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

养育孩子时你是否碰到类似情形?

  • 饮水机接水时,孩子总是热心地想要帮忙。你告诉他,“这里有开水,小心烫”,可孩子仍然不管不顾,最后不小心烫到手了
  • 总是喜欢在崎岖不平的石头丛里爬上爬下,有一次不小心摔跤了,磕了头
  • 无数次的安全教育,你说得口干唇燥,转眼他就爬上了池塘边的石头上
  • 让他不要玩面霜、身体乳,总是不听劝,有次躺着玩,用手一挤,一大团面霜刚好掉进嘴里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1)

面对类似情形,看到孩子大哭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 是一边心痛地查看伤情、一边气急败坏地对着孩子大吼:“我早就和你说过了,不要这样做,很危险!你就是不听……”
  • 是在一旁不管他,让他自己受点教训、长点记性?
  • 还是赶紧安抚他?

很多家长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做错事后,处在情绪崩溃中,如果此时你去批评他、和他讲道理,结果总是收效甚微,甚至有时还会起反作用,孩子只会越哭越凶,对于你的循循教导根本就是充耳未闻。

对于孩子来说,不论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受伤、受挫、受打击,他正深受情绪困扰,此时,他需要的是你的关注、爱心和呵护,而不是告诉他“做错了”。

别在该和孩子谈感情的时候,你却和他讲道理!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2)

为什么情绪之中,你的教导孩子听不进去?生理基础决定的!

从大脑的结构来看,可以把人类大脑简单地分为:生存脑(脑干),情绪脑(边缘系统)和理性脑(前额叶)。

生存脑:是大脑最早发育的部分,掌管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危险时刻,通过逃跑或战斗来保护自己,属于本能反应。

情绪脑:掌管人类喜怒哀乐的大脑功能区。

当人处于正面情绪中,如开心、满足、有成就感时,容易启动更高阶的思考脑。

相反,当人生气、愤怒、沮丧时,就易失去理智,思考脑暂停工作。

理性脑:顾名思义,负责思考。它只有在感到安全、情绪舒适时,才会自然启动。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3)

初步了解了大脑结构及其功能,我们就能明白,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如被惊吓到,受伤害了,因为犯困而闹觉时,此时他们的情绪脑处于主导地位,此时你若还批评孩子的行为、指责他明知有危险还要去做,这只会让他的情绪更为激烈,思考脑完全失去控制。

当孩子全身心都处在情绪旋涡之中,自然就没办法继续听你的分析。此时,就算你有理,也变无理了。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4)

面对孩子情绪,情绪脑又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怎样处理?

接下来我用三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说,当孩子面临情绪时,家长如何做,可以有效跳出情绪脑的控制。

1、积极暂停,跳出圈外

一群小朋友在浅水沟的石头丛里走来走去,玩探险游戏。突然,婷婷没站稳,一脚踩到水里,鞋子都湿了。

没多久,接到消息的婷婷爸爸带着鞋下来了,让她换双鞋。婷婷脱了鞋才发现袜子也湿了,可爸爸没带袜子。

一开始,爸爸让她直接光脚穿上干鞋子,婷婷不肯,两人就此开始争论。后来婷婷看没法说服爸爸,越发不高兴了,一下让爸爸上去拿袜子,一下又怪爸爸拿错了鞋。

慢慢地,父女间的火药味逐渐变浓,爸爸指责婷婷冷天去玩水,弄湿了鞋,做错事在先;现在又不穿上鞋,到时容易着凉了,知错还不改。而婷婷又嫌爸爸拿的鞋子不好看,坚持要他上楼重新拿一双才肯穿。

眼看两人情绪都濒临爆发边缘,我在一旁提议:“婷婷,你和爸爸一起上去,穿上干净袜子,然后再穿上你自己喜欢的鞋。爸爸自己一个人上去可能又拿错了,你自己去拿就不会错。”

婷婷爸点头答应,觉得这个主意好,可婷婷仍然有点迟疑,我看出她有所顾虑,又继续说,“你鞋子湿了,爸爸一个人上去的话,你也不能玩,只能在这等着。你上去换了鞋下来,我们大家都还在这等你,到时再一起玩。”这时婷婷同意了,和爸爸上楼换了自己喜欢的鞋袜,下来又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玩耍。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5)

一开始婷婷和爸爸的情绪都十分平稳,两人还能心平气和地试着说服对方。可当发现尝试失败后,各自都有些气恼,再加上对方言语间夹有指责的意味、不配合的行为,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开始反抗。此时,孩子情绪的小火苗已经烧起来了,如果爸爸再一味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让她听从自己的,最终,所谓的谆谆教导反倒变成火上浇油,只会让孩子这堆情绪的火越烧越旺。


而积极暂停,可以让父女俩从情绪中抽离出来,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到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法。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消除了好的顾虑,并从找到她的需求点,孩子很自然就愿意配合。


2、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善用游戏力

毛毛和豆豆两兄弟玩闹时,突然就打起架来。妈妈好说歹说,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后来实在气极了,在两人身上各拍了一掌,让他们别玩了,回家去。

回家路上,两兄弟虽然没有肢体冲突了,却仍然互相对骂着。越骂越起劲,声音越来越大,难听的词儿像豆子一样接连往外蹦。妈妈大声制止,可没人理会,眼见又要发脾气了。

就在他们一人停下的间隙,我装作特好奇地大声问弟弟,“豆豆,你和哥哥吃了跳跳糖吗?”

豆豆一脸嫌惑,哥哥也暂停了,我赶紧说,“你们两人说话好快呀,说话时就像将跳跳糖含在嘴里一样,使劲地蹦跶。”说完,我还模拟他们说话的样子,飞快地将舌头在嘴巴里转来转去,用夸张的象声词来代替词语。

他俩听得哈哈大笑,两人立马承认自己就是吃了跳跳糖,然后互相给对方看自己嘴含跳跳糖说话的模样,早就忘了之前吵架那档事儿了。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6)

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指出:

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工作。孩子非常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很少想到要体一天假 。游戏也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游戏力并不仅仅是快乐的玩耍。孩子都会有激烈的情绪、问题行为以及未被满足的需求,这时他们需要成人来倾听和理解。他们需要的是成人温柔的引导,而不是指手画脚的评价,更不是指责批评。他们需要成人允许他们释放情绪,而不是告诉他们“不许哭”、“有什么好天气的”或者“有话好好说”。

每个孩子都爱玩,真实的世界在孩子眼里,就是一个天然游乐场。而玩这种能力,对孩子来说是与生俱来,无需学习和锻练。碰到那些与他们自己喜欢的、或与自己相关的游戏,能迅速地融入其中,并且尽职尽责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善用游戏力,善用“玩游戏”,很多与孩子有关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你要做的,只是划定好界线,跟着孩子的节奏,按着他的习性,和孩子一起淘起来!


3、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时间安抚孩子。

有天晚上我带着女儿,准备去玩滑梯。刚一走近,一个坐在滑梯顶上的小男孩对我说,“阿姨,你可以帮我把这根杆子拉开吗?我的腿卡在里面了。”

我走上去一看,孩子的腿卡在两根铁杆间。我使劲地拽其中一根杆子,可纹丝不动。于是我让旁边一个小姑娘去叫位男士来帮忙,然后问小男孩家长的电话。

后来来了一位叔叔,可是仍然拽不动杆子。再加上男孩妈妈的电话打不通,小男孩十分着急,开始放声大哭 。旁边有位妈妈帮忙给物业打电话求助,我一边安抚小男孩,一边问家里其他人的信息,将消息发在业主群了。

可开始还让我们通知妈妈的男孩,现在情绪已经崩溃,哭叫着,“快叫物业来帮我把这根杆子锯开……不要告诉我妈妈……她知道了会打我的……”

男孩的妈妈接到消息后很快就赶来了,看到男孩样子她非常担心,但马上冷静下来,并没有指责或打骂他,而是很温柔地对男孩说,“别怕,妈妈在这,妈妈会救你出来的。”随后保安也赶过来了,在大家的齐力协助下,男孩终于平安救出。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7)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妈妈来到现场,把她所有的着急和关心全转化为批评,“谁让你爬到那顶上的?你怎么这么调皮?现在好了,腿卡住了吧……”孩子的表现会怎样?

原本就害怕的他,肯定会更加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之前的担心和恐惧就能更加变本加厉,因为他没法用理智去预测事情的发展,因为最信任的人给予的反馈全是负面的。以后再碰到困难或危险时,就真的会再也不敢告诉家里人了,而选择独自对待。

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的情绪和行为,看到他们的害怕和无助,尝试表达出孩子的感受,同时也积极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能帮孩子更好地面对现在的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8)

看到这里,有的人或许会疑惑:那孩子做错事,说粗话这些,难道就这样翻篇不管?

并不是!这样做只是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当孩子处在情绪当中,当务之急是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再解决问题。等孩子平静下来后,思考脑能够权衡利弊、看到经验教训、启动理智模式时,才能进行总结经验教训。

1、痛苦本身,已经是最直接的教育

《妈妈是什么》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

家人的意思就是,当对方无论因为什么,哪怕就是因为精神脆弱,抵抗不了诱惑,而不得不遭受挫折、痛苦、恶果时,也不应该趁机教育、不应该趁机讽刺、不应该痛打落水狗。因为那个痛苦本身,已经是最直接的教育,此处可以留白。

爱和关心,既需要宽容,也需要纪律,共情先于教育。

对于前面那个小男孩,当他的腿卡在那里出不来时,那种恐惧和无助,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教育了。此时,无需他的妈妈再千言万语地叮嘱:“滑滑梯上面不能爬上去,很危险的”,因为他自己直接身体力行地感受到了。我相信,以后再去玩时,他会选择更为安全的方式。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9)


2、无条件接纳情绪、有底线指导行为

当孩子处于情绪之中时,我们需要无条件接纳。这里的“无条件接纳”,是指接纳他的情绪,当处在情绪当中时,先处理情绪。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和他们好好聊。当彼此心平气和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问题所在,更理智地去分析对错,以及自己需要怎样去做。


无条件不等同于无底线。我们对孩子的无条件接纳,不是一味的溺爱和妥协,不代表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我们应该明确给孩子明确边界,秉持温柔而坚定的原则,针对错误的行为,可以批评孩子,甚至给以必要的惩罚,但要明确的是只针对问题,而不可否定孩子。

有底线地指导行为,是指看到孩子犯错不是放任不管,或者不论孩子提什么需求都一定满足,而是以尊重为前提,尊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在试错中改进。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10)

总结:

因为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仍然有很多人羞于将关心和爱用言语表达,更多地忙于纠正孩子的行为,给予正确的指导。可这样,对认知和思维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来说,却容易解读成另外一种模式:爸妈更关心我的行为,而忽略我这个人本身。

如果我们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看到他们的真实需求,我们就能和孩子建立更为坚固、亲密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好地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当你看到孩子的问题时,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孩子犯错家长改正不了怎么办(孩子犯错情绪崩溃)(11)

关于孩子的情绪,了解更多请点击以下链接:

孩子胆小、害羞、爱发脾气?面对情绪,父母这样做,孩子更自信

作者介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阅读推行者,育有一枚小书虫。带娃之余,努力用文字分享自己所学所用。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