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川最难走的一条路(一个偏僻山区小镇)

中国山东网9月28日讯(记者 姜瑞丽 通讯员 闫盛霆 仇慧清)金秋九月,瓜果飘香一场秋雨过后,穿水库、越群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驰骋在峨庄“小高速”,翠绿挺拔的国槐不停地向行人“招手”、雨后泉水叮咚响、远处山坡绿被披身、大枣蜜桃挂满枝头、村庄炊烟袅袅……一切都美得让人陶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山东淄川最难走的一条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山东淄川最难走的一条路(一个偏僻山区小镇)

山东淄川最难走的一条路

中国山东网9月28日讯(记者 姜瑞丽 通讯员 闫盛霆 仇慧清)金秋九月,瓜果飘香。一场秋雨过后,穿水库、越群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驰骋在峨庄“小高速”,翠绿挺拔的国槐不停地向行人“招手”、雨后泉水叮咚响、远处山坡绿被披身、大枣蜜桃挂满枝头、村庄炊烟袅袅……一切都美得让人陶醉。

这个处处是景、如诗如画的地方就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凭借“文化 山水”铸就的独特魅力,太河镇先后荣获国家级古村落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小流域治理红旗单位、中国矿泉水之乡等7个国字号头衔。而这也正是历届太河镇党委政府共建生态大舞台,同唱一台戏的硕果。

一抹绿:发展的主色调

进入太河第一感觉就是绿。山坡、公路两侧、村庄到处都浓荫蔽日。“山顶松柏带帽、山腰干果缠绕、山底瓜果飘香”就是对太河如诗如画的秋景最好的描绘。太河镇地处淄川区东南,是典型的山区、库区、革命老区,淄博市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地——太河水库座落于此。受环境制约,太河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是全市扶贫的重点,境内山川沟壑纵横交错,山高坡陡,土壤瘠薄,造林难度很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太河镇历届党委、政府依然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始终把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树立绿色形象的重点,一直走在全区、全市的前列。目前,全镇有林地面积达到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

绿色是祖祖辈辈的太河人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无比珍贵。为保护好这片绿,太河镇加快荒山绿化和村庄绿化力度,近年来共植树造林3万余亩,95个村绿化400万平方米,发展经济核桃、柿子等经济林果1.8万亩。“尽管镇财政十分困难,但我们在造林工程、护林宣传、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最大力度的倾斜,目前,投资568万元的马鞍山解放军青年林、长江防护林绿化等工程正在施工。”提起在护林方面的工作,镇长宗加新如数家珍。

目前太河镇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和圈养禁牧,从教育宣传、责任落实、队伍建设、预案制定等多管齐下,组建3支专业护林队伍,配备126名护林队员,加大生态林业管护力度。同时,加大对千年流苏、五角枫等100余棵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一一拍照、建档立卡,设立保护标志,落实保护措施,固定专人进行管理和复壮,确保不受损坏。太河还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树木采挖管理办法》,杜绝非法采挖移栽大树行为,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一汪水:保护的生命源

沿着洪峨路走下来,河流、小溪、山泉、瀑布、水库……各种各样的水流尽收眼底,“北方九寨沟、江北水乡”等词顿时在脑海浮现,清澈的山水奏出轻快的乐章,让人的心情也放松下来。作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小流域治理红旗单位,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水资源保护,更是太河镇的一号工程,制定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提高入驻“门槛”,禁止审批一切新上的污染性项目,从源头上杜绝对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无论如何,生态红线不能碰,带污染的项目不能出现在太河镇。”镇党委书记朱庆农斩钉截铁地说。总投资2500万元的幸福小镇和淄河片区生态湿地工程已完工, 2000平方米的生态湿地正在筹建中,确保对太河镇水资源的涵养和保护。此外,太河镇还启动了投资1072万元的沂蒙山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区聚峰小流域工程,以及稍土小流域香峪片工程的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3平方公里。投资280万元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并在小口头等6个村建设建设生态湿地,河道两侧建设植物缓冲带,修建前置拦河坝,在主要地段建设绿篱隔离防护栏,防止农村污水流入地表和地下水中。

正是对水保护的无私付出,全省首家“中国矿泉水之乡”落户太河,在国字号招牌的带动下,太河人尝到了矿泉水致富的“甜头”。目前,太河镇拥有醴云、郎秀、绿赛尔、多星等知名矿泉水生产企业15家,年产桶装水2000余万桶,占全市桶装水产量的60%以上,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抓手。随着生态面纱的揭开,太河旅游也走入佳境。目前,镇内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 3A级旅游景区4个、星级农家乐十余家,今年1-8月份,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500余万元。

一家园:生态的宜居地

随着太河旅游的崛起,产生的垃圾也日益增多。但接着沿着95个村一路走下来,268.7平方公里竟然没发现垃圾堆,道路干净整洁。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在镇广、村多、人多的情况下,太河镇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依靠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发动全民参与卫生清扫,重拳整治积存垃圾,强化监督,并建立了长效机制。”镇党委副书记李光明为我们揭开了答案。太河镇实行镇、片总支、工作片、村四级联动,多渠道宣传发动,220名网格员全部下沉到村,机关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群众全民齐上阵,清理垃圾点450余处,清理垃圾12000余吨,覆土绿化20000平方米;投资300余万元,购买钩臂式垃圾清运车9辆,铁皮垃圾箱299个,户集小垃圾桶18860个,基本满足了每家每户垃圾倾倒方便;书记、镇长带头全天候不间断逐村检查,在《今日太河》设立曝光台,设立举报电话,以问题为导向,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通过内部办公平台拍照上报。环境在改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乱扔垃圾了、主动植树造林、自觉义务清扫……为巩固好整治成果,太河镇建立了户集、镇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长效机制。

现如今,旱厕改造、沼气池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生态保护的大幕已经拉开,同时太河还下大力气耕耘让群众“安下心”、“上好学”、“就好医”、“养好身体”的点滴幸福。

这里有好玩的齐山、劈山、云明山,这里好吃的太河大樱桃、永莲蜜桃、响泉御梨,有好喝的醴云、郎秀、多星水,这里有好走的淄中路、怀阳路和幸福路……山、水、林、田、路浑然一体,绿树掩映,花草争荣,到过太河的人,无不为她的生态山水所感染。

“这里的山山水水,是太河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对这山山水水爱到了骨子里,所以更得把保护做到根子上。”镇党委书记朱庆农感慨地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