但是陪嫁却都只有价值不过上千的床单被套。

这笔钱,她邻居在县城给儿子买了一套房。

设置微信免打扰时段(我妈的微信设置)(2)

她有一个发小,现在27岁,还没结婚,因为家里哥哥还没结婚,她父母把关于儿子的一些重担,压到了女儿身上。

她的发小这些年来在外挣钱,所有的钱几乎都寄回家,一家人存钱不为别的,就想给她的哥哥全款买车房,这样结婚才有优势。

而她的哥哥自己却并不努力,工作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一个月挣的钱有可能还不够自己花。

大家都认为这样的事很正常,真的完全司空见惯,没有人提出来任何异议。

甚至她的发小还有些自责,认为自己不够努力,哥哥没有娶到媳妇是自己的错,作为一个妹妹,完全操着一颗老母亲的心。

因为从来如此,周围环境便是这样,所以大家都把这种想法,当成了生活中需要吃饭睡觉一般的自然。

但是,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曾经写到:从来如此,便对吗?

她有次针对这个现象,就对母亲说出了心里的不满,说他们一家人这样,对待发小不公平。

她的母亲变得怒不可遏:“不公平,有什么不公平?爹妈把她养大,供她吃供她喝,还对不起她了,帮家里一点忙帮一下弟弟就说不公平。我看你就是书读多了,把脑子读坏了,人也变得自私起来,传统美德都要丢。”

设置微信免打扰时段(我妈的微信设置)(3)

她渐渐发现,她的质疑,在母亲面前变得特别苍白。

因为她们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体系,不管她说什么,母亲都能够用“养育之恩大于天”这个道理,把她说得哑口无言。

虽说这个道理用在这里原本就是牵强的,是不成立的,但是因为本身认知的不同,她压根没法去改变母亲的观点。

这个时候,她要是再往下说,那就是不孝顺了。

不管是她的母亲还是发小,都是一出生就被禁锢在这样的圈子里,周围充斥着的都是浓浓的重男轻女的氛围,她们自己也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看到这样一句话,很有道理:人都是凭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辨别对错,而她们又从来没有跳出过那个圈子。

所以,她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

她现在都感觉和发小没有共同语言,因为两个人一聊天,她的发小就是担心自己的哥哥娶媳妇的事,她有次就说:“你哥哥的人生,关你什么事呢?”

她的发小看了她一眼,过了半天才说:“我是妹妹,帮助哥哥结婚成家是正常的事,怎么就不关我的事呢?”

她发现,她发小的想法和她母亲如出一辙。

她的发小读书不多,初中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而她因为坚持,靠着助学贷款读完了大学。正因为她读了大学,所以她的父母便全部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说她能够上大学,是因为他们不重男轻女。

但是,她却也还记得自己当初要读大学,父亲的反对,他们不肯拿钱,最后她才去助学贷款,学费都是自己大学毕业以后还的。

她大学期间,很省,自己也经常出去挣钱,给自己存生活费。

设置微信免打扰时段(我妈的微信设置)(4)

她说其实父母给自己整个大学期间打的钱一万块都不到,她一直以来都有记账的习惯,因为要知道自己每笔钱的去处。

她不是不孝顺,毕业以后挣的第一笔钱,很开心地给父母各自买了一件衣服,而她的母亲却只告诉她:“不要乱花钱,有钱要存起来,以后你弟弟结婚,还有的是地方花钱。”

她说:“我妈的微信设置,我弟是‘强提醒’,我是免打扰。”

她并不知道母亲这样做的意图,只是当她发现这件事以后,很少再主动给母亲发消息,而她的母亲因为她的冷漠,说她不孝顺。

所以,她的母亲总是在强调他们的付出,让她要记得感恩。

当她一个人在外工作,忙碌之后接到母亲的电话,很少关心她的生活,而是一味在说弟弟的结婚钱要她帮忙,让她不要过于浪费时,心里没有失望是不可能的。

但是,她的母亲依旧说,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儿子女儿一个样。

设置微信免打扰时段(我妈的微信设置)(5)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人这样描述:有时候在某些方面,隐形的重男轻女比显性的重男轻女让女孩子们更加难以接受、更加无奈。因为显性重男轻女的家庭的女儿都是忍到大学毕业头也不回就离开父母,自己远走高飞。而隐形的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儿则是对父母又爱又恨,离开狠不下心,留下又被寒了心。

她现在就处在这样的境地中,并且可能将长期存在着。

因为她这一辈子,都已然无法改变母亲的想法,并且她无法和他们据理力争,在父母的思维里,她是争不过的,父母只会认为她是不孝顺。

所以,她的矛盾和挣扎才更加显得力不从心,不是一句轻飘飘地“你要为自己而活”就可以解决。

她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人到头来始终逃不过感情二字。

而生活中,像她这样的女孩,还有多少呢?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