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告诉孩子一切的道理(从李玫瑾的教育中)

我们都说要“富养女”,到底怎样才算“富”呢?从下面这4个李玫瑾教授的教育方法里,或许你能找到答案。家里有女儿的都看看,让她将来少走弯路

快乐>成绩

李玫瑾的女儿在初中的时候,数学一度只考到15分

要知道满分可是120分,这要放到普通家长手里,肯定又免不了一顿指责。

但是李玫瑾没有这样做,而是给孩子找了个台阶

你数学成绩不好,纯属是遗传你爸爸的基因。

轻松幽默地化解了孩子因没考好带来的压力,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李玫瑾知道,一个人哪怕智力再高,成绩再好,没有阳光健康的心理注定不会幸福。

李玫瑾告诉孩子一切的道理(从李玫瑾的教育中)(1)

这是她的教育理念中最基础的观点,以心理健康为标准,再进行技能素质教育。

你可能会问:这不是在逃避学习吗?

但实际上,李玫瑾早就开始为女儿考虑“后路”了。比如让她锻炼身体日后可以当个导游;让她学习音乐走艺术道路,可以少一些分数要求…

一个人想要过得幸福,就应该发扬自己的强项规避自己的弱项。

最后,李玫瑾的女儿凭借优秀的音乐成绩,成为班上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现在是一名音乐老师。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没有品尝过快乐的滋味,未来那些危险的快乐,会轻而易举地让她迷失方向

社会上有太多专为女孩子设的陷阱,一个经不起诱惑的女孩子,将会面临多么可怕的命运,我们都知道。

李玫瑾告诉孩子一切的道理(从李玫瑾的教育中)(2)

有女儿的家庭,一定要让她在成长期间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让她的精神世界足够富有,这样她才不会轻易掉进别人的陷阱。

健康>作业

十点必须上床睡觉,是李玫瑾给女儿定下的铁律。

哪怕是在课业繁重的高中,作业多得做不完,她还是让女儿十点睡。同时她也会在孩子作业上备注好解释,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

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后,就像脱缰的野马,疯狂熬夜放纵自己。这跟青少年时期家长对他们的过分管束有关系

有压制就有反抗,即使这个反抗是在孩子上大学甚至工作之后,也会加倍反馈到孩子的生活中

所以趁早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意识到“有些东西比成绩和作业更重要”。

当她未来遇到需要放弃健康或人格换取利益的情况时,她就能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李玫瑾告诉孩子一切的道理(从李玫瑾的教育中)(3)

放养>精养

没人规定女孩就要圈在房间里安静地看书。与其养成温室娇花,不如让她经受风吹雨打。

李玫瑾支持挫折教育,不要过度呵护女儿,必须让她有机会独自面对人生的课题。

这里说的“挫折”可不是家长故意找茬,当孩子心情低落的时候还说一些责备的话,给孩子打上“笨蛋、调皮”的标签。

而是带孩子参加一些锻炼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品质的运动,比如游泳、跑步、篮球等等。

让她参加家庭大事的讨论,让她了解家庭面临什么样的难关,培养她的责任意识。

这样会让她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会认为别人都该顺着捧着她。

如果一直把女孩捧在手里、护在身后,一方面是会导致孩子感统失调缺乏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影响学习和生活。

李玫瑾告诉孩子一切的道理(从李玫瑾的教育中)(4)

另一方面孩子会缺乏承担责任的意识,不能多角度思考问题,遇到困难自己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最后只会在自怨自艾中痛苦。

早知>无知

现在的孩子们很累,从3、4岁开始就要学习一大堆东西。但是家长们总是重视知识学习,却忽略了常识的培养,尤其是性教育方面。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性教育”首次被正式写入法律条文。

法律明确要求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如果孩子在无知的情况下受到侵犯,她会是完全呆滞的状态,因为她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什么,不知道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伤害。

因此她也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家长。

李玫瑾告诉孩子一切的道理(从李玫瑾的教育中)(5)

所以对于性教育,家长一定要突破“不好意思”这个枷锁,任何逃避和躲闪,都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向父母求助的信心

可以试试这三个动词:

一是NO,不要动我;

二是GO,赶紧离开;

三是TELL,回家告诉爸妈。

此外家长还可以在给孩子洗澡、换衣服的时候跟孩子说:

自己的身体不可以让别人随便触碰,尤其是内衣遮盖的部位,如果有人想接触你,一定要及时制止,并勇敢地回家告诉爸爸和妈妈

这四条铁律对塑造性格和价值观培养非常关键,因为性格一旦形成,成年后想改变基本不可能。

家长们一定要从长远出发,尽早教会孩子独自面对人生的办法,也就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考验时多了一分胜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