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

这些菜,亲们你们吃了吗?下面小编来告诉你们哪些好处及坏处吧?

红薯叶,另一个名地瓜叶,被亚洲蔬菜称为蔬菜皇后。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1)

成分:

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32毫克。其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胡萝卜的含量。

红薯叶的功效:

排毒;含丰富叶绿素;能够“净化血液”,帮助排毒;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物,预防高血压;改善便秘;抗癌;促进乳汁分泌;强化视力等等;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2)

四季豆的功效:增进食欲;缓解缺铁性贫血;养胃下气;利水消肿;强壮骨骼等;

致命毒素:皂素,如果在未煮熟的情况下,会刺激人体的肠胃,使人食物中毒,出现胃肠炎症状,所以 ,吃的时候一定煮透、煮熟;

健康提示:腹胀者忌食。

木耳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3)

木耳的功效:补气血;减肥防癌治便秘;清肠胃等;

致命毒素:叶啉类光感物质新鲜木耳含叶啉类光感物质,生吃新鲜木耳后,可引起日光性皮炎,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水肿和疼痛。不要吃新鲜木耳,要吃一定要煮熟、煮透了吃。

健康提示:有出血性疾病、腹泻者、孕妇慎食。

木薯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4)

木薯的功效与作用:消肿解毒。

在食用木薯块根时一定要注意。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质为亚麻仁苦苷,如果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汤,都有可能引起中毒。一个人如果食用150~300克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热煮熟,即可食用。

健康提示:小儿应禁食木薯

菠菜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5)

菠菜的功效:通肠导便、防治痔疮;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保障营养、增进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

菠菜、芥菜等蔬菜极易富集硝酸盐。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很低,但在人体内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酸盐。菠菜、芥菜等蔬菜极易富集硝酸盐。不能生食,必须烧透煮熟后才宜食用。所以,汤漂一下就吃的“涮羊肉式”的食法是不可取的。

健康提示:肾炎、肾结石患者、胃肠虚寒、腹泻者忌食

蚕豆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6)

蚕豆的功效:延缓动脉硬化;延缓动脉硬化;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延缓动脉硬化等

蚕豆种子中含有巢菜碱苷,人食用这种物质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黄病)。春夏两季吃青蚕豆时,如果烹制不当,常会使人发生中毒现象。而且一般在吃生蚕豆后4~24小时后发病。为了防止出现蚕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鲜的嫩蚕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健康提示:中焦虚寒者不宜食用,发生过蚕豆过敏者一定不要再吃;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有蚕豆病的儿童绝不可进食蚕豆。

黄花菜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7)

黄花菜的功效: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

鲜黄花菜中存在着一种秋水仙碱的成分,秋水仙碱是无毒的,但是经过胃肠道的吸收之后就会氧化形成毒性很强的二秋水仙碱,这个物质能够刺激肠胃,从而出现嗓子发干、烧心、干渴、腹痛、腹泻等症状。

健康提示: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荠菜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8)

荠菜的功效:降血压;预防癌症等;

青菜中的荠菜、灰菜等野菜都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可将人体内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会发生中毒;煮熟的菜不宜久闷存放,腌菜应在腌制一个月以后洗涤后才可食用。

豆浆没煮熟也不能喝

这些菜是你爱吃的(这些菜你吃了吗)(9)

豆浆中的蛋白质和硒、钼等都有很强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别对胃癌、肠癌、乳腺癌有特效。据调查不喝豆浆的人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浆的人提高50%,由于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浆未煮熟时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将豆浆加热至80℃左右时,皂素受热膨胀,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现象,其实此时存在于豆浆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并没有完全破坏,如果饮用这种豆浆即会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出现胃肠炎症状。在煮豆浆时,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至100℃。煮熟的豆浆没有泡沫,而且消失的泡沫也表明皂素等有毒成分受到破坏,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这样即可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

康提示:肠胃不好;有痛风症状;缺锌的人;手术或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等

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食物都是有益的,你们发现了多少呢?都来给小编提下建议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