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倍数为负是好还是坏(企业价值倍数及应用)

一、什么是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市公司估值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的代表是现金流折现法(DCF),从理论上来说,绝对估值法理论体系严密,无懈可击,但在实操上是一塌糊涂,假设太多,结果的弹性太大,一个指标的小变化就可能带来估值的巨大波动相对估值法正好相反,理论支撑不足,但是好在简单直接,模型耐操,怎么用都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企业价值倍数为负是好还是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企业价值倍数为负是好还是坏(企业价值倍数及应用)

企业价值倍数为负是好还是坏

一、什么是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

市公司估值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的代表是现金流折现法(DCF),从理论上来说,绝对估值法理论体系严密,无懈可击,但在实操上是一塌糊涂,假设太多,结果的弹性太大,一个指标的小变化就可能带来估值的巨大波动。相对估值法正好相反,理论支撑不足,但是好在简单直接,模型耐操,怎么用都行。

相对估值法的三大法宝就是市盈率(PE)法、市净率(PB)法和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法,前两种方法在中国股市用的非常普遍,企业价值倍数就用的比较少,原因可能是这个方法并不不是特别直观。

市盈率和市净率都是针对股权的估值,本质上还是评估企业权益的价格是不是合理,不考虑企业的负债部分,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可以归为一类,但是企业价值倍数则不然。企业价值倍数针对的是企业整体业务,既包含股权,也包含对债权的评估,考核的是企业整体的估值是不是合理而不是只考虑股权部分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价值倍数法更宏观一些,

企业价值倍数的公式是EV(企业价值)÷EBITDA,如果计算结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水平通常表明高估,较低则是低估,不同的行业及板块有不同的估值水平。

什么是EV(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简单的说就是你完全拿下一个公司需要付出的对价。你要买下一个企业,除了把所有的股权类资产全部收购之外,你还要付清公司的债务,这个公司才能完完全全的归你。

EV(企业价值)=股权市值 债券市值-现金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tax,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则是企业在付息、交税、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利润额。

企业价值倍数由于不考虑折旧摊销财务费用税率等问题,相对于常用的市盈率与市净率指标,是一个非常适合用来做国际比较的指标。

二、企业价值倍数的应用

理论上来说,企业价值倍数这个指标,应该用在钢铁有色公用事业这些重资产行业中,但是由于中国的钢铁有色部分公用事业比如火电本身的周期性太强,所以实际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比如典型的宝钢股份,A股钢铁上市公司的龙头,目前的企业价值倍数在6倍左右,公司在2013年以后企业价值倍数就一直在6倍以上,这个估值跟历史相比确实是地位,但是目前这个时期大概率上应该是钢铁行业的景气高点,所以这个较低的估值很难得出可以买进的结论。

原因就是,企业价值倍数虽然剔除了折旧、利息以及税率的影响,但是还是不能排除周期的影响。对于周期性行业,跟市盈率一样,难免会出现景气高点估值低,景气低点估值高的问题。

总结来说,企业价值倍数在A股应用的方向主要有这么三个:

第一、国际并购或者比较。市盈率、市净率因为受到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和税率的影响,国际比较意义不大,而企业价值倍数由于剔除了会计准则以及税率的影响,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对于一些国外估值较低,国内估值高的行业,可以利用国内外估值差进行海外并购,哪怕不考虑并购之后的规模效应,单纯从拉低A股估值的影响看,都是有其经济合理性的。

第二、同行业内公司比较。结合杜邦公式,同一行业内的不同公司,虽然最后的市盈率可能相同,但是达到相同市盈率的路径不同,有的依靠效率,有的靠杠杆,企业价值倍数可以给投资者一个观察视角,如果结合其他分析方式应用起来会更全面。高效率和高杠杆本身都是手段,本身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第三、对稳定成长的大消费公司可能更会有参考价值。由于大消费公司成长比较稳定,市盈率一直在一个不大的区间内波动。相对来说,企业价值倍数的波动比市盈率更剧烈更显著,在企业价值倍数处于低位的时候进入,会比单纯采用市盈率指标判断要好。典型的例子比如伊利股份,在2016年2月份,大部分股票因为二次股灾而暴跌时,伊利股份相对于2015年的牛市高点也下跌了40%,但此时的企业价值倍数正好处于2010年以来的低位,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配置时机,后续伊利股份从这个位置反弹了近100%,并超过了当年牛市的高点。但是要注意的是,事后巴菲特,事前猪一样的案例很多。采用这种方法选择的股票必须是成长比较稳定并且确定的消费型公司,没有反身性,可以越跌越买,成长性可以弱。如果按照这个条件梳理下来,符合这种标准的公司其实不是特别多,一般都集中在大消费的行业中。如果股票本身带有反身性,越跌越买只会把你埋得越来越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