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学者谈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学者谈社会科学)(1)

乔晓春在发言。上官云 摄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上官云)25日,北大博雅讲坛第88期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学者乔晓春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做客本次讲坛,与读者们分享有关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感悟。他表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决定人行为的因素很复杂,由于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说,也导致研究社会科学实际上比自然科学要难。

社会科学是科学吗?它与自然科学又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根据自身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历,乔晓春表示,最早自己对社会科学的感受是这样的:“有很多结论,你刚看到的时候,直观感觉是对的,但深入一想又好像不对,即好像对一些结论都会有所怀疑“。

“所以大家看,现在我们社会科学很多研究是凭着研究者想法或所谓哲学推理来做研究、下结论,一些相关论文里没有数据,而是一些理论。”乔晓春介绍道。

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学者谈社会科学)(2)

《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书封。北京大学出版社供图

乔晓春认为,科学研究是为了解释经验现象,“要注意,这种科学不仅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方法为手段,也就是说,真正科学的研究是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不是要研究者自己说话”。

“社会科学为什么会做得不科学?主要原因是很多学者分不清主客体区别。”乔晓春还提到,“我们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的行为决定因素很复杂,是‘不确定对象’,这就是为什么要用统计研究社会科学,而不能用确定性函数研究社会科学的原因。因此也导致社会科学在科学把握性上比自然科学更难”。

所以,乔晓春表示,社会科学研究要从学生、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抓起,让他们尽早接触规范的科学研究的训练,而且要做到普及。(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