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立机制切实救助群众(兰州六部门出台实施细则)

日前,兰州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和市医保局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相较于2015年我市印发的《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意见》,该《实施细则》对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及身份认定,基金申报、审批、支付流程,救助费用及标准,经办机构设置等内容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甘肃建立机制切实救助群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甘肃建立机制切实救助群众(兰州六部门出台实施细则)

甘肃建立机制切实救助群众

日前,兰州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和市医保局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相较于2015年我市印发的《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意见》,该《实施细则》对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及身份认定,基金申报、审批、支付流程,救助费用及标准,经办机构设置等内容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疾病应急救助是兰州市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而推出的一项托底线、救急难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持医疗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的医疗急救费用进行救助。制度实施以来,较好地发挥了“救急难和托底线”的作用,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制度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是对在兰州市辖区内发生急危重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患者实施紧急救助的一项利民惠民政策。兰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承担疾病应急救助职责,必须及时、有效地对身份不明和无力支付的患者实施紧急救治。疾病应急救助经过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实施细则》明确,基金的救助对象为在兰州市辖区内发生急危重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患者。具体包括:“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明、无责任承担人员(或机构)、无抢救治疗经费的患者;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供养对象、城乡重度残疾人;其他特殊困难对象: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按照规定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公共卫生经费、医疗救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等已有渠道支付,对无支付渠道或通过已有渠道支付后费用仍有缺口的,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予以补助。

对于度过急救期、病情平稳后,仍需住院治疗患者的医疗费用,根据其身份认定情况,由医疗机构协助患者向其他相应的保障渠道申请救助。

《实施细则》的出台,对于建立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明确基金管理机构,规范机构管理、筹资机制和应急救助行为,增强应急救助能力,快速、高效、有序地对需紧急救助但无负担能力、身份不明的患者实施应急医疗救助,避免由于“等钱救命”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关新闻

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累计救助135人

支付救助基金378.82万元

记者1月19日从兰州市卫健委获悉,于近日印发的《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为解决困难群体在患急、危、重疾病时无力支付实际困难,缓解医疗机构救治资金压力,为促进医患关系和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累计救助身份不明和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患者135人,支付救助基金378.82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身患病症却又面临经济困难患者的燃眉之急,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的关爱与呵护。

今后,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将不断的优化制度设计,完善配套体系,畅通服务渠道,提升工作效率,切实发挥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托底线、救急难”作用,为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买单。

七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可申请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在近日印发的《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中,增加了对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双相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3级以上的七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减轻了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压力,保障此类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治,避免发生急救患者“等钱救命”的情况。

《实施细则》明确了兰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辖区内身份不明和无力支付患者的急救费用,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明、无责任承担人员(或机构)、无抢救治疗经费的患者;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供养对象、城乡重度残疾人和其他特殊困难对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来源: 兰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