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

不管是长江头还是黄河边,同一个天下同一款妈,同一个愿望是神兽归笼,同一个烦恼是居家办公遇到网络上课。

不去看着他你担心他上课溜号,你去看着他他索性直接跟你对着干。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1)

不止一个朋友问过我,似乎没见过我为孩子教育苦恼、为工作生活发愁。

这都是装的。宝宝心里千般苦,人前仍是笑脸迎,说的就是我。

比如说十家愁煞九家的青春期孩子教育,甩手掌柜的懒散的背后是煞费苦心 。

其实说煞费苦心也不对,我倒不觉得养娃是辛苦付出,每一个陪他跨过的心理关键期,也都是我个人成长的给养。比如说,因为养娃,也着实读了几本好书。

  1. 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教会我妈妈的站位

这些年,“原生家庭”成了超级背锅侠,一个人幸与不幸、成功与否,都可以归因于原生家庭。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度归因,就忽略了教育与自我学习的价值。说到底,原生家庭应该是我们的起点而不是我们的局限,人生之旅就是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超越

人生没有彩排,为人父母更没有实习期,如何当妈妈,真是叫人诚惶诚恐。偶然间看到了龙应台的《目送》: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不是一段让人愉悦的文字,这段文字中透漏着身后父母的落寞,也会让你联想到未来自己的目送。好的文字不是用来取悦情绪,而是为了滋养心灵。目送,是父母与子女天然的站位。妈宝男、巨婴的根源,就在于站位不对。

《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三本书,龙应台以细腻的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无限温情,家常情景之中有浸透着家国情怀人生大义的思考。因为龙应台不仅有作家的温柔婉转,也有政治人物的博大宽广。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2)

这些书启发了我对于妈妈站位的思考,纪伯伦诗又把我往前推了一步,在《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这首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

因为的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而不要让他们变得像你一样

......

我会强调站位的重要性,位置,是你思维和言行的出发点。

站对了位置,父母是孩子的土壤,你负责筛选输送必要的营养,孩子自由成长为明天的样子

站错了位置,父母会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复制自己,复制自己的言行、复制自己的认知,那父母的样子,就成了孩子的天花板。

2.《郑玉巧育儿经》,新手父母不慌张

最好的状态是从容淡定,但新手父母是容易慌张的。

一把屎一把尿不是夸张,拿着刚拉的臭臭认真辨色闻味,相信你我都做过。婴儿期的哭闹吐奶拉稀掉床,幼儿期的磕磕碰碰发育指标,都会让新手父母诚惶诚恐。

《郑玉巧育儿经》将丰富的临床案例穿插在育儿理论和经验的陈述之中,每一章节的阅读感受是理论与实际高度场景化结合。一套书读下来,会让人有静待花开的从容感。

我到现在都记得的一个场景:孩子小腿一直是弯弯的O型腿,老人的说法是孩子睡觉时把腿绑直,虽然不信这样的说法但还是略有些担心,看到书中说孩子的发育周期就是两岁之后小腿就自然变直,一颗心总算安定下来了。不仅如此,还经常拍孩子的腿型,等有一天发现孩子的腿直溜溜的,有一种“看,被我言中了”的成就感。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3)

这套书已经离我很遥远了,但我一直认为很重要。父母的从容淡定,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3.《童年的秘密》,学会与2-5岁的孩子对话

如果家里有两岁左右的宝贝,可能会经常遇到莫名奇妙的大哭。我也遇到过两次,一次是我剪完头发回家,孩子哭着让我把头发长出来;一次看到课桌上的笔筒换了个位置,非要求放回原来的地方。

对于熊孩子的“无理取闹”,怎么办?没有原则的家长会纵容,有原则的家长给孩子讲道理。

所幸有看书的习惯,《童年的秘密》出现的太是时候了。

2-4岁是孩子建立秩序和规范意识的敏感期,突兀的变化,会让孩子有极大的不安全感。孩子需要的也不是不变,而是让他参与推动变化、建立秩序和规范。意识到这些之后,就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动手、一起期待。这样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从小学到中学,老师的评价都是“特别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儿”。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4)

心与心的距离,是从有效对话开始的。这本书可以教会父母更多的对话语言,剧透到此为止。

4.致敬童话大王郑渊洁,帮助孩子在6-9岁建立“心的力量”

五六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和社交规则,比如开始在意比赛获胜、有意识地竞选班长等;孩子的世界是成人世界的缩影,有竞争有挑战,也有成败荣辱,更有跌宕起伏的内心戏。

孩子被表扬洋洋得意时,我不知道如何提醒他不能骄傲;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也是语无伦次的不知如何安慰或鼓励。有一段时间孩子在看《荞麦皮的大侦探》的故事,忘了是什么事情了,就记得他当时说了一句“要是荞麦皮大侦探在这里的话,他就会用什么什么方法”之类的话。灵机一动,觉得可以跟他一起编故事。

我和孩子一起模仿《舒克和贝塔》、《荞麦皮大侦探》编童话故事,取材于他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放到童话故事寻找解决方案

小学一年级时,因为没有才艺特长,自信心很受打击,我们一起编写了《舒克和他的精灵口袋》系列故事,每个孩子的精灵口袋住着不同的小精灵,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长;还一起讨论小精灵靠什么长大。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他在塑造英雄的同时,也是在建立自己的心智。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5)

5.《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穷爸爸富爸爸》,教10岁的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这是两本风靡全球的经典书籍,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我也相信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没有读过。也许你没有时间详读,但还是建议一定要知道讲什么,以备不时之需。

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成绩下滑很厉害,喜欢玩游戏。这个年龄段其实已经是青春期前奏,只是因为体格不够强大,所以行为的叛逆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心理活动是百分百的指东往西。这时候切记,千万不要跟孩子讲道理,一开始讲道理你就输了。

如何吸引孩子看这两本书呢?还是可以用点小心机的。我边翻书边念叨:“这老外真奇怪,还是翻译给整错了?只听说过以始为终,哪来的以终为始?不是知己知彼吗?怎么翻译成了知彼解己?”孩子果真上当,就跑过来看,跟我一起弄懂“以终为始”的意思。

紧接着我邀请孩子一起运用下“以终为始”。从梦想开始,倒退现在应该干什么怎么做。他说他的愿望是科学家,我们就一起查哪些大学出科学家,再接着查考上这样的大学要上哪些高中、小升初应该上哪些初中、想上这些初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成绩、想要好成绩应该怎么学习等等。

分析完之后,孩子庄重地跟我说了一番话,很引人深思:

第一,感谢妈妈用这么好的态度跟他一起探讨问题;

第二,感谢妈妈帮他找到方法。他也很想让自己优秀,但因为没有方法,所以就容易放弃,干脆想着打游戏了。

孩子后来会自己时不时翻看两页这本书,不用在乎他是否看得懂,读书不是为了变成书袋子,而是为了有启发、有改变。

因为他还有一个成为富翁的愿望,所以自己就认认真真看了《穷爸爸富爸爸》之类的书。你看,阅读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给你知识,而是帮你建立思维模式。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6)

6.《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等历史类图书,启蒙小小少年的决策判断力

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是高级能力项,有识也有胆,胆识得在事上练。

自知这是自己的短板,只好另请高明——书籍。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就找一些可读性强的历史类书籍。书籍就是触手可及随手翻阅,没有任务感,随读随喜。读到开心处就讲给孩子听,经常会聊一些自己阅读中想不明白的问题,激发他的讨论欲望和参与感,一起读书或者分头读书,就比较容易成为常态。

在营造读书氛围这件事儿,我最大的体会是平等的对话,形式上是阅读话题的探讨,心理上相信孩子的见解有超越你的地方。

历史类书籍对小小少年的决策模式影响很大。在小升初最煎熬的时候,他跟我说他想好了策略:

首先,放弃本校直升,为的是争取重点校的机会。不能为了规避有限的风险放弃更大的机会;

其次,如果没有派位到重点校,他会成为普校的前几名,同样能上理想的高中;

再次,可能身边的同学学习没那么好,他需要爸爸妈妈帮他搜集好学校的信息。

且不说结论对错,有自己的思考逻辑就是惊喜。正确的思考逻辑,比结论更接近真相。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7)

8.《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心力》等书籍,引导中学生追逐梦想当孩子如愿以偿进入他期望的重点中学,还来不及欣喜就感受到的压力。用他的话说,身边的同学都是深藏不露的大牛。

当期中考试成绩刷历史新低时,意气风发的少年顿时成了霜打的茄子。心中一定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是不甘心,另一个是畏惧强手如林。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最奇幻的地方就在于一句话可以点燃你的双眸:“当你真心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全宇宙的力量都会来帮你完成。”青春年少正是相信梦想的时候,拥有了梦想就拥有了全世界。

失败从来不是成功之母,只有积小胜才可能有大成。梦想瞬间点燃你,追逐梦想道路上的小成功才能给你持久的动力。世界乒坛传奇女神邓亚萍的新书《心力》又一次及时出现,我们反复讨论邓亚萍在书中的一个观点和一个方法。观点是“敢赢不怕输”,方法是失败清单。

敢赢不怕输,是无论遇到啥情况,都能豁出去拼;

先对应的是想赢害怕输,有点优势就保守,开始落后就崩盘。

失败清单,就是把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情况列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出现了槽糕情况有应对预案;同时还有一种未卜先知的成就感。而没有失败清单,出现糟糕情况就容易慌乱。

孩子参照书中提示制定了行动方案,取名为“行动巨人计划”,成绩稳步上升中。

推荐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和推荐理由(青春期的母慈子笑)(8)

当孩子进入到自运行状态时,你可以放心了,但不是省心。

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每一天都是重新上岗,孩子在长大,父母不能停止成长。

愿每一天都是读书日。可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本好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