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知地不知你知我不知(天知神知你知)

如果有人跟你说了件事,希望你保守秘密,往往会神秘兮兮的加一句:“此事天知地知我知你知”。这句现在多用于遵守盟约时的誓言,原本其实是一句胸怀坦荡的表白,而最早说这句话的,就是东汉时期的清廉名臣——杨震。

天不知地不知你知我不知(天知神知你知)(1)

杨震早年非常好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被当时人们称为“关西孔子”,直到50多岁了,实在推脱不了才走上了仕途之道。杨震做官十分的清廉,不收任何小利小义,也不给子女搞特殊化,亲朋好友劝他利用职务之便给子孙们置办点产业,他却说,让人们知道他们是清官的后代,这不就是最丰厚的遗产了吗?

他曾经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王密听说杨震途径本地,为报答知遇之恩,特备黄金10斤,乘夜深人静送至杨震住处。杨震不但不受,反而严厉斥责了王密。

天不知地不知你知我不知(天知神知你知)(2)

王密辩解道:“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听后羞愧难当而走。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四知拒金”的佳话千古流传,光照日月。

天不知地不知你知我不知(天知神知你知)(3)

杨震为官十几年,即使后来官至太尉,依然秉承清廉作风。其身后四代人连续担任“三公”职务,代代皆能守住“清白吏”之名声。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对于杨震来说,清廉不是摆给别人看的姿态,而是对自我的一种内在要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清正廉洁文化因子。以古鉴今,要时刻记住“天知、神知、你知、我知”的道理,廉洁是一种觉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党性立德修身,以清廉养浩然之气。

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

我市将在李立三同志故居

举办清廉“四知”元宵灯会

届时

不仅可以游园赏灯

还有清廉书画展

清廉“四知”灯谜会

精彩节目演出

让我们一起期待醴陵“廉”花朵朵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