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下跌新消息(四合新村别墅区)

二手房下跌新消息(四合新村别墅区)(1)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本系列只是回忆,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随笔而已,既不映射现实,也不预测未来。楼市的历史有点儿特殊,总能让人感觉庆幸或后悔。

但这就对了,所谓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次次的侥幸和错失机会嘛。后悔也好,庆幸也罢,往事就在这里。

一、

有人来咨询小产权别墅,不敢有建议。在我看来,这种产品的风险仅次于小产权公寓。要是普宅还好些,只要是大规模入住的就几乎没有被强拆的可能。但其他的就都说不好了,越是小众产品越悬。

但他说看上的是“四合新村”,已经20多年的项目了,应该没问题。这还真不好说,只能说风险小点儿,毕竟当年的法规都不健全,盖了也就盖了。但这也不敢保证,南邵这地方可不比当年了,那会儿是穷乡僻壤,现在算不上寸土寸金也是昌平的重要板块了。土地值钱了就难免不被看上,拆了别墅盖小区可是会获利更多的。

这就盼望着没人惦记吧,谁也不敢保证。而且建议把所有的资料保存好,尤其是跟前业主的各种手续。如果遇到拆迁的补偿不合适,那可以借交易不合法为由向前业主退房。虽然不太讲诚信,但这也是对不守法的一种惩戒(当然双方都不守法)。

二、

我其实都没真正去过四合新村,也就是这些年路过而已,顶多是门前吃个饭,没仔细看过。这里之所以出名,或者说小有名气吧,主要就是因为当年的著名笑星牛振华买在了这里。而且还因为装修打了好几场官司,甚至被评为了当年十大房屋维权事件之一。否则这地方的小产权别墅区,根本就没人关注。

四合新村当时好像不叫这个名字,案名是什么我都忘了,反正打的是新农村建设的名义,所以叫新村。但实际上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产权,从最基础的立项和土地手续都没有。明目张胆的盖,稀里糊涂的买。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呗,那会儿回龙观的房子2/3000,这里的别墅也差不多这个价,山山水水的环境确实不错,很有诱惑力。

牛振华是1998年前后买的,之后就委托了邻居负责装修。这邻居应该就是当地搞施工的,至少是在当地有些关系吧,装修队什么的都能联系。于是老牛和邻居就都委托了这个人负责装修。据说开始谈好的是20万就全包,连家具电器什么的都配齐。但交钱之后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前前后后的牛振华竟然给了40多万都没装好,反而告诉牛振华还欠十多万。也就是说,没有个7/80万,牛振华是甭想住进这房子了。

要知道这可是1998年,澳门还没回归呢,当时北京普通人的工资也不过是1000多块钱。牛振华本来买在郊区图的是便宜,结果被装修一折腾,这总价都能在市区买套房了。毕竟那会儿北四环的也不过是4/5000块钱,老牛买别墅不贵,但装修费都足够在世纪城买套小三居了,还得是全款。

我印象中牛振华的官司打了好久,一直到他出事儿都没打完。他这个邻居也是真牛,到最后干脆否认曾帮忙装修了,反正也没签合同,老牛吃了哑巴亏。这案子反反复复的不说,到后来物业公司也跟着凑热闹,要求老牛交物业费,也把他给告了。

那会儿我有个朋友和牛振华认识,说他是真冤啊。这小区的开发商和他这邻居有交情,一直帮着对方说话,弄得老牛就很被动,只能选择不交钱的对抗。而且后来物业把水电都给他停了,想住都不让住,这还能交物业费吗?

再者说,就在这四五年里,老牛和其他的几个邻居家也不知被偷了多少次,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安保。除非是家里有人常住,否则屋里都不敢放东西,所谓的周末来住一下也就成扯淡了。

郊区别墅不安全这点我这朋友也深有体会,他当年也是在远郊买了一套。开始想的挺好,周末或节假日偶尔去住几天。但实际上呢,几乎每次回去都会发现丢点儿东西。到最后都实在没的可偷了,小偷竟然也秉承“贼不走空”的职业道德,连锅碗瓢盆枕头被子的都不放过。再实在没的偷就毁东西,生生的把别墅给弄成了贫民窟。

三、

一直到牛振华去世,他的几个官司也没打完,而且在他去世后还多出来几个。按照朋友的说法,老牛是个挺讲义气的人,和朋友交往做生意什么经常只凭口头约定。而他这一去世,那在生意中对他有利的条件都没了。而他的一些投资呢,家里人连任何信息都不知道,没人来提赚钱的事儿,只有债务找上了门。

债主中竟然有一位姓屠的明星,也是当年的大佬。这都让我觉得很别扭,因为这个大佬也是以义气著称的,不应该落井下石啊,而且才只不过是区区几万块钱。

但按朋友的说法,这大佬虽然很够朋友讲义气,但背后的资本方不仗义啊。只要是打了官司,甭管输赢,都说明跟老牛撇清了关系,其他的各种投资什么的也就拉吹了。

当时听了这话感觉到莫名的悲哀。任凭你活着的时候是龙是虎,多么的受人追捧,一旦出了意外,那都会被人上来踩几脚。

牛振华出身草根,据说是在郊区插队时遇到了伯乐,被推荐并锻炼了表演的天赋。后来回城当了厨子,靠说相声进了部队文工团。郭德纲有一段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怪现状》,吐槽那个年代相声的门槛太低,吸收了大量的社会人员半路入行,其中厨子居多,这被讽刺的人里也包括牛振华。

但老牛和其他体制内的相声演员不同,他不仅会说,而且表演也相当好。所以很早的就靠小品出了名,“牛记包子铺”到现在都是经典。而且他演的电影也很不错,其中一部《背靠背脸对脸》堪称黑色幽默的巅峰之作,深刻的讽刺了官场的勾心斗角潜规则,放到任何时候再看都不过时。

另外一部是《埋伏》,前几年无意中刷到几个片段,只能说当年太年轻只看到了调侃,而今天鬓生白发才读出人世中的沧桑。那会儿的张嘉译还演了个配角呢,怎么看都是偶像派风格,今天说大叔都不为过,快是大爷风格了。

四、

演员多了,去世的演员也多,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品的不多,作品能成为经典不怕时间打磨的更不多。从这点上来说牛振华是成功的,作为演员,只要有一件作品传世就够了。

但是,作为人生过客,老牛留下了不少遗憾。那年他才本命年,48岁,正是各项事业的巅峰期,从影视到生意都风生水起。但一次酒驾让什么都停止了,灰飞烟灭。

印象中因为酒驾而出事的除了老牛还有洛桑,天才藏族小伙,刚刚走上巅峰就陨落了。据说那是洛桑第一次把父母接到北京,本意是让老人过几天好日子,结果天不遂人愿,老人竟然与儿子成了永别。一声叹息。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