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字的来历及典故(朱和邾)

邾国,或者叫邾子国,是个非常古老的国家。据说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现在最早知道的曹姓祖先是曹安。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曹安后人曹挟于邾,曹挟是邾国开国君主。邾国别称邾娄国,也就是邹国的前身,孟夫子的故乡。

查找邾字的来历,据许慎《说文解字》:“邾 ,蜘蛛也,从黾朱声”。后人更是附会,说邾国人崇拜的图腾可能就是蜘蛛,所以才叫邾国。再查“朱”字的形成过程,解释也很离奇曲折。《说文解字》说“朱”字像一棵树,中间一竖就是树干,上面左右有树杈,下面左右有树根。中间短横代表树心。如图1小篆。并且认为,这棵树就是一种名叫赤心木的树,而树中为赤则表达了朱字红色的含义。

朱字的来历及典故(朱和邾)(1)

图1

对这样的解释,令人突发好奇。在我看来,不论是邾字还是朱字,古人不可能拐这么大的弯去造字。比如蜘蛛之说,虽然来自许慎,但并没有说清楚这是为什么。是邾国这地方的蜘蛛多么?显然不能这么讲!如果许慎之说有道理,那么“虫”作为“朱”的左偏旁,蛛字就来源于朱,但蜘蛛又如何与红色相关呢?蜘蛛之说又如何与“朱”字赤心木之说內洽呢?“朱”字加邑为邾,所以,邾、朱必然同源,此“邾”与彼“蛛”又有何关呢?如图2。明显,许慎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朱字的来历及典故(朱和邾)(2)

图2

至于图腾之说,是舶来之学。中国古人典籍之中,没有图腾一说,中国古人更不可能去崇拜蜘蛛之类。即使有龙、凤、蛇、龟之类描画于旌旗之上,那是辟邪鬼祟,吓唬敌人的作用,不会存在崇拜这些动物的意涵。

许慎是西汉人,没见过甲骨文,只见过小篆;最多见过金文,但很稀少。所以在许慎的认识体系里,很难把每个汉字的造字初心一一说得清楚。朱字的甲骨文形状与金文在形制上大致一样,但与小篆的区别就比较大了。前者上下结构是对称的,而后者已经分化,不对称不说,下部则更像树根了。从甲骨文到金文,一点也不像蜘蛛。蜘蛛六爪,而朱字的甲骨文其实只有四角如爪,中间的是短横,甚至是点。从这个角度看,朱字绝非模仿蜘蛛成字,一定是别有来头。

朱字的来历及典故(朱和邾)(3)

图3

既然许慎有时是师心自用,我们无妨也来猜猜吧。一日参看“主”字的甲骨文,给我一种启发。如图3。最初主字上面一横,中间垂直一竖,后来又在一竖上加了个点。在我看来,“主”字初心,一竖就是不偏不倚,居中支撑的支柱,而上面这一横如同苍天社稷,庙堂屋顶。“主”字后来更是国君的同义词,作为国君,可不就是天下的主心骨,而且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吗。尤其,西周加的这一点,给我启发不少。这一点,其一着重对这一竖作了突出强调,其二更指出了这一竖要居中勿偏的意思。

至于主字象征祖先牌位之说,也不能苟同。笔者以为,主字出现,一定在祖先牌位成为制度之前。为祖先立牌位,建立昭穆制度,一定是文字发明后,母系氏族退出,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国家形态出现以后的高级文明阶段。故主字和牌位绝无关系!

如此看来,“朱”字造字,关键就在这一竖,而这一竖代表着居中勿偏的意向。再看一看二里头文化中,出土那么多穿了孔的绿松石,说明打孔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活,而且是一项涉及贵族消费所用礼器和奢侈品的重要制作技术。此外,各种祭天祭神的玉琮、玉璧的礼器,也都有穿孔需要。“珠”字就意味着穿了孔的玉石。因此,“朱”字造字,多半就是两面对攻,与在玉石上或者其它物品上穿孔有关。说到这里,反过来看甲骨文的朱字,是不是更像穿孔、穿透的活动?上下结构也许就是穿孔所用的手柄。

朱字,加玉旁为珠,加金旁为铢,加木旁为株,加虫旁为蛛,加单人旁为侏,皆有细小微末之意,这与孔的微细指向相同。此外,朱字如果有穿透并取其中空的含义,那么加言字旁而有诛杀之意则毫不意外,据此,“朱”字具有鲜红象征也就顺理成章。诛字在战国时期如图4。不是以言杀人,其实是以戈杀人。

朱字的来历及典故(朱和邾)(4)

图4

此外,邾国也叫邾娄国。看甲骨文娄字,也有取空之意。二字连缀,给人更多联想。邾来源于朱,邾字是对本地工艺作坊的地名化标识。也许邾国之人,大多是掌握某种专业技术的特长民族,或者是专精于从事某种生产方式的古代先民。

不论如何,通过《左传》阅读,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邾国是一个文化、文明与手工业技术都很发达的地方,更是一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地方。周公旦能一开始把自己的封地放在这里,不会是为了去受罪,肯定是有“个中”道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