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然后慢跑(1闲谈慢跑)

慢跑十一年尤其是今年,即将跨越首个年度的一千公里征程内心觉得很有必要谈谈我这三十多年用心最多的一项爱好从年初“立坊”之时,就已在思虑的这篇文字我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好的思路,为此还特意尝试去拜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奈何内容与我以为的相去甚远,读了一半,滋味了了于是我仍旧不断在心里腹稿,不断改换思路直到前两个月,有一次在仙岳山慢跑的早晨,在快要结束下山的山道上,一如寻常跑步之时,慢跑向前,却猛然被远处的什么鸟叫还是尖锐的声音惊醒,才意识到刚刚自己完全“入定”忘了自己在跑步,忘了自己在想事情,也忘了时间与距离,甚至忘了“我”意识归位后,只有回看跑过的距离,才将将猜测这种感觉,应该持续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快跑然后慢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快跑然后慢跑(1闲谈慢跑)

快跑然后慢跑

慢跑十一年。尤其是今年,即将跨越首个年度的一千公里征程。内心觉得很有必要谈谈我这三十多年用心最多的一项爱好。从年初“立坊”之时,就已在思虑的这篇文字。我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好的思路,为此还特意尝试去拜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奈何内容与我以为的相去甚远,读了一半,滋味了了。于是我仍旧不断在心里腹稿,不断改换思路。直到前两个月,有一次在仙岳山慢跑的早晨,在快要结束下山的山道上,一如寻常跑步之时,慢跑向前,却猛然被远处的什么鸟叫还是尖锐的声音惊醒,才意识到刚刚自己完全“入定”。忘了自己在跑步,忘了自己在想事情,也忘了时间与距离,甚至忘了“我”。意识归位后,只有回看跑过的距离,才将将猜测这种感觉,应该持续的


时间应该不长。我非常欣喜这样一种“忘我”的体验,似乎与佛家所说的“无”之前的玄妙境界,乃至于“阿糅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相通之趣。我不敢肯定的说以前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但都没有如是的自我觉识。为此欣喜不已。在此之前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陷入了痴迷于速度的狂热状态,强迫自己不断提高速度,不断突破自己。可是与别人5’00乃至于4’00甚至三分多的配速相比,我实在难以企及。因而懊恼烦闷,心生焦虑,想过放弃,也想过改变。因而过去的许多跑步的情形,浮现脑海。渐渐寻回当初刚跑步时候的自己,其实从来不是为了配速,也不是为了跑赢谁——如果一定要说跑赢谁,那就是此生的自己——而纯粹就是为了跑起来这件事情本身,随着时间的斗转星移,可以说是为了可以更多更长时间的跑步,这就要求我不要一味图快、图多,而是要保护好膝盖不受伤,随时可以重新跑起来。人生的不可知之谜,的确充满魅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小体质羸弱多病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日后会醉心于跑步,而且一跑这么多年,痴心不改。想起中考之时,体育考试,男生800米跑步,我咬着牙连滚带爬的才勉勉强强的挨完,事后倒在旁边花坛上,两条腿像灌满铅一样不是自己的,完全起不来,更别说走路了。高一军训的时候,身体素质差到在操场列队站军姿,都两眼一黑天旋地转的倒在旁边的休息凳上,现在想来都面红耳躁的不好意思。高三运动会在观众席上看那些运动上健步如飞的同学,都觉得与我毫无搭嘎,甚至到大二之前我也从无这方面的意识,更别说锻炼的想法了。一切的改变,都是由失恋而来——那时候只觉得心慌憋闷,也没想那么多——然后从大二下学期(二零一一年上半年)开始,每天早起从宿舍楼满跑经过驾校,穿七教到行知广场,最后到神龙广场,然后绕着广场跑圈,然后跑回宿舍,拢共下来大概也就四、五公里左右,具体也没计算过,这样一跑就跑了整个学期。时隔多年,现在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那个学期几乎风雨无阻,除了下大雨,哪怕下小雨我都冒雨跑步,豪哥跟我跑了几天,却没有坚持下来。有一回状态神勇,寻常路线到神龙广场无非六七个最多不超过十个圈的跑法,那天跑了三十几圈,事后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毕业之后,颠沛流离,兜兜转转。停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住在古地石的时候,晚上去湖边水库散步,偶尔小跑一段,有一天,碰到一个老头(只有一个背影的印象)也在跑步,速度不快,我就跟着他慢慢跑着,始终咬着他不放,难以置信的绕湖两圈半(大概十五公里多),要不是他改变路线跑回家的话,应该还可以跑更多。那天的状态也非常好,十五公里下来,也不觉得吃力。后来一年多的时间,我多次尝试再跑两圈半,却怎么都跑不到,两圈下来气喘吁吁,累得不行。因为有了那一晚的奇妙经历,我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因而不断努力尝试突破哪怕是接近。恰好那几年厦门马拉松搞得如火如荼,八万多人报名参赛,盛况非凡。躬逢盛事,从而不断逼迫自己,多加训练,多作积累,把马拉松作为目标来不断要求自己、突破自己。从此湖边水库,多了个爱跑步的少年。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是晚上,记忆犹新的则是在十一月份深秋天凉之时,我每每午后喝两瓶啤酒,就着酒意下午两三点钟去湖边跑步,一跑两个多小时,看着太阳西斜,金色的霞光一寸寸的从湖边的错落的屋墙上慢慢退守水面,在粼粼波光的倒影下泛起金色的涟漪向岸边漾开,然后掠过树梢,盖过BRT的桥基,慢慢从西天掉下去。这边被暗夜吞噬的湖边,沿湖的路灯华灯初上,盏盏点亮昏黄的灯光,印在水里摇摇晃晃,宛若一条火龙刹那间就要从水中腾空而起,远处的BRT高架桥边紫白相间的灯光像一条珠光宝气的衣带缠绕在美人的腰间………………第一年,我参加了半马。意犹未尽,从第二年开始,都是报的全马,至今已参加五届全马。2021年的厦马因为疫情影响被推迟至四月份开跑,我第一轮报名没有中签,忘了可以继续候补签,因而错过了,特别遗憾。


  • 每一年的马拉松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记得第一年跑马拉松,场上洋溢着重在参与的氛围,特别轻松热闹,很多cosplay,造型各异,惹人眼球,我一路上特别兴奋,赛后特意跟他们合照。第二年跑全马,特意买了一双新鞋留着跑马拉松穿,结果新鞋磨脚,两个脚后跟全部磨破皮流血难耐,到三十几公里的时候,已经崩溃,几度想要放弃,最后拖鞋赤脚咬牙走走停停,坚持到最后。第三年好像才注意到胸口用别针别的号码牌因长时间的摩擦把两边的乳头都蹭破皮了,流血不止浸染了运动衣。这才留意到很多人跑到最后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而先一年其实就已经存在这种情况,只是不严重,当时没注意。后来跑马拉松就既然不特意买新鞋也不把号码牌扣在胸口。而有一年,临近元旦,天色总是愁云惨淡,难得见日头,一直在心里记挂着,祈祷马拉松那天不要下雨。纠结如果真的下雨是否还有必要参赛?毕竟为了跑个马拉松感冒了,那就不值了(后面还要带上班带团呢)。心里这样盘算,可还是抵挡不住马拉松的热情,当天早早搭车去了现场,完全被现场氛围感染,穿着发的雨衣参赛,刚开始还毛毛细雨,穿着雨衣完全施展不开,而且热情散不出去,导致身体非常热。后来雨越下越大,我就把雨衣撕了,在雨中漫跑,恰好雨水可以洗去热气,下雨天也不热,没想到越跑越好,后面完全跑开了,那时候我在此之前所有马拉松的最好成绩,跑完全程下来也不觉得累。那也是我至今最为与众不同一段经历!至于今年,印象比较深的,当然不至一次。除了在仙岳山跑没了“我”之外。当属过年在老家跑步的那几次。由于天气实在太冷,早上瑟缩着身子起床在寒风中跑步,在老家实属另类。第一天出门,我跑了很久,身上都还没热气,仍旧觉得很冷,尤其是双手被冻得通红,而且特别痒痛难忍,我一边搓手一边慢跑,哈着白气,清冽的空气刺入脾肺,有种被蚂蚁咬的感觉。…………而这两年的马拉松越跑越顺,成绩也越跑越好,跑完人也越来越轻松,从一开始跑完休息三五天,腿脚还酸痛难忍到最近的跑完马拉松还可以继续正常的到处去玩。从一开始的全马只能跑二十几公里,到最近的跑满全程。一个个进步的身影,见证着我的成长,也磨砺着我的心智。厦马,我仍旧在坚守着,期待下一场赛事。而在赛场外,随着我一次次的搬家,跑道也几经改变。从住在古地石的时候的湖边水库——偶尔还跑到环岛路去跑步——到住在锦绣广场的时候,步行两公里去体育中心跑圈,到现在住槟榔,偶尔去体育中心跑圈,比较多的是在更近的筼筜湖边跑圈,偶尔放假回家在老家跑马路牙子等等,可谓走到哪里跑到哪里,甚至在搬家的时候,也希望附近有湖或者体育场可以跑步,把这一点作为衡量搬家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跑步,已经成为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粉一部分。跑步,早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无需多言了。今年,遗憾错失了马拉松,或许是心里憋着股劲吧,从元旦后的一月份开始,从没间断的一直在跑。年初的时候,自己立了个“坊”,期望可以跑够一千公里,眼看就要年底,这个目标也要实现了,这个“坊”总算是立住了,所以心里难免激动。时光飞逝,当年启程之时也不过将将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我很庆幸仍然可以跑步,这中间有过很多的经历,很多的难过时刻,也有很多的曼妙回忆。而心态也有太多的纷繁复杂的变化。但就如我时刻在心里告诉自己的:跑步之事,跑多快不重要,跑多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跑多久!所有过往的荣誉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早晨醒来你还可以重新走上赛道,来一场说跑就跑的旅程。所谓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