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2)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3)

新建佛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称为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于今。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4)

最初的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5)

除了保存从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大雁塔内还存有舍利子万余颗。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6)

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现在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7)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8)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人称“二圣三绝碑”,也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9)

在唐代,新进士及第后,有大唐天子于杏园赐宴,于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塔下题名等风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0)

大雁塔保存的文物中最值得一提的要属贝叶经,即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卷。由于古印度没有纸张,书写常以贝叶代之,玄奘沿着丝绸古道取回的657部真经均为贝叶经。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1)

大雁塔四层塔室内就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非常罕见。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2)

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的结果。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3)

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今天也被认为是古都西安的标志。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4)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5)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文化(中华悠久历史教育)(16)

大雁塔看起来朴素,却享有鼎鼎大名,几乎每个到西安旅游的人都要去看一看大雁塔。它坐落在长安城东南部,是上千年的城市地标,还成为现代西安市徽的设计图形。青少年了解和学习中华悠久历史,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