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

“年纪越小,其所见世界越大。”丰子恺在《谈自己的画》中说到,在儿童的世界里,能发现更多生活的美好,收获更多童真的快乐。关于儿童教育,丰子恺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想象,是儿童的一切感情之母。学做小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长大以后永不泯灭。”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1)

向孩子学习纯粹的美好,发现平凡生活中精彩的瞬间,4月13日至5月1日,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邀请孩子们一起走到丰子恺先生的身边,共同策划一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艺术美育展《“丰子恺和孩子们”——美与快乐相伴》。展览共呈现60幅丰子恺“童心系列”及“给恩狗的画”(丰子恺幼子)两个系列的画,以描写孩童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作品,记录了孩子们的生活故事。画面上的点睛之笔,是一些儿歌与童谣,孩子的天真可爱、父亲的温暖慈爱、家庭的和谐恩爱便跃然纸上。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2)

丰子恺的作品长期贯穿着两大突出特征,一个是童心童趣,他的全部作品所奔赴的一大美学主题是关于儿童的,“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另一个便是日常自然,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像记账般地用写字的笔来记录平日的感兴而已”。他观察田野和大地,“有山容水态,绿笑红颦,才是大地自己的姿态”;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3)

在散文、漫画里,他总是以家常生活,童趣童心,音乐艺术,学校教育,自然风光以及自己的学习生涯等等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时时流露出他对儿童的崇拜和赞扬。他兴致勃勃地描述自己的美好童年,对童年几件极为平常的小事津津乐道。他也从不吝于展现自己对孩子的爱。丰家姐弟自然也成了他描摹的对象——随笔与漫画的主角与原型。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4)

丰子恺善于记录身边一些平常不过的瞬间。展览中的趣味涂鸦墙也是一脉相承。“发现生活中的点滴故事、生活中的温暖美好”,是鼓励小朋友充分发挥创造力,用涂鸦和创意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孩子们眼中的丰爷爷”、“我与父母的快乐时光”等主题,用童年的回忆和心中珍藏的往事,来表达质朴纯粹的美好童心。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5)

孩子们被他们心中的丰爷爷与他的童真世界所环绕,可爱的小动物、童年玩伴与趣事、家人与小伙伴的涂鸦,组成一个彩色乐园。此外,在展览互动版块,“儿童崇拜主义”大师毕加索、“最疯狂的艺术家”达利的版画和瓷板画作品,以充满无限想象力的奇妙造型和动人的线条、绚烂的色彩,让孩子们看到了西方艺术大师和丰子恺先生孩童般的共同艺术追求。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6)

值得一提的是,美术馆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艺术平台,让孩子们作为“小小策展人”,参与展陈设计、游戏设计、美育体验等一系列环节中,为自己和小伙伴们策划一场真正好玩有趣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整个过程被拍成纪录片在展览现场播放。展览开幕式的主持人、致辞人、导览讲解等角色也均由可爱的孩子担当。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7)

谈到“美育”,丰子恺嫡孙、丰子恺研究会会长丰羽说,“爷爷从喜欢小孩子,跟小孩子在一起,到为他们创作出作品,让成人世界能够理解孩子们童真、童心、童趣的一面,这些都是贯穿着在他本身的美育精神中的。”丰子恺研究会理事长冯河清先生则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用儿童美育给新时代一个启发,让丰子恺的文化精神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丰子恺的曾外孙丰睿现在浙江大学读博士,他设想用神经网络和VR,把真实的丰子恺还原给自己的同辈人,使他们更了解丰子恺。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丰子恺和孩子们)(8)

丰子恺的创作从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却较少时代的痕迹。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一方面是一个“虚伪的、冷酷的、尖利的老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他提到,美术是人生的“乐园”,儿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儿童的世界”作为“黄金时代”,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存在,为他批判现实提供了一种尺度,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人性的一种向往。

春柳、燕子、一钩新月、童真的小儿女,连同质朴率真的生命,借由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将再次穿过雾霭,照亮人们的心灵,也为当下的艺术美育提供一个别样的精神参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傅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