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岳母拿什么伴手礼(学会了这些餐桌礼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餐桌上的礼仪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进贾府,小小年纪在餐桌上有样学样,充分体现了她从小就饱读诗书有着良好的家教;而刘姥姥进到大观园里洋相百出,也是因为那些闻所未闻的餐桌上的规矩。到了现代社会,大到商务宴请,客户接待如何点菜敬酒;小到家庭里餐桌上敬老爱幼也都有各种规矩。可别小瞧这些规矩,丈母娘/公婆对未来女婿/儿媳妇是否满意,一餐饭就可以见分晓了哦。今天咱们就说说小家庭里餐桌上的那些事儿。

第一次见岳母拿什么伴手礼(学会了这些餐桌礼仪)(1)

  • 餐桌上老人优先,长辈优先
  • 现在的很多家庭里,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我们习惯了先给孩子盛饭,好吃的先夹给孩子,但是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里,老人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请老人先入座,先为老人盛饭,盛汤,请老人先动筷。当然在我们的小家庭里, 往往一家三口,虽然没有老人,也不要让孩子觉得他们是理所当然优先的那一个。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 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在我公婆家里,这个规矩至今还是一丝不苟执行着,孙辈们再受宠爱, 在老人面前也要往后排。开始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觉得先老后幼这个传统是值得传承下去的,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应该。

    第一次见岳母拿什么伴手礼(学会了这些餐桌礼仪)(2)

  • 吃饭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 这包括嘴里有食物的时候不能说话,咀嚼时候不能吧唧嘴,不能用筷子勺子敲打碗盘,喝汤吃面不要发出稀里哗啦的声音,不要在餐桌上大声打嗝等等。儿子小的时候我经常会告诉他这些规矩,每当他发出声音我都会不厌其烦的制止他,他总觉得我有点小题大做。直到有一次我带他出去旅游,经历了同车厢一位年轻男乘客吃烧鸡后又吃梨子的过程,嘴巴发出的各种声音简直惊天动地,引起大家的极度不适。儿子不停地用眼神看我, 悄悄告诉我, 终于知道为啥吃饭不能出声音了,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又不自知,那就会成为别人眼里的笑话!

    第一次见岳母拿什么伴手礼(学会了这些餐桌礼仪)(3)

  • 夹菜,用筷子有规矩
  • 不能用筷子在菜里挑来挑去,尽量只夹自己这一侧的菜,别人夹菜时等一下,不能越过别人的胳膊去夹菜,不能自私的把喜欢的菜放到自己面前或者往自己方向拉动。 最近很多人都喜欢的女演员赵丽颖在《中餐厅》里从盆里挑菜的一个画面引起了粉丝们的各种批评,就算黄晓明和中餐厅的一众人等多方解释,还是被网友各种diss。无论什么理由,颖宝宝的这个画面的确是给她的形象减分了。说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我老公当年上门见丈母娘的时候,就是用他在饭桌上的表现成功的获得了我妈的好感。只吃了一次饭,我妈就觉得这个男孩子懂规矩,有教养,可以交往。这个好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 无论是我们一家三口的日常三餐还是有老人和兄弟姐妹们的家宴,老人孩子和我愿意吃的,他一定先让我们吃够。所以,小伙子们想要赢得丈母娘的好感,这条规矩一定要记得哦!

    第一次见岳母拿什么伴手礼(学会了这些餐桌礼仪)(4)

    民以食为天,餐桌上还有很多的规矩,例如筷子不能插在饭里,吃饭时候要饭就人,而不能人就饭,意思就是说应该端起碗来吃饭,不能低下头往嘴里扒拉饭等等。有一些可能只是禁忌,但大多数都是从古到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优秀礼仪和传统。如今日本、韩国以及西方的一些国家里,还保留着餐前先要感谢上天赐予人类食物的仪式,充分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食物的尊重。

    前几天,央视点名批评了大胃王吃播视频你们的吃相真难看难得的获得了比较高的展现和阅读量,而且评论区几乎倾倒性的批评这种浪费粮食,吸引眼球的行为。可见大家的眼光是雪亮的,这种即称不上美,也称不上传递正能量的视频可以一时吸引眼球,但终究是会被人们厌倦的。

    第一次见岳母拿什么伴手礼(学会了这些餐桌礼仪)(5)

    那些大胃王吃播们,不顾自己的形象, 更忘记了所有餐桌上的礼仪,在镜头前展现出一副贪婪吃相,实际上可能扭头就去催吐,或者借用镜头错位欺骗观众,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也是对食物的极大浪费,更是对中华民族餐桌礼仪的亵渎。真的很担心这些漂亮的姑娘小伙有一天去见公婆/丈母娘,会因为在镜头前养成的这些坏习惯会让自己翻了车呢。

    屏幕前的条友们,你家有什么餐桌上的礼仪呢? 或者你有没有见长辈时候发生在餐桌上的小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让中华民族的优秀餐桌礼仪传承下去。感谢大家阅读,评论,点赞,我是@君姐面食吧,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