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都有什么话(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

中国有很多俗语,这些俗语大多是老祖宗们日常生活的总结,直白浅显,讲出来容易理解,也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比如古人有句俗语叫:人饿不要吃葱,烧心;人穷莫走亲戚,寒心。人饿的时候吃葱下去不但不顶饿,还会让人烧心难受,人穷的时候走亲戚,别人只会以为是为了去打秋风或者开口借钱,难免冷眼相看,反而让人寒心。这些都是大白话,说出来却都是生活中的道理。

四川方言都有什么话(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1)

还有些俗语,则是多年来对本地气象观察总结出来的。

象我们本地,多少年来总结出来的一些跟天气有关的俗语,可能只使用本地气象,但是也有一定的准确性。比如说“云走东,雨常空;云走西,披蓑衣”,这两句话就是说,在我们本地,天上哪怕黑云滚滚,只要这云的走向是向着东方移动,那么就下不来雨,只会晴空万里。

而如果有比较厚重的云彩往西边方向移动,那接下来就需要赶紧披上蓑衣,因为要下雨了。

而本地方言,有些字发音和普通话不同,但是说出来却是押韵的。比如后面两句叫“云走北,地开裂;云走南,大雨翻了船”。这里北字和裂字普通话并不押韵,但是贵州本地话说出来,又是押韵的。

有些俗语呢,因为古代贫民百姓传播的时候是口口相传,因为发音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传播中就逐渐“跑偏”了。最后以讹传讹,大家也都默认是那么回事。

四川方言都有什么话(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2)

比如有句俗语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其实它的原文就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原文中的乞就是乞丐,叟就是老叟、老年人的意思。那这句原文就是拿嫁给乞丐和嫁给老叟打比方,一种听天由命的口气。但是在传播的时候,叟字并不被广大劳动人民日常口语所接受,于是慢慢的大家就通过发音演变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是这样的演变,和原话的本意出入不大,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

而有一句中国古代俗语,它“跑偏”之后意思就变得截然不同,让人对这句话的含义很难理解。甚至于说这句话由此而衍生出一种冷酷无情的含义。这句话就是人们常说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小时候我就对这句话很迷惑,为了套狼,为什么一定要拿自家孩子去做套狼的诱饵呢?弄几斤肉不可以吗?如果真的是太过穷困没有肉,那自己在家里时刻防备狼的出没不去招惹它不行吗?为何一定要如此残忍的拿自家孩子作诱饵去套狼?

四川方言都有什么话(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3)

找个哈士奇冒充一下狼

后来某次与一位四川朋友交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用四川方言解读,那就完全说得过去了。在四川话里,“鞋子”的发音就是和“孩子”发音一模一样。为了套狼,自然是要上山下沟到处摸索狼的踪迹,大山里跑上跑下的就会很费鞋子。而古代民间鞋子可是奢侈品,平常人家只有草鞋,做农活都要把草鞋脱下来,做完农活才穿上,就是怕费鞋子。

为了套狼,要山沟里到处跑,自然就会费鞋子。所以这句话其实应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这样一说,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