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1)

牧民达杰为了给大儿子交学费,进羊圈抓了一头母羊打算卖掉,他一边揪住羊角,一边跟妻子说:

“不产羊羔,老实有什么用?”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2)

丈夫达杰说完这句话,导演给了卓嘎一个反打镜头。

她缄默不语,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卓嘎的个性温和淳朴,就像那只“老实的母羊”,达杰这句简单粗暴的话仿佛在影射电影的海报。

电影的海报很有意思,卓嘎在达杰的摩托车上方,气球一样的肚子被丈夫用绳子死死地拴住,怀孕的她像个风筝一样,被达杰吊在半空中。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3)

卓嘎的命运和那只被达杰一脚踹进笼子里养肥待宰的母羊,没有什么分别,能产崽的生物,才是有用的。

电影《气球》无论是台词还是海报都一再暗示:卓嘎的子宫使用权,不属于她。

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西藏,达杰和卓嘎意外有了第四个孩子,电影根据这个“意外得来”的孩子展开叙事。

羞于性,却处处是性

西藏,一个原始到封建的地方,藏族人把性看成是禁忌,但电影中却处处充满了性。

卓嘎的两个儿子偷了她藏在枕头下的避孕套当成气球吹,小孩子透过巨大透明避孕套说出的童言童语,让电影的开头非常生动。

但孩子们的乐趣很快被爸爸达杰给打断了,达杰看到儿子们偷了自己的避孕套都要气疯了,一边说不是气球一边追着两个儿子用烟头把避孕套扎破,场面看起来十分滑稽。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4)

到了晚上的饭点,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吃饭,爷爷看到电视里在放试管婴儿的新闻就开始抱怨:

“活得时间长了,真是啥怪事都能看得见啊。”

“科学科学,现在的脑子里不知道在想啥。”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5)

爷爷不觉得试管婴儿是一种科学技术,他觉得这是一种反人类的巫术,为了避免孙子学坏,就边骂边把电视关了。

达杰从朋友家借了只种羊回来,卓嘎看着躁动不安的公羊向达杰开玩笑:“有点像你。”

事实上,达杰和种羊没什么区别,当地卫生室发了一打避孕套都不够达杰用,他就像一个365天都在发情的电动马达机。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6)

可是,当种羊在欢快地找母羊交配,两个儿子趴在窗台看着时,卓嘎却把两个儿子揪回来捂住眼睛,美名其曰少儿不宜。

达杰旺盛的欲望和捂在儿子眼睛上的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人们越是想要掩盖性,小孩子就越是好奇什么是性。

节育环

卓嘎突然去了卫生所,但是她看起来有些不自然,坐诊的男医生看到卓嘎就问她哪里不舒服。

她支支吾吾回答:“不方便跟你说,是女人的病。”

男医生非常无奈:“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保守,真拿你没办法啊。”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7)

直到女医生进门,把她拉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卓嘎才说了出来:“我想结扎。”

“结扎了省事,不用再提心吊胆的。”

女医生笑着问为什么不用避孕套,卓嘎很害羞说:“不够用。”

于是女医生建议她下周和几个妇女一起上节育环,但卓嘎却说邻居旺加媳妇的节育环脱落掉下来,被女儿捡到当戒指戴,卓嘎怕自己也闹出这样的笑话。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8)

导演在电影中加入藏族女性集体上“节育环”的情节,其实暗示了一个现状:避孕套在西藏并不普及,大部分女性依然采用节育环来避孕。

西藏社科院有一个藏族博士叫白玛措,她曾经访谈过82位已婚育龄妇女,发现西藏牧区最广为使用的避孕措施,是静脉避孕和节育环。

不仅仅是西藏地区,在整个中华地区里,就曾有5.4亿人次的女性安装过节育器(1971—2017年间统计)。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9)

图源《女人系列·节育环》2014

安装的人多,就意味着节育环是安全的吗?

并没有,女性在植入节育环的时候,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就包括术中出血、子宫穿孔、感染等风险。

度过植入的危险期后,又来了一道难题,许多女性会因为植入过久而忘记节育环在体内,但女性绝经后,由于子宫和宫颈口萎缩、节育环老化,那么节育环很有可能长进肉里,取出困难,导致女性要经历二次手术才能取出节育环。

尽管如此,卓嘎和女医生还是把上环说的跟家常便饭一样轻松,她们潜意识都认为,避孕是女人的责任。

毕竟,子宫长在女人身上。

“我的”子宫,“他们”做主

这天,儿子又把卓嘎藏起来的避孕套偷走玩了,到了晚上,达杰在欲望驱使下,没有避孕就直接行房了。

不久后,卓嘎怀孕了,这是她怀的第四个孩子了,家里那么穷,根本养活不起,卓嘎想去引产。

但恰好达杰的爸爸去世了,藏族人信仰转世轮回,为了知道爸爸转世到哪里,达杰去拜见了上师。

上师的回答让达杰既惊讶又欣喜,爸爸会转世投胎到他们家,言下之意卓玛肚子里的孩子,就是达杰的爸爸转世。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10)

为了让爸爸安全转世,达杰无论如何也要卓嘎生这个小孩子。

可是他们家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而且他们家很穷,再生一个,连一头种羊的钱和孩子们的学费都交不起。

卓嘎跟达杰商量把孩子打掉,达杰非常生气:

“你这个女人太没良心了,老人家生前对你这么好,竟然说这种话,你这个妖女!”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11)

卓嘎也很委屈:

“我自己的父母转世去了哪里,我都不知道呢,上师,也可能出错。”

达杰根本听不进卓嘎的话:

“你别找借口,你只管生,生下来我养。”

卓嘎终于绷不住了:

“你养?供一个中学生就要卖一头老母羊,以后生了孩子,你拿什么交罚款。”

这句话一下踩中了达杰的尾巴,他恼羞成怒抬手就甩了卓嘎一耳光。

达杰的家暴伤透了卓嘎的心,但更让她绝望的,是连大儿子和亲妹妹也逼自己。

大儿子也相信卓嘎肚子里怀的是爷爷,爷孙俩感情很好,但他也知道家里穷养不起那么多孩子,懂事的大儿子跟爸爸说不读书了,出去打工养家。

卓嘎的妹妹是尼姑,她认为杀生是最大的罪过,所以也一直逼姐姐把孩子生下来:

“既然亡灵选择了你的肉身,那么拒绝他的降生,对他来说多痛苦啊。”

卓嘎喃喃地对妹妹说:“我现在觉得,你当了尼姑也挺好的,至少比现在的我好。”

“将来要是有机会,我也想当个尼姑。”

至少尼姑不用生孩子。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12)

所有人都逼着卓嘎生孩子,此刻她才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家庭的地位,原来,在至亲至爱的眼中,重要的不是卓嘎这个人,而是她的子宫。

在这场“子宫使用权争夺赛”中,唯一一个站在她身边的人就是女医生了,她劝卓嘎:

“咱女人又不是为了生孩子才来世上的,过去的女人生五六个,那么辛苦,干嘛呀?你看我,就一个孩子,除了自己轻松,孩子还能受到好的教育。”

卓嘎的觉醒,虽迟但到,在这场“生育角逐战”,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意识到其中的可怕,卓嘎和女医生的觉醒,只是藏族女性在争夺生育自由中的第一步。

但卓嘎五男一女的家庭背景,就注定了卓嘎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达杰给两个儿子买了两只红气球,孩子们拿着红气球疯跑,可却不小心松了手,红气球从手中溜走,往天上飞,越飞越高几乎和蓝天融为一体了。

红气球象征卓嘎的子宫,但结尾的红气球挣开束缚飘向天空,意味着导演万玛才旦对角色的怜惜,他没有办法帮卓嘎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就给这个注定的悲剧一个未知的结局。

不知道,总比什么都清楚来的要好。

万玛才旦把电影设置在藏族地区,跟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所接受的思想有关。

根据资料显示,传统游牧民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育率,只有多生,才有足够的劳动力养活家庭和照顾家庭中年老的长者。

在以前,一家一户生育6胎以上的是绝大多数,甚至还有妇女生了多达13胎的,有一个女孩曾经看到自己生育过九胎奶奶的裸体,她说看到奶奶的乳房下垂到了肚脐眼上面时,她忍不住哭了,奶奶看起来像一个哺育过度的奶牛。

她们的命运,可以用“生到死为止”来形容,既可怕又让人唏嘘不已。

进藏路上的避孕套鞋套(一个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13)

但现代很多人对于生育的看法,依然和达杰一样,认为生育是女性天生的义务,《气球》超前点映活动中,现场有观众提了一个问题:

“近些年,女性题材的影片成了一个热门趋势,那么您作为一个男性导演,您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女性视角的影片?”

这年头,男导演拍一部关于女性生育的电影,就叫做顺应发展趋势拍“女性视角”影片了?

不过嘉宾陈丹青却做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回应,他一把抓过话筒,激动地反驳:“我不认为这是女性视角,这是万玛视角。”

在万玛才旦的视角下,但卓嘎不生孩子就被达杰骂“自私”,就像农夫不愿意种地,被蝗虫骂自私一样。

《父权与子宫政治》曾经写下:

“奉献、牺牲是一种美德,只能用来要求自己,不能用来要求别人,如果道德成了绑架别人,用以侵略的工具,那么就不再是美德,而是缺德。”

电影中,卓嘎从顺从到反抗,再到认命的过程,是卓嘎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生育道德绑架的缩影。

卓玛的一丝觉醒,终究还是淹没在了亲人们期待的目光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