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管内占位(神经之间34)

舌咽神经痛症状及治疗,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局限于舌咽神经或者迷走神经的耳咽支分布区--舌后、咽喉部可放射至外耳的发作性剧烈疼痛.该病发病率远低于三叉神经痛,二者之比为2:100.多见于中老年.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了,微血管压迫舌咽神经可能是主要原因.小脑后下动脉等血管压迫舌咽及迷走神经,造成舌咽及迷走神经的脱髓鞘改变,引起舌咽神经的传入冲动与迷走神经之间发生"短路",引起疼痛.

神经根管内占位(神经之间34)(1)

在临床症状方面,起病年龄多在35岁以后.疼痛局限于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咽支支配区,即咽后壁、扁桃体窝、舌根和外耳道深部等,可向外耳、下颌和齿龈放射.一般为单侧性,双侧仅占2%.疼痛如刀割、针刺、触电样,骤发,程度剧烈,历时数秒至1分钟不等,每天发作从几次至几十次.在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静止期,有时静止期长达1年以上,但不会自愈.疼痛通常由进食、吞咽、说话等动作诱发.约10%的舌咽神经痛合并三叉神经痛.用4%可卡因或1%邦托卡因喷射咽后壁或扁桃体区,若疼痛消失可与三叉神经下颌支痛鉴别.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原则:应在明确诊断后首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时,再采用非药物治疗.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也可应用于本病.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纳、七叶莲、巴氯芬等.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目前最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其他手术方法皆因治疗效果差,手术合并症多,现以较少采用.手术治疗适用于:①药物治疗失败者; ②患者一般状况较好,无严重器质性病变,能耐受手术者;③排除多发性硬化或桥小脑角肿瘤等病变者.多数患者手术后疼痛即可消失,92%的患者可治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