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1)

顶尖高手,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

巴菲特信仰价值投资,借助数十年复利的力量,成为投资领域世人敬仰的一代宗师;芒格作为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与幕后智囊,两人双剑合璧,创造举世瞩目的投资业绩;贝索斯带领亚马逊,以长期价值为中心,坚持用户至上,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任正非带领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艰苦奋斗,打造中国科技领域最闪亮的名片;马斯克专注前沿科技探索,从太空技术,到电动汽车,再到光伏发电,成就“钢铁侠”传奇;孙正义带领软银,坚持战略布局未来,投资领域遍布全球,成就IT与科技产业帝国。

长期主义是专注长期价值的认知方法与行为模式。

长期主义的态度是专注,始终面向未来,才能穿越周期,用长期的确定性,对抗短期的不确定性;长期主义的方法是深耕,不刻意追求短期的极致效果,注重大量单次动作累加后的精彩;长期主义的收获是水到渠成,是做时间的朋友,借助复利的力量,实现价值的飞跃。

我们从第一天起,就奉行长期主义,九宇资本专注新经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六合咨询专注新经济产业与公司研究,三思智库专注GBAT大湾区科创系列、GNEC新经济系列峰会,扎根产业,研究驱动,投研一体。无论是创业、投资,还是研究,都是长期的马拉松,拼得是实力,更是耐力,只有聚焦长期价值创造,才能跳出短期利益的视角,时间最为公正,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定会收获丰厚的回报。

六合咨询2019年6月15日起,新增“长期主义”栏目,我们搜集整理巴菲特、贝索斯、任正非等长期价值实践者的致股东信、公开演讲/交流或媒体采访等一手信息,供大家交流学习。2019年9月28日起,“长期主义”栏目增加芒格、马斯克、孙正义;2020年3月13日起,增加洛克菲勒、霍华德·马克斯、比尔·盖茨、张一鸣、王兴、黄峥等更多长期价值实践者的相关内容,未来将持续拓展内容来源,提升内容丰富度。

让我们一起重读经典,复盘伟大企业的成长路径,汲取顶尖企业家的思想养分,做时间的朋友,做一名长期主义者。

贝索斯与亚马逊概述:

1964年,贝索斯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奎克市;1986年,贝索斯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进入纽约高新技术开发公司FITEL,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1988年,贝索斯进入华尔街,任BankersTrust Co(信孚银行)副总裁;1990~1994年,贝索斯参与组建基金管理公司D.E.Shaw&Co,1992年起任副总裁。

1994年,贝索斯关注到美国互联网用户正快速增长,且当时微软已逐渐发展起来,决定辞职创业,做互联网浪潮中的弄潮儿;1995年,贝索斯创立Cadabra网络书店,是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之后将公司名改为亚马逊,以世界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来命名。

2000年,贝索斯创立商业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2013年,贝索斯以个人名义,以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2018年,贝索斯获评《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9年,贝索斯以1,310亿美元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位,是2018年登顶后蝉联榜首。

亚马逊1995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是全球最大综合网络零售商之一;199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AMZN;业务起始于线上书店,之后商品逐渐走向多元化,并从美国,拓展到各主要国家与地区。

亚马逊2002年推出AWS(云计算服务),2005年推出Prime服务(会员增值计划)、2007年发布Kindle电子阅读器,同年开始向第三方卖家提供FBA服务(物流配送),2010年推出KDP服务(Kindle数字出版),从电商平台,逐步转向综合性服务提供商。

贝索斯是长期主义者,早在1997年第1封致股东的信中,系统阐述了亚马逊的价值观,即所有业务都将围绕长期价值展开,而实现该目标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之后每年贝索斯都会将该信,附在其致股东的信之后,以重申亚马逊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因此亚马逊被视作,基于长期主义成功的典范,截至2020年3月19日,亚马逊市值9,363亿美元,全球第3大市值上市公司。

正文:

本文来自《大西洋月刊》,由腾股创投翻译整理

全文13,261字

预计阅读26分钟

贝索斯一直有着天马行空的野心与足以令人瞠目的举动,比如,他年少时赚钱的动力是遨游太空,现在他计划在太阳系中建立能繁衍1万亿人的太空殖民地;比如,他花4,200万美元在美国某山中,建造一座巨型万年钟,只因为他坚持认为,如果人类从长远考虑,我们就能完成原本无法完成的事情。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也没有人知道他下一步究竟要做些什么……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2)

贝索斯究竟意欲何为?

在美国商业巨头的“神殿”长廊中,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的火炉锻造出大量钢铁,这些钢铁构成铁路与城市的骨架;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精炼美国90%的石油,为这个曾经电气时代的国家提供照明;比尔·盖茨(Bill Gates)创造了一种编程,人们把这种编程视为开启电脑的先决条件。那么,杰夫·贝索斯(Jeffrey Bezos)处在什么位置?他又算是何种存在?

贝索斯现年55岁,目前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但他的财富比巅峰时期的盖茨所拥有的财富要少,可能更重要的是,他从未像上述那些商业前辈那样,彻底地主宰过一个主要市场。洛克菲勒把持着油井、泵站、轨道车,而盖茨则掌管着操作系统。但是,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所建立的商业帝国范围更广。事实上,亚马逊在美国资本主义的漫长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存在。

如今,贝索斯控制着美国近40%的电商。在亚马逊上进行的产品搜索,比在谷歌上进行的还要多,这让贝索斯建立与整个IBM一样价值的广告业务。据估计,亚马逊网络服务,几乎控制云计算行业近一半份额,从通用电气到联合利华,甚至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都依赖于它的服务器。

42%的纸质书销售、1/3的流媒体视频市场,由亚马逊控制;其视频平台Twitch,在游戏玩家中,很受欢迎,每天吸引1,500万用户;再加上《华盛顿邮报》,贝索斯至少可以与迪士尼(Disney)CEO罗伯特·艾格或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喜欢穿西装的CEO兰德尔·斯蒂芬森相媲美。可以说,贝索斯是美国文化领域最有权势的人。

五年前,我第一次开始关注亚马逊的力量。我对该公司施压图书行业感到焦虑,因为亚马逊会从对自己有依赖的出版商那里榨取更优惠条款。我曾与阿歇特出版集团(Hachette)合作出版过一本书,而当阿歇特集团拒绝接受亚马逊的要求时,它就受到了惩罚,且付出了代价。

亚马逊推迟阿歇特图书的出货,当消费者搜索阿歇特的一些图书时,亚马逊会将这些搜索重新定向到其他出版商的类似图书。

2014年,我为美国杂志《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写了篇封面报道,标题就是《亚马逊必须被制止》(Amazon Must Be Stopped)。因为我的文章,该公司随后终止了其政治喜剧《阿尔法屋》(Alpha House)在该杂志上的广告宣传活动。

从那时起,贝索斯的影响力就只增不减。对美国总统来说,他是个克星、一个棘手的对象。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他是个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与丰富商品的行家。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亚马逊宣布要进行以下努力:

1、将为潜在的购房者与房地产中介牵线搭桥,并将他们的新家与亚马逊的设备整合在一起;

2、将使其语音助手Alexa能够访问医疗数据,如处方状态或血糖读数;

3、将在美国俄亥俄州西南部城市辛辛那提郊外,建造一个约28万平方米的货运机场;

4、将为那些订购Prime服务的会员,制定次日送达标准;

5、除已拥有的Whole Foods超市(全食超市)外,还将开设一家新的连锁食品商店;

6、将直播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比赛;

7、将发射3,000多颗卫星,并将其送入轨道,为世界提供高速互联网。

到目前为止,贝索斯的企业规模如此之大、种类如此之多,以至于很难真正理解其商业帝国的本质,至于其雄心壮志的边界,就更不好说了。

贝索斯到底想要什么?换句话说,他的信仰是什么?考虑到他对世界的影响力,这些可都不是小问题。然而,他在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意图守口如瓶。许多老同事都不记得,他曾表达过什么政治观点。而回看对他的采访,我们听到的就是,他一遍又一遍重复讲述着,所谓的还尚未揭露的奇闻轶事。

为了更好地了解他,我花了5个月时间,与亚马逊现任与前任高管、该公司竞争对手的员工,及学术观察人士进行了交谈。贝索斯本人拒绝参与交谈,而现任员工只愿意私下与我沟通。即使是以前的员工,也大多不愿透露姓名,他们认为自己以后有可能,会在一家与贝索斯商业帝国有关联的公司工作。

在这些谈话过程中,我对贝索斯的看法开始转变。我对他的许多设想都消失了,但钦佩与持续的不安交织在一起,我对他的结局有了新的认识。

贝索斯喜欢“无情”(relentless)这个词,在他年度致股东信中,这个词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我过去一直以为,他的目的是支配(domination)本身。在一个颂扬“企业巨人”的时代,他似乎决心成为巨人中最大的那一位。但要说,贝索斯的最终目标是统治地球,那就误解他了。因为,他的雄心壮志不受地球引力的限制。

贝索斯高中女友说,他赚这么多钱是想去太空。

在贝索斯决定以Amazon为域名前,他曾开玩笑,要用MakeItSo给自己尚未推出的商店命名。贝索斯非常崇拜USS Enterprise-D星际飞船的舰长让-卢克·皮卡德(Jean-Luc Picard),而Make It So就是皮卡德舰长的口头禅。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3)

2019年春天,贝索斯出席蓝色起源公司活动。他通过每年出售约1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来资助这个公司。

贝索斯对《星际迷航》及其许多衍生产品的狂热毫不掩饰。

他拥有一家名为Zefram的控股公司,该公司就是以发明曲速引擎(warp drive,也译为曲率引擎,是种超光速推进系统,与跳跃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际传送器等设备一样,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论不同的常见技术)的泽弗拉姆·科克伦(Zefram Cochrane)命名的。贝索斯还说服《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的制作人,让他在星际舰队(Starfleet,《星际迷航》中的虚构组织)中客串配角。

贝索斯给他的狗取名Kamala,Kamala是在《星际迷航》某集里出现的一个女人的名字,她是皮卡德的完美伴侣,但这个伴侣又遥不可及。

随着时间的流逝,贝索斯与皮卡德舰长,至少在外表上有了相似之处,因为贝索斯成了光头发型,而且还拥有钢铁般的体格。贝索斯的一位朋友曾经说过,贝索斯之所以采用这种艰苦的健身方法,是为了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飞往太空。

记者找到贝索斯高中时的女朋友。该女友表示,他赚这么多钱的原因是想去太空。作为美国迈阿密棕榈高级中学1982届毕业生代表,贝索斯在其毕业演讲中,阐明了他对人类的愿景。贝索斯梦想着有一天,他的数百万地球同胞,将移居到太空中的殖民地。当地一家报纸曾报道说,贝索斯的目的是,让所有人离开地球,并看着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公园。

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放弃十几岁时的梦想,但贝索斯仍充满热情地致力于自己的梦想,即使他已富可敌国。批评人士指责贝索斯,在慈善上吝啬,至少相对于其财富总量而言,可以称之为吝啬,但贝索斯认为,基本的人道主义贡献,并不是真正的慈善。

贝索斯在2000年成立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该公司将致力于实现他高中毕业演讲里的预言。贝索斯每年出售约1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来为蓝色起源提供资金,用于建造火箭、漫游车、允许人类飞越地球大气层的基础设施。

贝索斯不仅拥有庞大的公司与《华盛顿邮报》,他还承诺,向致力解决无家可归问题与低收入美国人教育问题的非营利组织捐款20亿美元。但贝索斯称,蓝色起源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贝索斯认为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该公司要应对的是非常严重的威胁。贝索斯担心,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里,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将超过地球有限的供应能力。他说,危险并不一定是灭绝,而可能是停滞。贝索斯称,不得不停止增长,将是个非常糟糕的未来。

当其他人可能在担心气候变化,将很快使地球无法居住时,这位亿万富翁却对增长放缓的前景忧心忡忡。但贝索斯所描述的情况确实严峻,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能源与粮食,定额配给与饥饿将接踵而至。

多年来,贝索斯一直避着记者,以至于记者无法采访他有关亚马逊的问题。但贝索斯却以传教士般热情,分享自己对太空殖民的信念,我们必须去太空拯救地球。

贝索斯在十几岁时读过的一段文字,成为了这种信念的核心。1976年,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杰拉德·奥尼尔(Gerard K. O Neill)写了本名为《The High Frontier》的书,书中讲述了民粹主义下太空旅行的案例,深受科幻迷、美国宇航局工作人员与上了年纪的嬉皮士喜爱。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贝索斯参加了奥尼尔的研讨会,并负责“学生探索和发展空间”的校园分会。通过蓝色起源,贝索斯正在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实现奥尼尔的愿景。

奥尼尔教授设想,太空殖民地将设置在数公里长的圆柱形管道中,而这种管道则漂浮在地球与月球之间。这些管道依托地球母星,在管道里,也会有土壤、含氧充足的空气、自由飞翔的鸟类、被海浪拍打的海滩,这一切将维持人类生命。

当贝索斯描述这些殖民地,并展示艺术家描绘的效果图时,他的声音听起来几乎欣喜若狂。既然这个殖民地允许人类人口不受任何地球上的限制而增长,那么这个物种就会空前繁荣,太阳系里可能有1万亿人,这意味着我们会有1,000个莫扎特、1,000个爱因斯坦,这将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文明。

贝索斯用充满激情的演讲与令人信服的对细节的掌控来吸引公众。然而,他的演讲中仍有个漏洞,这个漏洞就是,谁将统治这个新世界?谁来制定这个世界的法律?谁来决定哪些地球人可以进入太空殖民地?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但他坚信,与他相像的企业家将塑造未来。凭借其财富与影响力,贝索斯正试图为人类的未来设定条文,这样,他的乌托邦就可以扎根。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4)

他打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来说,贝索斯已经创造了一个如上文所述的能容纳数百万人居住的管道形太空殖民地原型,这个原型就是亚马逊。贝索斯创造的亚马逊与其说是个公司,不如说是个包罗万象的体系。

就算我们只是把亚马逊看作是家商店,一家能出售几乎所有畅销商品,并能在48小时内送货上门的商店,那这个商店仍是美国商业史上最令人敬畏的创造。不过,要说明的是,亚马逊既是一家有形的公司,也是一个更强大的抽象概念。

贝索斯的企业,颠覆了关于资本主义基本性质的长期训词,尤其颠覆了伟大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所揭示的一个观点。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哈耶克写了篇题为《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的文章,这是对集中式计划经济的一份开创性控诉。

哈耶克认为,任何官僚机构,都无法与市场的奇迹相匹敌,因为市场能自发而有效地把社会的知识集合起来。当市场集体制定价格时,这个价格就能反映出分散在管理人员、工人、消费者之间的零散知识。任何试图取代这一有机机制的政府行为,如单方面定价,都是纯粹的狂妄自大。

然而,哈耶克从未想过,有任何一个单独实体能拥有对经济的上帝视角,但是,现在的亚马逊已经拥有这种视角。亚马逊网站上,有超过6亿件待售商品与300多万卖家。凭借以往的购买历史,亚马逊收集了世界上最全面的消费者愿望清单,这使其能够预测个人与集体的需求。凭借其物流业务,及其不断完善的卡车、飞机运输网络,亚马逊对世界各地的货物流动都有了一定了解。

亚马逊之所以让批评者如此恐惧,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规模,还因为它的发展轨迹。

亚马逊的知识储备,让它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成功模式,打造一系列惊人的业务。因此,面对亚马逊的增长,长期潜伏的对垄断的恐惧开始浮出水面,据报道,亚马逊发现自己正在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与美国司法部的审查。

但与政府审查的另一个对象Facebook不同,贝索斯的公司仍然深受公众信任。2018年,由乔治城大学与奈特基金会发起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亚马逊比美国其他任何机构都更能激发人们的信心。

尽管特朗普对贝索斯进行抨击,但人们对这家公司的普遍信任,促成两党达成共识。尽管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呼吁拆分亚马逊,但民主党仍认为亚马逊甚至比美国军方更值得信赖。有人说这个时代功能失调,有人对这个时代冷嘲热讽,但亚马逊的不同之处与其能力在于,他是个罕见的正常运转的机构。

所有这些对亚马逊公司的信心,使贝索斯成为公司文化中的独特人物,有时,亚马逊文化把他视为有血有肉的现实版皮卡德舰长。如果“民主在黑暗中消亡”(这是贝索斯时代《华盛顿邮报》的标语),那么贝索斯就是光明的救星,是扭转伍德沃德、伯恩斯坦(这两人是揭发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记者)的旧报纸最终衰落趋势的英雄。

曾在媒体上发帖称,《国家询问报》曾试图敲诈自己的贝索斯,还因反对小报的低俗报道与网络欺凌而受到赞扬。

随着亚马逊的成熟,它已经超越私有企业范畴,亚马逊日益摆出一种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社会机构姿态。此前,亚马逊公司因其对待工人的方式而受到讽刺。

举个例子,亚马逊的一些仓库员工表示,为了达到工作效率目标,他们被迫放弃上厕所的时间。在受到讽刺后,亚马逊单方面将美国的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然后就去羞辱那些没有效仿此举的竞争对手。同时,亚马逊表示,员工可以随时使用洗手间。此外,该公司拨出7亿美元,对约1/3的美国员工进行再培训,以让他们适应有新需求的岗位。

这些姿态,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使该公司的声誉免受强取豪夺的指控。但这些举措也将亚马逊与一种更古老的企业概念联系在一起。以目前的形式来看,亚马逊是在吸取二战后那些年兴起的大企业的做法。

1953年,当通用汽车总裁查尔斯·威尔逊(Charles E. Wilson)被提名为国防部长时,他在参议院的确认小组讨论会上,说了句著名的话:“我认为对我们国家有利的事情,对通用汽车也有利,反之亦然。”一般来说,大家相信,这是则诚挚的宣言。为了避免阶级斗争,当时的大佬们承认工会,并且他们还为雇员提供医疗保险与养老金。

像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 Galbraith)这样的自由派人士,也称赞公司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加尔布雷斯赞扬了企业的社会效用,因为他相信,企业可以被驯化与利用,以服务于自身利益以外的利益。他认为,当企业自私自利的冲动,被工会与政府的抵消力量所遏制时,企业的行为就会变得有益。

然而,工会与政府的抵消力量已经消退。工会组织的努力,在亚马逊经常遭到压制,但无论如何,其已不再是从前那般强大;而监管部门则严重生疏了自己的本行。

因此,尽管亚马逊值得信赖,但没有任何与之抗衡的力量,有意愿或有能力去约束。虽然权力可以积聚在一个比贝索斯更邪恶的人物身上,但这并不能缓解这种集中度所带来的焦虑。

亚马逊可能是家拥有60多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但它也是一个才华横溢、意志坚定的个人的延伸。这个人拥有让世界屈从于其价值观的本领,这是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本领。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5)

各种独特模式推动亚马逊的扩张

杰姬·贝索斯(Jackie Bezos)与贝索斯的父亲结婚后,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他们唯一的后代身上。在贝索斯17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父母离了婚。

这位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中部大城阿尔伯克基的年轻妈妈,开始承担起儿子的一切。杰姬每天要开近65公里的车程,把小贝索斯送到休斯顿的一所高水平小学去上学。当贝索斯快上中学时,他的名字被列在候补名单上,这将对他的学业造成影响。

但正是这时,贝索斯的母亲杰姬想方设法说服管事的人,最终他们破例录取贝索斯。贝索斯的童年是漂泊的,在此期间,杰姬还鼓励儿子学习电子及机器相关知识,她经常把他送到美国消费电子专业零售商RadioShack那里去。

“我在学术上一直很聪明。”去年,贝索斯在华盛顿特区对听众演讲时说道。这是他成为精英后,世界都认可的观点。在普林斯顿,他曾考虑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在华尔街,他加入D. E. Shaw的行列,而D. E. Shaw可以说是90年代最精明、最具冒险精神的对冲基金。该公司会主动向顶尖大学的院长名单(Dean's List)上的学生发送信件,并告诉他们,“我们以不容置疑的精英方式进行招聘。”

创立该对冲基金公司的计算机科学家大卫·肖(David E. Shaw)曾在上世纪80年代,涉足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因此,大卫对即将到来的革命及其商业意义,有了不同寻常的清晰认识。大卫指定贝索斯在新私有化的媒介中寻找投资机会,而这一探索也让贝索斯有了自己的伟大想法。

1994年,贝索斯创建亚马逊,他开始着手建立一个机构,将建立自己的智力团队。

早些时候,贝索斯询问求职者的SAT(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考试,其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与ACT一样,都被称为美国高考)分数。该公司的第五名员工尼古拉斯·洛夫乔伊(Nicholas Lovejoy),后来告诉美国媒体,面试会采取苏格拉底式的测试形式。

贝索斯会问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井盖是圆的?根据洛夫乔伊的说法,“他的座右铭之一是,每次我们雇用一个人,被雇佣的人都应该提高下一次雇用的标准,这样才能使整个人才库不断改善。”换句话说,当贝索斯寻找人才时,他自觉地采用了达尔文模式。

书店能成为数字经济的主导优势?根据自然选择的逻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亚马逊成立早期开始,贝索斯就掌握了一种巧妙的技巧,他能巧妙地回避,有关他打算把公司带往何处的问题。但在他做对冲基金的日子里,他曾考虑过与大卫·肖一起开家“万货商店”(everything store)。贝索斯总是给人一种有着宏伟计划的印象,贝索斯认为小说书店与自助购物,可作为通往制高点的起点。

通常情况下,人们经常将亚马逊与硅谷相提并论。然而,就其精神中心来看,亚马逊是家零售商,而不是家科技公司。亚马逊需要挤进一个拥挤、无情的行业,在这个行业,它面对的是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 Noble、世界性连锁企业沃尔玛及在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百货集团塔吉特。

在面向大众市场的零售业,利润率最低的公司通常会胜出,但在12月表现疲软的话,可能就会毁掉全年。尽管贝索斯对自己关于未来的远见卓识感到自豪,但他也不得不担心未来的崩溃。在吝啬的亚马逊,年终没有高额奖金,也不会奖励商务舱机票,至于员工厨房内,也没有蛋白棒。

贝索斯并不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尤其是在公司早期。为了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其组织,贝索斯经常猛烈抨击那些没有达到其高标准的人。

在记者布拉德·斯通写的《万货商店》一书中,就列有贝索斯的一些尖锐的话:“你是懒惰还是无能?”、“很显然,这个文件是二流团队写的,谁能把一流团队写的文件给我?”、“你为什么要毁了我的生活?”而亚马逊方面则对此表示,该篇报道并不能反映贝索斯的领导风格。

不过,贝索斯敏锐的智慧,及对细节的关注,比如,他总是会关注到一个脚注或一篇附录,这在引起员工紧张之余,也引起了钦佩。“如果你要参加贝索斯的会议,那你就跟在准备世界末日似的。”一名前高管说道。“比如说,我已经准备了三个星期,我向每个我认识的人提问,让他们想想,针对这个文件或方案,还有没有可以问的问题。但最后,贝索斯会问一个我从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公司成立的第七年,已经带来近30亿美元的收入,公司的增长促使贝索斯调整自己的方法。

他创造了个新职位,即技术顾问,以向高层管理者灌输他的观点;这些技术顾问将跟随贝索斯至少一年,而高管们则把这些技术顾问戏称为“杰夫-机器人”(Jeff-bots)。贝索斯的管理风格是高度个人化的,其风格几乎已被编入系统与程序。这些让他扩大自己的存在范围,即使他没有坐在会议上,他的影响力也会在那里。

2002年,亚马逊将贝索斯的感性提炼为一套领导原则与一套格言集,包括“创造和简化(Invent and Simplify)”、“贵在行动(Bias for Action)”、“有胆量(Have Backbone)”、“说出质疑且作出决定后就要承诺成功(Disagree and Commit)”。在外人看来,这些或许有些做作,不能成为狂热信仰的基础。

但是,亚马逊人(员工们这样自称)却对之信誓旦旦。这些原则现在有14条,是求职面试中会被问到的问题。这些原则还会被完整传授给员工,而且在对员工绩效考核中,还要涉及这些原则。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6)

1998年贝索斯在西雅图。贝索斯始终相信,小说类书籍可能会成为通往制高点的开路先锋。

在所有的原则中,也许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就是“顾客至上(Customer Obsession)”。这条原则就是,做决定时只考虑取悦顾客,而不是盯着竞争对手。

大约10年前,贝索斯了解到,亚马逊正在向客户发送电子邮件,建议他们购买情趣润滑剂。而贝索斯对这种推销很不满,因为如果是青少年或者儿童看到这种邮件,可能会向家长提出些尴尬的问题。贝索斯下令解决这一问题,并威胁说,如果解决不好,亚马逊的电子邮件促销活动将全部关闭。

克莉丝蒂·库尔特(Kristi Coulter)当时是该公司在全球范围的编辑与网站营销负责人,她带领团队,花了数周时间,汇编出一份禁止推销产品清单,而贝索斯的高级副手们随后审阅了这份清单。

库尔特告诉我,不只是痔疮膏或者润滑剂,比如染发剂,任何一种(含有)视黄醇的商品都被列入清单。对于他们认为会令人尴尬的事情,他们非常保守。即使是用于牙齿美白的东西,他们也会说,不,这可能会令人尴尬。

亚马逊组织结构图上的最高位置就是S-Team资深团队。团队内的17位高管会定期与贝索斯会面,讨论公司最重要的决策。贝索斯用亲人般的感情对待这一团队,其成员最接近于能够读懂贝索斯的思想。

该团队吸收贝索斯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公司的各个角落,包括那些单靠他个人不可能触及的角落。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是名经理,他帮助建立亚马逊Marketplace(第三方卖家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该网站销售新商品或二手商品。汤姆森表示,在大多数公司,高管们喜欢展示自己懂得很多。在亚马逊,重点是提出合适的问题,领导力在于找到数据上的漏洞。

一旦一位高管进入S-Team,他就会留在里面。毫无疑问,这个部门的稳定性给贝索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慰,但在多元化视角下,这个团队也可能会僵化。

在S-Team中,没有一位非洲裔美国人,而且唯一的女性负责的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层的构成,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调查了经营亚马逊核心业务(括零售、云计算、硬件)的48名高管,发现只有4名女性。

一位有色人种的前团队负责人告诉我,当高管们听到多样性(diversity)这个词时,他们会将之理解为降低标准。“这是典型的自由至上主义思想”,库尔特告诉我。他们认为亚马逊是个以数据为基础的精英管理系统,但是谁来决定评判标准呢?如果副总裁要把会议安排在上午7点,又有多少母亲能按时来呢?

亚马逊对上述美媒用来统计女性高管的方法提出质疑。“有数十名女性高管在亚马逊的成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亚马逊的一位发言人在邮件中告诉我。他指出,公司慷慨的产假政策、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及全球40%以上的员工是女性的事实,都证明了公司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精英的无知在于,他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是靠智力与努力工作得来的。这种信念削弱了他真正倾听批评的能力。两年前,在一次全公司范围的会议上,当被问及S-Team的组成时,贝索斯似乎不认为这是一项需要紧急处理的事项。据美媒报道,贝索斯表示,他认为,任何转型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渐进的方式发生。此外,今年加入该团队的最新成员是一名白人男性。

贝索斯把他的组织打造成反官僚主义机构,为了对抗团队成员过多而导致效率低下,他创立了“两个比萨团队”(two-pizza teams)。根据这一理论,亚马逊的团队规模应该保持在两个比萨能让队员吃饱的小规模。

在公司仓库中,亚马逊会用视频游戏来激发员工。这些游戏会用像MissionRacer这样的名字,以促使员工们更快地工作,双比萨团队就是这种游戏的更微妙的白领版。小团队会被灌输一种意识,即要为项目完全负责。因此,被置于如此小的团队中的员工,会更加恐惧失败,因为如果项目出问题,没有更大的团队来分担责任。

亚马逊有一系列的程序来指导其不同的团队。贝索斯要求,团队的计划要写在六页的备忘录里,要用完整语句来表述,他把这种形式描述为“叙述体”(narrative)。

在贝索斯看来,写作需要更线性的推理。约翰·罗斯曼(John Rossman)写了本名为《像亚马逊一样思考》(Think Like Amazon)的书,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六页备忘录,“如果你不能把你所想写出来,那么你就没有准备好为这种想法进行辩护。”六页纸在会议开始时就用完了,这种方法确保了听众不会在会议中作假。只有在安静地消化了这份备忘录后,团队才能就这份文件提出问题。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7)

贝索斯到底想要什么?换句话说,他的信仰是什么?

亚马逊的大多数团队都是封闭式的,每个团队都有必要的专门知识。以亚马逊拥有众多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为例,在过去几年里,该公司雇佣150多名经济学家,亚马逊雇佣的经济学家数量,比美国雇佣经济学家最多的大学雇佣的数量还要多。

微软与优步等科技公司,也聘请经济学家,但不如亚马逊雇佣的多。其他公司倾向于把经济学家集中安置在专门团队中,让他们经常处理预测或政策问题,但亚马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亚马逊将经济学家安排在不同团队中,在这些团队中,经济学家可以进行控制实验,从而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操控。

贝索斯还阐述了“漫游”(wandering)的好处,漫游对效率来说,是个必要的平衡,贝索斯2019年在写给股东的信中写道。当我与亚马逊西雅图总部的员工交谈时,他们表示,他们最欣赏的是,这家公司给他们带来的理智上的自主性。一旦他们在一份批准的六页备忘录上,清楚地阐述了一项任务,他们通常就有广泛的行动自由来完成,而不必经过层层审批。

这种“漫游式心态”,帮助亚马逊不断扩张,进入相邻的业务领域,或那些起初看起来不相关的业务领域。亚马逊收集到消费者与供应商数据越来越多,因此,对人的需求、人的行为的认识就更深刻,借此,公司就不断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说到寻求新的增长机会,我们再回到2005年,也就是亚马逊首次创建Prime会员时。贝索斯坚持要把会员订阅价定得足够高,他相信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相信这是实打实的服务。

后来,订阅用户数达到1亿,也就证明,该举可谓经济学上的神来之笔。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Prime会员,每年在亚马逊上的购物支出为1,400美元,而非会员的支出为600美元。

调查发现,93%的优质客户,在使用一年后仍继续订阅,而使用两年后会有98%的留存率。通过Prime(目前Prime会员年费119美元),贝索斯为自己带来了一大笔现金,当订阅每年自动续费时,公司的口袋里立刻就有了数十亿美元。

除了作为上市公司,亚马逊究竟还代表着什么?这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该公司以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命名,该河流的支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如今,亚马逊既是电影制片厂,又是人工智能开发商,既是设备制造商,又是网络服务提供商,我们很难用“零售商”这个词来描述这家公司。但将其描述为一个企业集团也不太合适,因为它的许多业务都是紧密整合的,或者说最终会变得紧密成整体。

当我向亚马逊人,提出上面的那个问题时,我有种感觉,他们认为亚马逊是种典范,这种典范涵盖了一种独特的决策方式、一套价值观,还包括延伸到约60万名员工身上的贝索斯的世界观,这种描述意味着该公司的扩张没有边界。

2012年底,唐纳德·格雷厄姆(Donald Graham)准备出售《华盛顿邮报》。他想找个懂得管理工作更深层意义的人,来接管这份报纸。而《华盛顿邮报》的股东巴菲特在与格雷厄姆共进早餐时提到,他认为贝索斯是美国最好的CEO。但格雷厄姆通过谷歌搜索,却发现贝索斯都没表达过什么政见。格雷厄姆认为,这是理想的报纸老板的特质。

格雷厄姆派了一名使者去推销,贝索斯没有排除竞购《华盛顿邮报》的可能性,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热情。而在数月的沉默后,贝索斯发出了一封三句话的邮件,表达了对《华盛顿邮报》的兴趣。于是,那个谴责媒体的人,突然变成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一家媒体的掌管者。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8)

贝索斯2016年访问《华盛顿邮报》新闻编辑室

在贝索斯的一生中,收购《华盛顿邮报》算不上什么重大的财务事件。除了他持有的亚马逊数十亿美元的股票,他还在谷歌、优步的初创阶段,悄悄地进行了投资。

这两家年轻的公司明白,贝索斯的认可,将使他们与任何其他潜在投资者的合作,变得更加光明。今年早些时候,仅优步IPO,就为他带来了约4亿美元的收入,远远超过他在2013年买《华盛顿邮报》所花的钱。

但这次收购是贝索斯的声誉,在历史上转折点,重新确立了他在世界上的地位。拯救一个像《华盛顿邮报》这样有公民意识的机构,就相当于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留下不同遗产的机会。贝索斯让《华盛顿邮报》在结构上与亚马逊保持独立,但他经营该报的方式与经营自己的公司一样,带有扩张主义精神。在他接管后的6年里,该报的新闻编辑室从500个发展到850多个。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9)

这个人从未获得过选票,却承担一度只属于国家的职责

亚马逊早在竞争对手之前就涉足云计算业务。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本质上是个遍布全球的服务器集群,它以低成本租用这些服务器,然后再推出高度安全的数据容器服务。苹果、Slack及许多初创企业都选择使用AWS。

如果说零售是项利润率极低的业务,AWS的收入则更接近于纯利润。亚马逊可以说是独霸这一领域,“七年来,我们没有遇到过什么竞争,这太不可思议了。”贝索斯2018年曾吹嘘道。

AWS的主导地位如此之强,甚至连包括Netflix在内的亚马逊竞争对手,也在使用AWS存储数据。但沃尔玛坚决拒绝,该公司不想将其商业秘密,放在竞争对手的服务器上。不过,就连情报界都与亚马逊合作,美国中央情报局(CIA)2013年同意支付6亿美元,将其数据存储在亚马逊云上。

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对与国家安全产生联系而产生的问题,感到担忧。但贝索斯从未表达过这类意见。他的祖父为五角大楼开发导弹防御系统,并监督核实验室。美国最神秘的机构都将秘密交给亚马逊,这就使亚马逊在推销自己时,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亚马逊的目标,不仅仅是赢得云计算合同,他们还向执法机构出售面部识别软件。据报道,亚马逊还向美国移民海关局推销这款软件。亚马逊还希望政府机构在他们那儿购买主食、椅子、咖啡豆、电子设备等。

要知道,美国政府每年在消费品上的开支,超过500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2017年,众议院悄然通过了所谓的亚马逊修正案(Amazon amendment),该修正案被一项规模更大的拨款法案所掩盖。这些条款声称,要使政府采购现代化,但似乎也为亚马逊在这一行业的主导地位提供帮助。

亚马逊2017年与一家名为“美国社区”(U.S. Communities)的鲜为人知的组织签署协议,可能会产生约55亿美元的潜在收益。“美国社区”代表超过5.5万个县与市政实体(学区、图书馆系统、警察局等),与亚马逊谈判,以购买粉笔、电子产品、书籍等。地方自力更生研究所(Institute for Local Self-Reliance)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记录下,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里的实物物品是如何由亚马逊供应的。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10)

贝索斯与前妻麦肯齐出席2017年《名利场》奥斯卡派对

小时候,贝索斯会在他祖父的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图拉的农场里度过夏天,他会帮忙阉割公牛,还会帮着安装管道,还会与祖母一起看肥皂剧。但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他的主要娱乐是科幻小说。

科幻爱好者们向当地图书馆捐赠大量藏书,贝索斯就在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与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书籍的书架上翻来翻去。在描述自己对科幻作家伊恩·班克斯(Iain M. Banks)的小说的喜爱时,贝索斯曾说,“其中有一种乌托邦的元素,我觉得很有吸引力。”这句话闪现了贝索斯的一丝自我意识。

尽管他代表着技术领导论,尽管他学习过工程技术,也受过对冲基金分析的训练,但在他的理性之外,仍存在着浪漫的冲动,而且这种冲动有时甚至超越理性。

虽然贝索斯有时被奉为超级英雄,但他终究是个凡人。当他为自己的企业或社会创造条件时,他并不比任何人都更冷静。生活在贝索斯创造的世界里,就是生活在他的偏见与偏好的世界里。

只要卖家选择在亚马逊平台售卖商品,那他们就得接受这儿的纪律与惩罚制度,不遵守规定就要罚款。如果一家通过亚马逊平台销售产品的公司,感到不公平,它几乎没有求偿权,因为合同上已经放弃了起诉的权利。

亚马逊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进军的领域?这个问题对企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消费者的影响。耐克等公司多年来,一直抵制亚马逊,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自己的电商网站。不过,即使耐克没有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但耐克在亚马逊上的销量,也超过了其他任何品牌。任何人都可以在亚马逊上兜售耐克鞋,而无需解释他们是如何获得库存的。

本·汤普森(Ben Thompson)是Stratechery网站的创始人,该网站专门对硅谷的公司进行调研,他们精辟地描述了亚马逊的总体规划。汤普森认为,该公司希望,为几乎所有人、所有东西,提供物流服务,因为如果所有东西都通过亚马逊运输,该公司就可以对这些大量的交易“征税”。据报道,当亚马逊向Showtime、Starz等高级有线电视频道出售订阅服务时,会收取15%~50%的费用。当一件商品在亚马逊的仓库里等待购买时,卖家要支付租金。

只要供应商肯花钱,就有可能在亚马逊的搜索结果中,获得更优越的展示位置。亚马逊还在网站页面上开辟空间,这样就可以出租广告位。一个把自己塑造成英勇的皮卡德舰长的人,却建立了一个更像皮卡德的死敌博格人(Borg)的企业。博格人是《星际迷航》中虚构的最大反派,他们不能繁殖,同化是他们维持种族存续的唯一方式。博格人会告诉受害者,你将被同化,反抗乃徒劳。

结果到头来,亚马逊将其所有令人钦佩的与令人畏惧的特点都汇聚到了一起。几乎任何商品都可在其网站上找到,这使其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购物体验。

同时,几乎任何商品都可以在其网站上找到,也意味着市场支配力,集中到一家公司。亚马逊的智能音箱与带有摄像头的智能门铃,被指出收集用户隐私。凭借其独特的管理结构、清晰的价值表达、全面的数据收集,亚马逊能毫不费力地扩展到新的业务领域,这的确足以令人惊讶与担忧。

在贝索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的大农场上,有一座山。在山中挖出的地下洞室中,正在建造一座巨型“万年钟”,贝索斯已经提供4,200万美元来建造这座巨型钟。贝索斯认为,如果人类从长远考虑,我们就能完成原本无法完成的事情。

但是,这个国家也应该像贝索斯一样,做出长远的思考,因为一个人在没有得到投票的情况下,就承担原本属于国家的职责。

他的公司几乎已变成了国家基础设施;他用机器人塑造工作场所的未来;他将把他们的无人机飞满天空;他的网站决定了哪些行业会衰落,哪些会繁荣。他在太空旅行上的投资也可能会重塑天堂,但美国的体系没有能力去衡量或思考他的势力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更不用说去遏制这种势力,这就保证了他的长存。他注视着远方,因为他知道,远方也是属于他的。

相关研报:

九宇资本赵宇杰:CES见闻录,开个脑洞,超级科技巨头将接管一切

【万字长文】九宇资本赵宇杰:5G开启新周期,进入在线世界的大航海时代|GBAT 2019 大湾区5G峰会

【2020回乡见闻录】20位90后2万字,特殊的春节,时代的集体记忆

【长期主义】第42期: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第1~2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设计运气,就是设计人生

【长期主义】第41期: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020年

【长期主义】第40期:孙正义“2017软银世界大会”演讲,描绘信息革命指引下的新世界

【长期主义】第39期:全球少有宇宙观格局的马斯克,揭秘特斯拉发展宏图

【长期主义】第38期:任正非2020世界经济论坛发言纪要

【长期主义】第37期:贝索斯致股东的信2005年

【长期主义】第36期:芒格全面论述,好股票的筛选标准及案例

【重磅】年度观察2019系列合集:历时3个多月,超20万字近500页,复盘过去,展望未来,洞悉变与不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9期:5G加速云游戏产业发展,谷歌推出Stadia入局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8期:智慧屏重新定义电视,引领新一轮客厅场景争夺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7期:Oculus持续推动VR头显迭代升级,助力VR设备打开主流市场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6期:AR头显开启新浪潮,站在虚实融合世界的边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5期:VR推动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借力5G加速发展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4期:小米加速国际化,AIoT搭建万物互联网生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3期:拼多多占据国内社交电商龙头,打造商品“上下行”产销一体化渠道,致力开创新电商模式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2期:美团以“吃”为核心,构建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1期:腾讯占据国内社交与游戏市场霸主,布局产业互联网打造新增长引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0期:阿里构建新商业操作系统,引领创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文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9期:华为全面布局“5G AI”,迎接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8期:Facebook构建多维度社交产品矩阵,开源AI硬件打造产业基础设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7期:谷歌占据全球搜索与广告市场霸主,“AI优先”打开新成长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6期:亚马逊坚持长期主义,打造万税帝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5期:微软大象跳舞,借云计算重获辉煌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4期:苹果软硬件结合构建护城河,可穿戴设备将成第二大硬件品类,附电话会议纪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3期:行业完结篇,5G推动移动互联网提速换挡,短视频、直播电商、下沉市场亮点频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2期:新消费时代到来,洞察电商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1期:深挖美团点评数据,洞察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0期:新时代消费被重新定义,世界级中国品牌崛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9期:华为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 国产替代” 打开产业链公司想象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8期: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在即,区块链孕育新机遇,附中本聪论文《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7期:全球5G商用持续推进,开启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6期:5G开启产业新周期,终端创新迭代升级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5期:短视频领跑泛娱乐领域,5G带来视频产业新机遇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4期:手游出海、云游戏、VR/AR游戏、BattlePass、区块链多点开花,引领游戏新方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3期:电商发展模式求变,直播电商异军突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期:技术变革引领用户注意力转移,新广告浪潮蓄势待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期:移动互联网发展趋于稳定,5G开启新周期

【珍藏版】六合宝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3年,210万字超5,000页,重磅推荐

九宇资本赵宇杰:九宫格分析法,语数外教育培训领域的道与术

九宇资本赵宇杰:抓住电子烟这一巨大的趋势红利,抓住产业变革中的变与不变

【重磅】22位“90后”2万字回乡见闻录,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县城、乡镇、农村

六合君3周岁生日,TOP 60篇经典研报重磅推荐

下午茶,互联网世界的三国杀

5G助推AR开启新产业周期,AR眼镜开启专用AR终端时代

新商业基础设施持续丰富完善,赋能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崛起,打造新型多元生活方式

【重磅】得到:抓住知识服务本质,信用构建增长飞轮,以肉眼可见速度持续进化

【重磅】中国新经济龙头,赴港赴美上市报告合辑20篇

【珍藏版】六合宝典:2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2年,150万字超3000页,重磅推荐

知识服务 付费 音频,开启内容生产新的产业级机遇,知识经济10年千亿级市场规模可期

从APP Store畅销榜4年更替,看内容付费崛起

新三板,我们有个九宇会家族

新三板破万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九宇资本赵宇杰:科技改变消费,让生活更美好|2017 GNEC 新经济新消费峰会

九宇资本赵宇杰:创业时代的时间法则,开发用户平行时间|2016 GNEC新经济新智能峰会

九宇资本赵宇杰:互联网引领新经济,内容创业连接新生态|2016 GNEC 新经济新营销峰会

请务必阅读免责声明与风险提示

成为顶尖高手的5个道理(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