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先生教育名言(用怜悯之痛拥抱孩子)

魏书生先生教育名言(用怜悯之痛拥抱孩子)(1)

感谢你阅读,请关注!

大家都知道,魏书生创造的8分孩子的奇迹吧?不是每个孩子都可爱,让不可爱的孩子变得可爱,是教师的崇高使命。可只有怜悯的春阳才能融化冰冻的心灵,只有痛苦的春风才能化育心灵的春雨。

基督说,怜悯便是爱。怜悯是美丽的痛苦,是为孩子的不幸而痛苦,可比孩子还要痛得深刻,痛得清醒。

怜悯不仅是心灵的共鸣,更是久旱渴盼的甘霖,是雪中急需的炭火,是生命濒临死亡的救助。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怜悯的阳光普照冰封的世界,是因怜悯的春风唤醒冬蛰的生灵。失去怜悯的世界是冰天雪地,是没有边际的沙漠,是没有生命的死海!

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怜悯的拥抱,使心灵感受到暖意洋洋;是因怜悯的利剑砸碎贪欲的枷锁,让心灵畅享牺牲的欢乐呀!

教育之所以是崇高的事业,就因为是用怜悯的智慧重塑美好的生命,让老师获得天堂的幸福!

魏书生先生教育名言(用怜悯之痛拥抱孩子)(2)

恶习的魔鬼残酷地凌虐生命,却用虚假的安逸贿赂孩子。孩子沦落于安逸的泥潭,不能感知被虐待的痛苦,堕落的痛苦,无望的痛苦。眼看孩子被恶习愚弄和收买,凌辱和折磨,失去人样,两眼呆愣,生命是一滩稀泥,怜悯的痛苦如深海翻涌起的波澜,久久不息……

汹涌的痛苦是热烈的拥抱,将两个心灵紧紧地扭结在一起。怜悯的慧眼揭破恶习的骗局,深情地呼唤孩子痛苦的觉醒。

怜悯是解剖刀,用痛苦的刀刃剖开心灵的魔鬼——恶习,对孩子说:“恶习用可怕的安逸征服你,使你沦为恶习的奴隶,替恶习发声,为恶习辩护,却不知毁掉你前途的罪魁正是恶习呀,孩子!”

魏书生先生教育名言(用怜悯之痛拥抱孩子)(3)

怜悯决不会受恶习的欺骗,一眼就识破恶习的妖怪,才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痛苦,洞见恶习制造的可悲宿命。只有怜悯的慧眼才将恶习和孩子分割,叫出恶习的名字——懦夫和懒汉,也才用痛苦的海洋拥抱孩子。

丧失美好的怜悯,老师就蜕变成愚昧者,误把孩子当恶习,用懦夫和懒汉称呼孩子,也就嫌弃孩子,背叛重塑生命的使命。

怜悯是深情的呼唤,怜悯的嗓音深沉真挚,吐出的是沉甸甸的痛苦,充满启蒙自爱觉醒的智慧。怜悯的语言温柔而充满力量,把痛苦的真理揭示得泉水一样清澈,把自爱的信仰昭示得阳光一样灿烂,把恶习的妖魔打回丑恶的原形!

只有怜悯的呼唤,才让孩子收敛逆反的刀剑,深刻地感受到恶习凌虐的痛苦,尊严被践踏的痛苦,自爱受侮辱的痛苦,无聊的痛苦,前途迷茫的痛苦,以及身体被摧残的痛苦!

于是,孩子才第一次睁开眼睛,看清恶习的丑恶面目,洞穿恶习的罪恶阴谋。

魏书生先生教育名言(用怜悯之痛拥抱孩子)(4)

伟大的教育家无不是怜悯塑造的,苏霍姆宁斯基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陶行知用爱的信仰重新定义教育,经验主义大师杜威对孩子心灵世界高度尊重,都用孩子的心灵去观照孩子,发现孩子心灵运行的规律,方能重塑美好生命!

老师的怜悯是重塑生命的智慧之源。只有怜悯才能触摸到孩子心灵最深的颤动,走进孩子生命,与孩子融为一体。唯其如此,老师才能最有效地启蒙生命觉醒,重塑生命,破解宿命的密码,最终改变命运。

只有怜悯丰沛的心灵,才能觉悟孩子心灵的辩证法。孩子张扬出来的丑恶不过是代表恶习的意志,生命的本质是美好的,所以孩子为维护恶习而抗争时,心灵恰是最脆弱最柔软的时刻,所有表现出的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无不是内心痛苦的一种释放,是生命的假象啊!

魏书生先生教育名言(用怜悯之痛拥抱孩子)(5)

孩子向外界发出的每种恶意的行为,无不在心灵世界激起反作用力。所以,怜悯的智慧告诉老师,每次与老师或他人发生激烈冲突,都是孩子心灵最痛苦的时刻,也是唤醒生命的最佳契机。

所以,怜悯的智慧昭示,老师永远不要跟孩子斗气,而是用痛苦拥抱孩子,从而唤醒孩子的自爱,引导孩子跟恶习绝决,重塑强大个性和高尚道德,将生命引向光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