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探亲移民 出街吃顿饭被服务员嫌弃

导语:

来港近几年,说实话,这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城市。爱的是它的自由与多元;恨的是高房价和某些不和谐之声。

但从始至终我都觉得它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尽管前几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问题,我总认为香港人比较有素质有修养,待人真诚热情。

然而……。

我在香港有位朋友名叫阿香,她来香港6年一直是说普通话,上周末她与一位老乡去餐厅吃饭,可服务员的态度让人咋舌。

咱们一起听听阿香的自述:

我是咱们内地河南人,今年50岁了,2017年3月份我与二婚老公来到香港定居,由于没有语言天赋,我来香港几年里一直都是说普通话。

我在香港生活朋友们都让我学粤语,当然这也是她们对我的关爱,入乡随俗嘛!

可是,粤语对我来说太难了,声调的调类 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广州话是平上去入,各分阴阳,加上入声是分了三个(上阴入、下阴入、阳入)。调类和普通话对应关系有时不是一致的,是挺大的难点。

因为北方话一般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节(即普通话的四个声调)。而粤语呢却是有九个声调那么多,所以北方人学粤语比较困难。

我在香港生活,就连老公也要帮我我取个英文名字。

我是中国人也有中文名,不太喜欢英文名,后来我就用汉语拼音组成“英文”名字,老公的几位朋友的祖籍都是广东人也有中文名,可他们见面都是称呼英文名字。

香港探亲移民 出街吃顿饭被服务员嫌弃(1)

而老公带我与他们一起吃饭,每次见面我都分别称呼:李哥好!黄哥好!陈哥好……。

他们也会用生硬、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应道:“您好!四嫂”,因为他们兄弟之间按照年龄排顺序,我家老公相比他们年龄比较小,排行老四。

其实老公以前没认识我的时候,也很少去咱们内地,他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所以也不懂普通话;

比如:疫情之前,有一天周末他与我来到深圳游玩,吃饭时他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我吃水饺”

然后,我们来到一家“北方饺子馆”服务员微笑着上前招呼:“两位来点什么?”

老公:“水饺多少一碗?”

服务员却听到:“shui觉多少钱一晚”然后她急眼了,我急忙上前对服务员解释道:“他是香港人不会说普通话,请谅解!”这才避免一场误会。

当他与我生活在一起后,我每天都是与他说普通话,他也乐意学习普通话,所以老公现在的普通话说得很溜了。

而他几位香港朋友都是说粤语与英文的,所以尽管他们不会说普通话,见到我都会用港式普通话与我交流,上次我们到香港的太平山顶去游玩。

大家一起走到餐厅时,黄哥准备点菜,他本来想问我:“细~小 ”

(四嫂)

你~想~食~新么啊?”

(你想吃什么啊?)

我说:“我是北方人来盘水饺,其它都无所谓,你拿主意了”

黄哥:“呢~嗨~翻~次~睡~觉?”(你喜欢吃水饺?)

由于他说普通话时实在太搞笑了,就连他自己都憋不住大笑起来,周围的客人看到我们的对话,不由得也陪着“哈哈哈”地乐个不停。

我想如果大家接触时间久了,黄哥的普通话会大有进步的,现在就连外国人都希望学好普通话,咱们香港的50、60后的人是不是也要加油了?

然而,上周末我休息时间,就约上一位在香港生活的老乡一起出街吃烧鹅,当我们走进某个烧鹅店门口,看到好多人在排队。

因为在香港这家烧鹅做的味道不错,半透明的鹅皮香而不腻,瘦肉和油脂的厚度在1:1左右,底下还连着块特别入味的骨头。

香港探亲移民 出街吃顿饭被服务员嫌弃(2)

一口下去四种享受,从脆到油,从香到甜,咸鲜的汁水一直从油层里爆出来,瘦肉的部分又很细嫩,吃多少份儿都不嫌够。

所以这家店的生意非常火爆,每天到了饭点这里就排起长龙,今天又是周末来这里消费的客人就更多了。

当我手拿现金准备在前台落单的时候,有位看上去像60后的服务员大姐,她看到我们进来就用粤语说道:“你想要食么耶?”

(你要吃什么?)

我用普通话说:“来半只烧鹅、半只油鸡,两碗米饭”。

服务员大姐先是不耐烦的瞟我一眼,然后嗓门提高八度:“勒斗有肖鹅210元半计;白切给,油给都系60元半只,你要咩给?”

(这里有烧鹅210元半只;白切鸡,油鸡都是65元半只,你要什么鸡?)

香港探亲移民 出街吃顿饭被服务员嫌弃(3)

我压住怒火低声:“我要的是油鸡”

紧接着她又递给我一张落单小票,大声吼道:“抓住非,绘后面排队会!”

(拿着小票,去到后面排队去!)

老乡也忍不住对我说:“天哪!她这里什么态度?就因为我们说普通话吗!你看她那副鄙视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然后,好不容易排到我们俩了,肚子已经叽里咕噜叫个不停,我想既然单也买了,队也排了这么久,无论如何今天这顿饭也是吃烧鹅。

香港探亲移民 出街吃顿饭被服务员嫌弃(4)

而轮到排位上桌时,服务员大姐又让两位长者与我俩拼桌,也就是说香港地方小,餐厅都是一个桌子坐上两家客人同时进餐。

其实拼桌也没问题,在香港与长者拼桌我也不是第一次,只是这次拼桌的长者是一位长期病患者,因为我俩的菜刚上来,准备吃饭时,只见对面的大爷咳个不停,边咳边吐痰,然后再用纸巾包住他吐的痰。

也不是我们不懂尊老爱幼,只是这让我俩怎么吃饭呢?于是我老乡再也无法忍受,就“蹭”地一下站起来,大声叫那位服务员大姐过来:“我们要换桌”。

服务员没好气地说:“没空闲的位置,人数少的客都得拼桌排位”。

而当她看到我们对面的大爷的表情,还有他手拿纸巾不断吐痰的动作时,可能也明白了,但她一时不知所措。

我老乡又接着说:“不然就退单,反正我们也没动筷子”。

这时,店长看到我门与服务员在争执,就过来让那位大姐先下去,她来处理,由于对面拼桌的客人点菜未到,刚好这时隔壁有客人离开,她就安排拼桌的大爷到那一桌等候。

店长听我们说普通话,她也用普通话道歉:“对不起!是我们服务不周,今天客人比较多,请谅解一下,两位慢用”。

香港探亲移民 出街吃顿饭被服务员嫌弃(5)

老乡又微笑着对我说:“这个店长的普通话好正宗,如果每个服务员都像店长这样的态度不就没事了,今天这顿饭吃得窝窝囊囊,非常不舒服!”。

我就急忙安慰她:“可能你有点玻璃心,你看今天客人比较多,服务员忙不过来,烦躁的心情在所难免。再有每个人的素质不同,你看每个餐厅的服务员都有许多,而店长只有一个,要不人家怎么可以做到店长这个位置呢?!”

在这里我也提醒一下:避免玻璃心。很多朋友来香港旅游总觉得很受伤。去茶餐厅被服务员屌,去商场sales一旦不热情,就感觉被区别对待。

我想说大可不必,他如果白眼瞪你,你就给我瞪回去。他大声跟你讲话,你也大声讲话。人没有高低贵贱,面子是自己争的,自己都放弃挺直腰杆,那真的谁都抚慰不了你的玻璃心。香港可是出了名的投诉之都。

但是不得否认,香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听不懂也讲不清普通话的群体,一般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底层劳动者,比如大家体验感比较差的茶餐厅,是因为有些服务员听不懂普通话所以显得不耐烦,其实他们对说普通话的人也经常摆臭脸的。

俗话说的好:“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就连好多国外友人都在学习普通话,甚至他们的普通话比咱们还标准,不看他们的外表单听声音,你还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里人。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话,即普通话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成为一股新风尚。

目前香港这边已经有普通话课程,学校也基本上是粤语、国语、英文教学,大家平时虽然粤语夹着英语来说。

不过现在两岸交流越来越多,虽然现在香港有些年轻人仍然讲不好普通话,但他们也不像以前的人一样完全听不懂。

相信在未来会讲普通话的香港人会越来越多,讲的也会越来越好。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一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