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5个层次(教育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精讲)

描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5个层次(教育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精讲)(1)

“人丑智商高,心态贼阳光”说的就是马斯洛。想必备考教育学的考生已经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是教育学考研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今天文都考研的老师就带大家结合往年真题,分析一下在正式考试中将会从哪些角度考核这一知识点,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理论概述

1. 先分层——7种需要

(1)生理的需要:维持生存和延续种族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受保护与免遭威胁、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希望被人认可、关爱、赞许等维护个人自尊心的需要。

(5)认识与理解的需要:探索、试验、阅读、询问等,自己对不理解的东西寻求理解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欣赏、享受美好事物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理想全部实现的需要。

口诀:生理安全归属爱尊重、认知审自我

2. 再分类——4 3

(1)缺失性需要:前四种为缺失性需要(生理 安全 归属于爱 尊重),缺失性需要属于外部动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更多是外部给予的!

(2)成长性需要:后三种为成长性需要(认知 审美 自我实现),成长性需要属于内部动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更多的是内部自发追求的!

(3)两者之间的关系:基本需要与成长需要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基本需要是成长需要的基础,基本需要若未得到满足(至少是部分满足),成长需要就不会产生;另一方面,成长需要对基本起引导作用,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其他各层需要都有潜在影响力。

考生需要注意

①最高层次的需要: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②学校里中重要的缺失性需要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③通常是下一层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达到上一层的需要,但是也有特例;

如:以前我国的中国共产党人,即使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但是依旧为了创造伟大新中国而奋斗(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

(二)真题再现

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在教育学、心理学会用到,管理学中也同样会用到,毕竟只有了解人的需求才能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管理措施。这期的学习就到此结束啦,给大家留道真题来检测一下自己的掌握程度如何!

【简答题】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分析其对教育的启示和意义。(2010年·333教育综合)

【答案要点】

(1)马斯洛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且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它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七个层次。其中,前四种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种为成长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因为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在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性需要是爱和自尊。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并利用外部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将这类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