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相声段子有多少成了真的(教你成为段子手)

教你成为段子手(29)

——郭德纲的相声为什么会那么好看(5)

作者:见龙在田后飞天

六、误用

前面讲过“误解”了,今天再讲讲“误用”。

误解,是指对已有的一件事产生错误的理解、误会的认识;

误用,是指错误地使用某个词、某个东西、某件事。

大家听糊涂没有?

其实贱老师对误解和误用也没整明白,就这么糊涂庙里糊涂神地给童鞋们讲吧,以我昏昏,使你昭昭。

语言学家们对“误用”划分得很细,包括:同素词误用、同义词误用、含相同元素的词误用、语码混用、误读调值……等等等等,搞得人头大,根本弄不明白。

看两段儿幽默,犯不着费那么大的劲,我们就把它们都混一块儿,统一讲讲“误用”。

讲也讲不明白,还得举例子:

公司总经理去西欧考察项目归来,我们几个小兄弟争着给他接风洗尘。

酒桌上我首先举杯致辞:“领导上月驾鹤西去,本月赞誉归来,大家今晚欢聚一堂……”

总经理气得脸都白了:“我驾鹤西去?你TMD怎么不说我西天取经呢?!”

我都傻了,别人偷偷告诉我了才弄明白。你们说,我明天还用不用去公司上班了呢?

估计这哥们儿把“故人西辞黄鹤楼”与“驾鹤西去”弄混了,还非要拽词儿,才导致了误用,弄巧成拙了。

郭德纲的相声段子有多少成了真的(教你成为段子手)(1)

李莲英尽给慈禧太后出一些坏主意挤兑自己,光绪皇帝恨死他了。

有一天,光绪把李莲英叫到面前:“小李子,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朕。”

李莲英回答道:“喳!皇上您……”

然后李莲英就被砍头了。

这则幽默挺好,把误用和误解融合到一块儿了。

就像上面这两则幽默一样,一般来说,要想写好误用类型的幽默,都需要预先设计好对某个词、某个东西、某件事进行误用的点,然后再围绕这个点展开,就比较容易写成一则幽默了。

郭德纲的很多相声段子里就是这种情况,他能够设计出这么多的误用,也真是用心了:

郭:现在他们家(指于谦)还有一个厉害的人物,他媳妇儿。

于:我媳妇儿也行。

郭:嫂夫人游泳这份儿的(竖起大拇哥),专业啊。

于:练过。

郭:国家跳河队的。(误用)

于:跳水队的!

郭:跳水队的,有那大书法家给嫂子还写过一块匾呢!

于:写的什么呀?

郭:水性杨花。(误用)

于:没听说过!匾怎么写这四个字儿呢!

郭:水性好,把花儿都扬起来了。(误用)

于:不是这么解释的。

郭:反正嫂子水性好,参加“铁娘们儿三项运动”。(误用)

于:什么词儿啊这是!

郭:游泳、蹬自行车、爬树。(误用)

于:还有爬树?!

短短几句话,五处误用,差不多一句话一个,老郭的搞笑水平、语言能力是超一流的。

郭:于老师可潮了。穿那个名牌——华伦添堵的褂子。

于:多堵得慌啊!

郭:白领带,十二点一刻的。

于:十二点……金利来那叫,十二点一刻干嘛?!您要不知道就别瞎说了。

郭:背着LV的包。一开始咱们都不懂,为什么叫LV?一看那价签儿:哎呦喂~~~

于:这牌子是吓出来的是怎么的?

郭:太贵了。

(《神马都是浮云》)

上面这段儿里既有误解,也有误用,大家是不是有点儿糊涂了?反正我是糊涂了。

郭德纲的相声段子有多少成了真的(教你成为段子手)(2)

郭:差不多了,该换到那边了。

于:那边是什么项目啊?

郭:那边是打台球。

于:改绅士运动了。

郭:扛着台球杆:楞哏儿了哩哏儿楞,哩哏儿哩哏儿楞,楞哏儿楞哏儿楞……

于:这是取经去了还是打球去了啊?!

郭:一到那儿大伙儿都鼓掌:噢~~~!都认识你。

于:我有名啊。

郭:台球界有外号。

于:我叫什么呀?

郭:台球界的杜蕾斯!

于:行了行了,别胡说八道了。知道的说,不知道的别瞎说!

郭:怎么了?

于:台球界的那叫“戴维斯”!

郭:我说的是……

于:您说的那叫“杜蕾斯”。

郭:有什么区别吗?

于:一个进得去球,一个进不去球。

郭:你一进去大伙儿都鼓掌:噢~~~台球界的戴维斯来喽!台球界的戴维斯戴着杜蕾斯来喽!

于:没戴!打台球戴那玩意儿干嘛!

郭:没戴,没戴:噢~~~台球界的戴维斯没戴杜蕾斯就来喽~~~

于:就跟杜蕾斯扯不开了是不是?

这斯那斯,把贱老师都绕腾蒙了,估计把郭大爷也绕腾蒙了。

有时候郭大爷还会利用简称、缩略短语进行误用,抖开的包袱也挺响:

郭:因为最早我在北大待过,待过一段时间,但是说良心话,我对照相确实不感兴趣。

于:北大照相馆呐?谁问你照相的事,您不是说大学嘛?

郭:我在北大待了大约三年嘛,就是在那个北京大兴那边。

于:北京大兴就是北大啊?

(《八扇屏》)

还有就是那段儿著名的“清华”段子了:

于:您是哪学校毕业?

郭:我?清华的!

于:清华池的?澡堂子出来的?

郭:你看那脸长的?倒霉德行!你看那脸!

于:您先别说我!

郭:你说那是虎坊桥那儿!

于:您不是那儿?

郭:我们……我们是湖广会馆对过儿!

于:一样!都是一地方那个!

郭:哪儿啊?

于:都是一地方儿!

郭:哪儿啊?

于:清华池啊!

利用北京大学的简称“北大”、清华大学的简称“清华”来制造包袱,这么简单的事情,以前的相声演员们都没想到,郭大爷做到了。

七、仿拟

前边讲过比拟了,现在我们讲讲仿拟。

童鞋们听到这里一定会说:贱老师你讲完“误解”讲“误用”,就给我们干蒙圈了;现在刚讲完“比拟”,又要讲“仿拟”,你的脑袋是让驴踢了吗?

告诉大家:贱老师的脑袋让驴踢过,但是已经痊愈了;也让门框挤过,但是已经“复圆”了,我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想装装牛插而已。

造反有理!装插无罪!

仿拟有模仿的意思,但是人家相声本来就讲究“说学逗唱”,“学”就是指学习模仿各省方言、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流行歌曲、大小买卖的吆喝,学口技等。

我们这里说的仿拟跟“学”还是有点儿区别的,主要是指语言学方面的意思。

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辞格。

仿拟所模仿的一般为固定词语或短语,也可以扩大到句子、段落、篇章,甚至语体、风格。

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仿体和仿调。

简单说就是把别人的词语、句子、篇章、体式和音调改造一下,为己所用。

典型例子就是,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有的人就把这句话改成了: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

郭德纲的相声段子有多少成了真的(教你成为段子手)(3)

如何写仿拟类的幽默呢?

首先你得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知名度很高的句子,然后再把它改写一下,就成了。

如果要选这种句子,央视广告词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原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改写)加班虽好,可不要贪黑哦~~~

(改写)赚钱虽好,可不要贪财哦~~~

(改写)上停虽好,可不要诈胡哦~~~

(改写)开房虽好,可不要papa哦~~~

(改写)papa虽好,可不要没够哦~~~

呵呵……

(原句)源远流长,载誉一生,清香典雅,天赋高贵,某酒,开启尊贵生活!

(改写)源远流长,嘀嗒一生,清香典雅,小便不净,肾炎,开启我的尊贵生活!

(原句)中国诗词,至唐宋而天籁;白酒酿造,至某酒而观致!

(改写)中国诗词,至唐宋而天籁;傻波一制造,至特朗普而观致!

——尽拿某酒说事儿来着。

其实我对某酒印象很好,我很爱喝。

当然,他们要是赠送我一个终生VIP的话,我就不再拿他们说事儿了。

这里贱老师点到为止,就不再把它们编写成成型的幽默了,童鞋们可以试着写一写。

这是今天的作业。

下面列举一下郭德纲相声里面的仿拟段子:

郭:相声是一门艺术,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于:哎?还有药材是怎么着?这还藿香正气呢?

郭:怎么说?

于:弘扬正气。

(《梦中婚》)

郭:正在三睡不睡的时候

于:似睡不睡!

郭:漏了税了?

于:嘿,穷成这样还上税呐!

(《梦中婚》)

郭:我心态很好,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

于:哎?我说您就不站起来了是吗?

郭:站起来还得躺下。

于:没有这么句话。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郭:我是个要强的人,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

于:会的。

郭:请大伙儿多体谅我,支持我,只要你们给我一份爱,我会还你们一夜情!

年轻朋友们有的可能不知道,八十年代中国电视上最火的一句广告词就是: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郭大爷上面的这句仿拟就来自于这句广告词。

郭:我什么都干过,我开过饭馆。

于:噢,做过勤行。

郭:必须要勤奋,当时我有雄心壮志,我一定要成功,我要做餐饮界的龙头老大!

于:好想法呀!

郭:以后我就是“郭老大”,我的饭店叫“郭老大大饭店”。

于:这名儿还挺绕得慌。

郭:门上挂着我这块匾:“郭老大大饭店”。

于:写上了。

郭:我坐在屋里等着,来了一个吃饭的:您这是郭老太太饭店啊?

于:嗐!这位什么眼神儿啊!

郭:我想了又想,可能我这名字起的不好,我卖点儿别的吧。

于:干点儿别的。

郭:干点儿西餐。

于:哦,西餐。

郭:老伦敦炸酱面。

于:啊?伦敦有炸酱面吗?!

郭:我卖披萨饼。

于:哦,披萨。

郭:嘿!我叫必败客披萨饼!

于:嗐!您还真有追求您这个。

郭:大伙儿都不进来吃,嫌不吉利。

于:根本就是不吉利。

郭:我一想啊,我卖河南菜。

于:这个太窄了吧?

郭:哎,这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最有市场,川鲁粤,这个菜馆多了。

于:噢,对对对。

郭:卖河南菜的少,我卖开封菜。

于: 噢,开封的!

郭:牌匾写得洋气一点。

于:怎么洋气?

郭:取“开封菜”三个字的英文开头。

于:怎么写呀?

郭:“开”K,“封”F,“菜”C。

于:啊,写这仨字母!

郭:大红字儿!贴在大门口儿。我爷爷有一张戴眼镜的相片儿,挂到门口儿。

于:啊,呵呵呵。

郭:吃饭的倒是不多,我从肯德基那儿一过,他们都出来啐我。

于:废话!你用了人家的名字了!

郭:哎呀,我想了想,我干脆干韩国菜吧。

于:噢,韩国菜。

郭:嘿,韩国的烤肉、冷面,都行。有一个韩国的烧烤,他那个店的名字叫“明月三千里”。

于:对,很有名的一个烤肉馆。

郭:为什么叫三千里?

于:人家那国土面积是三千里。

郭:噢,他叫三千里,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他叫三千里,我叫五千年。

于:可以这么对账着走。

郭:他是明月,“明”给他对“白”,“月”给他对“日”。

于:您这名字叫……

郭:他是“明月三千里”。

于:您呢?

郭:“白日五千年”。

于:好嘛!您这把人都得赔进去。

郭:什么意思?

于:什么“什么意思”,有起这个名字的吗?

郭:还没开业呢,派出所找我来了:你必须改名字,你这个饭店有伤风化。

于:是啊!

这一段儿里,有多少个仿拟?

郭老太太饭店、老伦敦炸酱面、必败客、KFC、白日五千年。

光一个饭店的名字,郭大爷就弄出五个仿拟修辞来,你说他高不高?

仿拟手段在郭德纲的相声段子里占有将近四成的比例。

所以说仿拟还是很重要的,贱老师不得不给你们讲讲啊。

大家说说,仿拟是不是还挺好玩儿的?

好了,就到这儿吧?下课!

郭德纲的相声段子有多少成了真的(教你成为段子手)(4)

(文中引用了来自网络的段子和图片,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本人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