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大家所熟知,其中宋江宋公明带领梁山一百单八将打破官军,替天行道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然而这毕竟是小说的艺术描写,真实的宋江与小说描写差了十万八千里,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还原真实的宋江。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1)

宋江替天行道

第一, 没劫生辰纲。

宋江的起义原因跟小说中完全不一样。宋徽宗时期,因为“三冗三费”,“辽夏岁币”和宋徽宗穷奢极欲的“花石纲”,北宋朝廷财政拮据,便在梁山泊这个地方征税。梁山泊在山东梁山县,周边有一座梁山,梁山附近有一个大湖泊,由于北宋时期黄河的两次决口,河水流入这个湖泊,河面扩大了许多,周围达八百里,百姓便在这里捕鱼为生。而朝廷把梁山泊收归公有,强令百姓缴纳渔业税和船舶税,导致老百姓纷纷造反。宋江当时也参加了这次农民起义,成为了当时义军中的一个小头目,这就跟原作中宋江造反的原因有了很大出入。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2)

宋江没劫过生辰纲

第二, 没有一百单八将,只有三十六人,是个小团伙。

据《宋史》记载,每次提到宋江时,都有三十六人的记载,至于这三十六人是三十六名农民起义者领袖还是真的只有三十六人,无从考究。但是,笔者推断宋江的队伍的规模确实很小,有以下证据:宋江河北山东与官军周旋,官军难以揣测宋江会攻向什么地方,在数倍于己的官军的围追堵截中,他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先后攻打了青州、济州、濮州、郓州,并将活动范围由山东扩大到河北各地,纵横数百里,如蹈无人之境,可见宋江的队伍规模不会很大,不然就无法做到这样的机动灵活了。然后宋江南下准备打海州,先在海边俘获十余艘没开走的“大船”,然后趁着夜色渡海作战,可惜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提前发觉。张叔夜招募一千余名“死士”,趁着夜色引诱宋江向海滩进攻,宋江果然中计,然后在数倍兵力的围剿下,投降官府。从这里可以大概估算出宋江部队的规模,估计也就几百人,这样的规模跟同一时期的方腊几十万大军一笔,简直就像乱窜团伙一样,对北宋朝廷威胁不大。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3)

宋江和他的弟兄们

第三, 宋江的战斗力被高估了。

小说中描写宋江带领着梁山众兄弟,“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显然是艺术夸张的描写。真实的宋江只跟四名宋朝官员交过手。分别是沂州知府蒋圆,武功大夫折可存,海州沭阳县尉王师心和上面讲的海州知州张叔夜。而宋江分别被蒋圆和张叔夜打得大败,更在降而复叛后被勇将折可存斩杀,从这里可以看出宋江的实力不济,战绩寥寥,尤其是除了折可存和县尉王师心,其它二人还不是职业军人。至于《宋史》里记载宋江被地方官员描述为“横行河朔、京东”,大概只是对宋江的游击战术无能为力的推辞。而宋江的游击战术也能证明他没有与北宋禁军正面交锋的能力,就像方腊那样。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4)

宋徽宗表示不怕宋江

第四, 是否征讨过方腊是个疑点。

首先,宋江的实力不济,让他当主力去征讨方腊,只是小说中的情节。在明清时期就存有争论,有的说他只是和当时宋朝的一员将领重名罢了,有的说宋江确实参与到征讨方腊的战役,只不过是作为一名裨将罢了。至于笔者本人,倾向现代考古学家的观点,即折可存的墓志铭上记载了他在击败方腊后,又挥师擒斩了宋江,这表明在征讨方腊时,宋江已经降而复叛了,所以笔者认为宋江并没有参与征讨方腊的战役。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5)

方腊表示我有几十万大军也不怕

第五, 即宋江并不是自尽,而是被斩杀。

小说中有描写宋江受招安后被朝中奸臣陷害,被迫自杀的情节。可是历史中的宋江是降而复叛,后被官军击败斩杀,而且宋江归顺朝廷的时间很短,根本就是缓兵之计,想保存实力,并非是书中描写的那样是个忠孝节义的悲情英雄。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怎样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6)

失败被俘

笔者总结了历史上宋江与小说描写中出入最大的地方,因为《水浒传》的作者受当时思想的局限性,给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着披上了一层受人景仰的“外衣”,从而描绘出英雄的形象。而实际上,北宋时期受封建王朝压迫的农民起义者,往往都跟朝廷鱼死网破,斗争到底,像王小波和方腊那样宁肯战死也不受招安。小说中的描写歪曲的农民起义斗争的精神,也难怪毛主席曾经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个投降派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