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

曾经花了不少口舌和学生们解释,辛弃疾和李清照真的不是亲戚关系,也并非情侣关系。我的解释大抵如下:两人虽都是济南人,但李清照却比辛弃疾年长了56岁,而且按生活轨迹来看,二人根本没有见过面。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1)

但学生们的理由倒也简单:一个是易安居士,一个是幼安居士;一个是词中皇后,一个是词中之龙;再加上数首词中,辛弃疾都曾模仿和引用过李清照的经典。最后我不得不拿出史料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却仍有学生表示:原来这是一场暗恋!对此,我当真是反驳不了。辛弃疾确实曾在不少场合,不少诗词中表达过对李清照的欣赏,这一点在本期的这首词中就可见一斑。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2)

本期这首《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仅是词名就让人眼前一亮了,辛弃疾直接点明我这首词就是效仿她李易安所作。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高调似乎无可厚非,但在当时李清照其实是一个备受非议的人物。对于她在丈夫赵明诚死去后的第二段婚姻闹剧,南宋不少所谓正统文人,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子的才情是自己比不了的,另一方面又给这位千古才女扣上一个个“受不了寂寞”的帽子。但这又如何,身为老乡的辛弃疾何曾在意过世人的眼光,于是这首像偶像致敬之作诞生。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3)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南宋.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其实也是有自己婉约词代表作的,《青玉案.元夕》就是最经典的一首。这首词,后世不少学者认为学得还是很成功的,特别是开篇的几句,颇有李清照附体的感觉。只是越往后读越觉得画风不对劲,原来不管怎么模仿,辛弃疾诙谐调皮的一面不曾改,只能说:李清照没你皮!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4)

全词写的是大雨后的湖光山色,以及自己被罢官闲居在带湖的心情,写这首词时辛弃疾41岁,李易安已过世26年。词的上片,“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开篇就是大手笔,千峰被乌云笼罩,一阵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一句似乎还有点儿豪放之风。第二句“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这样斜阳远照之景,不知道在画家手下如何描绘。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5)

接下来以画家的视角,描绘眼前之景。酒家的青旗,说明山的另一面有人居住。最后一句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的心境: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一生抱负难以实现的辛弃疾,此时得到了内心暂时的平静,只要有这湖光山色相陪,他便觉得能安度这个夏天了。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来自词人心底的落寞和无奈。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6)

词的下片,词人午睡醒来。此时他眼前的窗外是苍松翠竹,万千潇洒;头上的空中是野鸟自由自在的飞翔。词写到这,一切都是李清照经典的白描写法,接下来按套路应该以抒情落笔了,但是辛弃疾的画风却突然变了。“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本是闲适之景,他却偏对天上的白鸥起了好奇心,这里的“怪”不是怪罪,而是奇怪。他奇怪的是为什么这群白鸥从天下斜看着自己,却不肯下来,一个“觑”将白鸥拟人化,似乎对方在偷窥着自己。

辛弃疾为什么喜欢李清照 辛弃疾向偶像李清照致敬的词(7)

最后一句给出了词人臆想的答案。这里有一个典故,古代的真隐士们会和鸥鹭有一个约定,相依相伴于山水间,这叫做“鸥盟”。在这里词人引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归隐之心。天上的白鸥不肯下来相陪,莫不是它们是新来的,还不知道自己和旧鸟的约定?想到这,他发出了调侃的一问:“别有说话”,问对方是不是有话要和自己说。

这首看似只是信手拈来打发时间的作品,其实恰恰让我们看到了辛弃疾难得闲适的一面。却原来除了“醉里挑灯看剑”,他还能抬头相问白鸥,在豪放和婉约中随意切换的词风下,是一份难展抱负的落寞。仅从此词来看,大家认为辛弃疾有没有学到易安词的精髓呢?欢迎一起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