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气很犟怎么办软硬不吃(孩子脾气大能把人气炸)

最近好几个妈妈诉苦:“现在的孩子真是脾气越来越大,一不顺心就发火,一受批评就炸毛,一提要求就生气,一点小事就哭闹,一言不合就开打”,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孩脾气很犟怎么办软硬不吃?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孩脾气很犟怎么办软硬不吃(孩子脾气大能把人气炸)

小孩脾气很犟怎么办软硬不吃

最近好几个妈妈诉苦:“现在的孩子真是脾气越来越大,一不顺心就发火,一受批评就炸毛,一提要求就生气,一点小事就哭闹,一言不合就开打。”

聊过之后,发现很多家庭都面临孩子爱发脾气,却束手无策的难题。

面对脾气暴躁的娃,你批评指正,孩子耳朵一闭全然听不进去,还翻白眼来蔑视你,你气到猛揍一顿用武力镇压,但孩子依旧一脸的不服气。

可每次打孩子也不对啊,孩子问题没解决还把自己气够呛,简直赔了夫人又折兵!

都说高质量的教育,孩子越大带着就越轻松。孩子爱发脾气,有哪些有效的引导办法?作为家长该怎么帮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情绪像弹簧

越是压制,反弹越猛

面对孩子的大发脾气,家长如果只是粗暴地压制,没有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接纳,实则助长了负面情绪的积压,并加速下一次的情绪大爆发。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则让人心塞的新闻。

江苏盐城有个男孩因为调皮,弄坏了饭店里的物品,不得不让妈妈替自己赔偿。

妈妈赔偿之后,因为不满孩子的行为,就开始不停地指责他。

结果孩子非但不认错,反而愤怒的还嘴,甚至掐妈妈脖子。

这下,妈妈也彻底被激怒了,开始反击孩子。

旁边有人拉开两人后,妈妈还是在不停地训斥,又激怒了孩子,两个人再次扭打一团。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行为上,而轻视了孩子的情绪,最终陷入了以暴制暴、愤怒失控的境地。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所说:“当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和这位妈妈一样,生活中不少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愤怒。

孩子一发脾气,第一反应就是制止。

当孩子被负面情绪包裹时,父母所有咄咄逼人地讲道理与气急败坏地施压,都会成为压垮孩子崩溃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会接纳:告诉孩子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我们对情绪好像总是有一种敌意,特别是愤怒、悲伤、恐惧,当这些情绪出现在我们身上,或者最亲近的人身上时,我们本能地想排斥和压制,不愿接受这些情绪。

消极情绪并不都是负面的。

比如我们常见的愤怒给人反抗的勇气,是对自己的保护,能维护个人边界不被他人侵犯,也能威慑想继续欺负自己的人不要轻举妄动。这是愤怒的现实意义。

试图压制和批判消极情绪,反而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当孩子发脾气时,与其压制、否认孩子的负面情绪,并急着改变这样的情绪状态。

不如大人先接受它们,并让孩子也学会体验自己的感受。

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所谓的负面情绪,本质上都是生命力的体现。没有情绪,我们几乎和别人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一个没有情绪的人,必定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化力气为浆糊”还有妙招

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当孩子愤怒时,我们要把它看成一种暗示,并问自己:“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愤怒的背后,定有所求。

然后,我们只需平静的,温和的,不断给予孩子爱和帮助,孩子就能慢慢变得平静。

孩子愤怒时,接纳的效果远比说教要大得多。

在美剧《小谢尔顿》里,有这么一幕。

小谢尔顿突然在餐桌上发脾气,并愤怒离座。

可他爸爸找到他时,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认真地听他说狠话。

直到小谢尔顿发泄完,爸爸才走上去,坐在他身边,跟他分享他同样糟糕的一天。并跟他说:“所以,我理解你经历的事情。”

爸爸的接纳,让小谢尔顿很快平静了下来。

最后小谢尔顿对于爸爸提的建议,都欣然接受了。一场怒火,就此彻底熄灭。

所以,面对孩子的愤怒,最好的做法是:接纳愤怒,看见需求。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才会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怀,才会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才能学会更合适地表达愤怒的方法。

被“看见”的孩子,孩子的感受是:我是被父母看见的。

全世界都不爱我,妈妈是爱我的,别人不尊重我,妈妈尊重我,全世界都不要我,妈妈要我,妈妈爱我,只是因为,我是妈妈的孩子。

看见“人”,是真正的爱。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饱含深情地看见,就像是灿烂的阳光照进了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内在的安全感、自信心、自尊的小芽茁壮成长,一个孩子从小被满足得越好,长大后延迟满足能力越强,他耐受挫折、困难和挑战的力量越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韧性和毅力。

再优秀的孩子也会有负面情绪。

只有懂得好好回应孩子情绪的父母,才能让孩子从中习得处理情绪的最佳方式。更多聊天技巧,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在《高情商家长聊天技巧》中试听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