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

钢琴入门谈——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里。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是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高美玲演奏


缘 起——

关于《献给爱丽丝》的创作过程,主流的说法是这样的: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 特蕾莎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的字样,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自己没有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 诺尔 为 贝多芬 写传记,在 特雷莎 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诺尔 后来出版这首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 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献给爱丽丝》虽然只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作曲家的风格,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 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永远的传奇——贝多芬

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和巴赫、莫扎特,被视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这些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伟大的杰作,贝多芬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一生坎坷,他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对音乐有着极高天赋的贝多芬,八岁时就举办了属于自己的个人音乐会,成为继莫扎特之后的又一位音乐神童。长大后的贝多芬定居在维也纳,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之路, 但是从30岁左右开始,严重的耳疾开始影响和困扰贝多芬,他在31岁时写道:生命正在萎缩消逝。但是,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克服病痛的折磨,创作了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很多不朽的作品都是在他耳朵完全听不见的情况下创作的,如《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等。这些作品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

1827年,贝多芬在维也纳的一场暴风雨中与世长辞,享年57岁。


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2)

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3)

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4)

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5)


如果你喜欢钢琴,却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学习,请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让我们一起走近钢琴,实现自己的梦想!

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6)

贝多芬爱丽丝钢琴教学(贝多芬和献给爱丽丝)(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