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

2000年12月的一天晚上,陈佩斯正在北京远郊农庄的家里吃晚饭,突然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二子,快,你爸病倒了!”

陈佩斯急忙赶到医院,只见父亲陈强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嘴上插着呼吸器,早已经不省人事。

医生的脸色很凝重,陈佩斯知道情况不太好,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对医生说:“大夫你尽管说,不论什么情况我都能够接受。”

医生点了点头,说:“老爷子突发脑中风,情况十分危急,你要做好准备。”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1)

陈佩斯之父陈强

原来陈强虽然经过了抢救,可是因为年事已高,现在已经进入昏迷状态。除非能够唤醒他,否则有80%的可能性,会变成植物人……

夜深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虽然让陈佩斯震惊万分,但是这些年来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早就已经锤炼得他处变不惊,让陈佩斯还是很快就稳定下了心神。

他劝已经忙碌了一天的母亲先回家去,自己在这里陪伴着父亲。

陈佩斯坐在床前,看着眼前昏迷不醒的父亲,他思索着怎么让父亲清醒过来,他想起来医生说父亲虽然昏迷,但是还是能够听见自己说话的。他想要不然我给爸爸讲讲以前的事情吧。讲些从前的趣事,那些父子合拍电影的往事,也讲那些被父亲责骂时候的难堪和气愤。

讲着,讲着,他的眼泪好像断了线。

可是床上的父亲,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什么也听不见……

哥哥陈布达出生的时候,陈强正随着中国电影代表团出访匈牙利,展映电影《白毛女》。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2)

《白毛女》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很受欢迎,记得首映的时候,礼仪小姐给作为主演的陈强献花,台下的一位老太太突然喊道:“不要给他花,他是坏人!”

旁人给她解释,这是电影,不是真的。可那个老太太还是愤愤不平地说:“我真恨不得,为民除害!”

陈强真的是哭笑不得。作为演员,尤其是一名专门出演反派的演员,陈强对这种事是真的见得不少。

最危险的一次,是话剧版《白毛女》在张家口驻军部队巡演的时候,战士们看得都很入神,一个小兵拿着手中的枪,拉动扳机,就要对舞台上饰演黄世仁的陈强开枪。幸亏班长眼疾手快把枪朝天一抬,陈强才侥幸躲过一劫。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3)

据说,自那以后,部队再看《白毛女》一律不准带武器,以免发生意外。

而现在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真的是让陈强在无奈之余,又是深深的感动。

也正是在这次出访的时候,陈强接到了妻子的电报——他做爸爸了,还让他给儿子取名字。于是为了纪念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观众对自己参演影片的厚爱,他把长子取名为“布达”。两年后,二子诞生,陈强又为他取名“佩斯”。

要说起来,二儿子陈佩斯长得和陈强可以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高鼻梁,小眼睛,嘴巴一笑,就觉得他要使坏。从小陈佩斯就因为父亲表演的那些“坏人”形象,受了不少闲气。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4)

童年时,经常有人过来逗他:“过来,小黄世仁,吃糖果。”

“不吃,我不是小黄世仁,我是小黄继光!”

“好!有志气。”

小陈佩斯尽管聪明伶俐,没有因为这些闲话受到伤害,可是次数多了他也觉得厌烦。

于是每次受到欺负,他就回家向陈强控诉:“都是因为你,你为什么要演那些坏人。你是我们家的敌人。”

每一次,陈强都要哄小家伙半天,陈佩斯才会破涕为笑。

而现在,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父亲,陈佩斯突然觉得以前那个需要哄要照顾的小孩,现在转换了角色,成了眼前的老人了。

可是尽管陈佩斯日夜贴身照顾了三四个月,老人还是在医院昏迷不醒,病情没有丝毫好转。陈佩斯不止一次拉着医生的手询问:“大夫,我爸是不是就醒不过来。”

医生也是没办法,只好建议,现在继续在医院耗着,用处不大,如果可以最好能够安排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也许还有点用。

陈佩斯一拍他自己的光脑门子——那还用得着找吗,去我北京郊外的“桃花源”呀!

这是陈佩斯在北京郊外承包的果园,山清水秀,远离市区,端的是一个好地方。

陈佩斯对父亲说:“老爷子,您就在这里安心住着,这儿远离充满噪音和汽油味的大城市,吃的是山村野菜,喝的是甘甜的山泉,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生活在原生态的绿色世界里,对身心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别人来说,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或许是个苦差事。但是陈佩斯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个难得和父亲相处的机会,小时候都是父亲在照顾着自己,现在轮到他了反哺父亲了。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5)

对于照顾父亲,陈佩斯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亲力亲为。每天晚上陈佩斯都给给老爷子泡脚、按摩,刺激他的穴位,为其活动关节,学着医生给他做康复治疗,一直到晚上11点。其间他总是不停跟父亲轻轻讲话,并把这叫做“心灵按摩”。

平时白天,他就把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翻翻身子。而陈强呢,在陈佩斯的精心照顾下,连褥疮都没长。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陈佩斯的照顾下,有一天,陈佩斯在给父亲按摩时,突然发现陈强在努力睁开眼睛。他不由兴奋地大叫:“快看,老爷子要醒了!”

是的,陈强醒了。虽然他说不出来,但是他心里什么都明白。儿子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他不说,只因为他们是父子。

有人说父母爱子心切,可是哪个有良心的孩子又不会爱自己的父母呢?

看着曾经为了自己的成长操劳了半生的父母突然病倒了,又有哪个孩子会不焦急呢?

爱之深,责之切!

可是这个“责”,在我看来并不是责怪,而是责任的责。不仅仅是父母哺育子女的责任,更是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啊!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6)

父亲醒来的那些日子,陈佩斯高兴极了。他每天清晨都早早起来,给父亲做喜欢吃的手工切面,没事就陪老爷子在门口晒太阳喝茶。有空,还会推着老爷子的轮椅在果园里面转转看看,呼吸郊外的新鲜空气。有时候周末节假日,陈佩斯就回去城里把自己的儿子陈大愚接过来,陪老爷子逗闷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而老爷子的恢复也是特别快,慢慢地能够开口讲话,慢慢地能够自己拄着拐杖走路了。

现在的日子看着这么好,但其实小时候的陈佩斯和父亲的关系却很紧张。陈强长年在外面拍戏,对于家里的关心较少。虽然在外面屡屡拿奖,可是对于儿子的关心却是不够的。因此陈佩斯小时候很是顽皮,而且不喜欢读书,经常和学校里的坏孩子逃学、打架,让陈强很是头痛。

有一次陈佩斯和同学打架,被对方叫来的“援兵”打破了脑袋,家里人着急忙慌地送他去医院缝针,伤不是很重,可是啊,要剃掉伤口周围的头发,陈佩斯心想这多难看呀,干脆就剪了个光头。

可是回到家的时候,陈强却对他说:“要么你就学好,要么你头发就不要留了,一条道走到监狱去,省得还要剪头发。”

但没想到陈佩斯的气性大,索性从此就是光头了。

可是小时候叛逆的陈佩斯,在长大后,却突然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变得特别孝顺懂事。那时候,空调还没有普及,出门也没汽车。一到夏天,北京的天儿就特别热。白天还好,在外面干活,顾不上这么多。可是到了晚上就受不了,睡不安稳。再加上陈强年纪上来了,血压也高,天一热,就更是受不住。

眼看这也不是办法,陈佩斯就找来一辆小三轮,上面放上一张竹椅,让老爸坐在上面,他光着膀子蹬着车,满头大汗,带着老爸到北影厂宿舍外兜上一圈,小风儿一吹,老爷子舒服的直眯眼睛,回家后倒头酣然入睡。

后来,陈佩斯有车了,陈强老爷子反而不爱坐,宁可自己去北太平庄“遛弯儿。陈佩斯给家里装了空调,老爷子又舍不得电,儿子一走就关机。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7)

陈佩斯为什么在长大以后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我想除了他看到随着时间的过去,父亲的年纪大了心疼之外,更多的还是长大以后的他明白了父亲的不容易,也体会到了父亲的话是有多么用心良苦。

陈佩斯结婚很晚,30岁的时候才结识了当医生的王艳玲,并和她结婚。婚后第二天,陈佩斯夫妇到陈强住所吃了顿团圆饭陈强端着儿媳敬的酒,满意地一饮而尽,然后对陈佩斯说:

“二子,我一直对你说,做人讲道德,不做昧心事。演戏要讲戏德,不抢戏,不压别人的戏。这些你都做到了。今天我要说的是,做丈夫要有夫德,小王工作辛苦,每天都在手术室一站好长时间,回家很累的,家务事你得多揽点。”

陈佩斯听得频频点头,认真地说:“放心吧爸,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的。”

所以对于陈佩斯来说,有时候陈强除了父亲的身份,更多的还是人生导师的角色,是他人生的鞭策者。而他之所以之所以能够进入演艺圈,也离不开老爷子的提携。

陈强刚开始并不是很建议儿子进入了演艺圈,因为这张祖传的“反派脸”,陈强吃了不少的苦头。所以思虑良久,父亲给了儿子一个建议:“要是将来有喜剧表演机会,你该往那方面发展。”

1973年,陈佩斯在父亲和他的好友田华的的帮助下,参加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招生考试,而他的事业也从这里开始起步。在表演上,陈佩斯很有天赋,学东西很快,25岁的时候就挑大梁,和父亲陈强一起主演了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8)

和父亲这样的老戏骨同台表演,陈佩斯紧张极了。而陈强呢,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每次拍摄陈佩斯戏份的时候,他就故意躲在镜头后面,只有当陈佩斯的表演实在是太糟糕的时候,他才会出来指导——你应该这样表演,你应该是什么状态。

而也就是在这样的指导中,陈佩斯的演技飞速提高,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

除此之外,陈强对于表演的敬业,也是深深震撼了陈佩斯。在拍摄电影《父与子》的时候,有一场老爷子要往身上用脸盆倒水的戏,当时的天气已经转凉了,可是老爷子拍完一遍不满意,接连拍了好几条。凉水是一盆盆往身上泼。冻得瑟瑟发抖,终于老爷子满意了,可是转过天就因为年事已高,身体虚弱,病倒了。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9)

这件事给了陈佩斯很大的震撼,老爷子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告诉了儿子,什么叫做——戏大过天。

随着电影一部部的拍摄,戏外的父子俩,因为过去聚少离多造成的有点僵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虽然仍有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受欧洲电影影响,陈佩斯特别喜欢自然状态的表演,与父亲意见不同时总是据理力争。最激烈的一次是在拍摄《父子老爷车》时,两人就戏论戏,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后导演和摄影师不得不出面调停。

就这样在父子两人的努力下,他们共同开创了“二子系列”喜剧电影,成了一对经典的银幕父子搭档。

而在电影之外,陈佩斯还连续10年登上春晚的舞台,和搭档朱时茂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部部精彩的小品,他也因此被称为“小品之王”。

可是正当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遭到了一次重大的打击,事业急转直下,心灰意冷的他从此退出演艺圈,再也不愿拍戏、演小品,很快就变得一贫如洗。

为了维持生活, 妻子拿出自己的几十万元“私房钱”,在北京延庆西三叉村的大山里承包了 1 万亩荒地。从此夫妻俩带着十几名工人,开始没日没夜地种植蔬菜和果树赚钱。彻底和演艺圈告别了。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10)

陈强陈佩斯父子

而现在老爷子虽然醒了,可是看着自己的儿子已经完全放弃自己所钟爱的表演事业,陈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十分着急。

这天回家的陈佩斯,看见陈强闷闷不乐,陈佩斯知道父亲在忧虑什么,他轻轻蹲在父亲的身边说:

“爸,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戏我还是会去演的,但我最近一直在想这事,可能小品和电影不再适合我,不过总有一种艺术形式适合我。我跟您一样,天生是为演戏而生的。要演,一定要演!”

听了这话陈强十分高兴,虽然他知道陈佩斯在事业上遇到了重大挫折,但实在不愿看到儿子一直在山林里消沉下去。

2001年,陈佩斯靠着卖石榴赚的的35万元,开始了他在表演上新的起点,那就是排练话剧《托儿》。投资前,制作人和他说,这次很可能就是要亏损的。可是为了自己的表演梦,为了老爷子的寄托,陈佩斯咬咬牙,说:“我一定要投,一定要做。”

陈佩斯的复出很顺利。2002年,《托儿》在北京上演,上座率95%,在北京连演10场后,开始了全国巡演。后来的几年里,陈佩斯又推出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话剧,均获空前成功。仅2006年推出的《阳台》一部戏,净利润就达到了2000万元。

2008年他又创作了话剧《阿斗》,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演出,均取得了辉煌的票房。昔日的“光头笑星”顺利从小品演员转型为话剧明星。

2010年,在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扮演了一辈子配角的陈强获得终身成就奖。为了给儿子一个“露脸”的机会,老爷子决定让陈佩斯代替自己登台领奖。直到此时,他心里仍时刻惦记着儿子的事业与前途。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11)

而陈佩斯呢,对于老爷子也是十分关心。

一次排练的时候,陈佩斯突然接到了老母亲的电话,“二子呀,你赶快回来,你爸非要找你。”

陈佩斯以为出了什么事儿,着急忙慌就往家里赶,可是一到家却看见老爷子没事人一样坐在那里。

他问老爷子有什么事情,老爷子却打了个哈欠:“我要睡觉了。”

陈佩斯哭笑不得:“你这个坏老头儿哎,不是折腾你儿子嘛!”

可是之后一连几天,陈强都是这样,不见到儿子不肯睡觉。陈佩斯虽然被折腾地很累,但是他心中却和明镜一样——老爷子这是舍不得儿子呀。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12)

原来为了更好排练,陈佩斯把父母送回了北京的家中,只是平常在排练的间隙回去看看。老爷子现在这接连的折腾,陈佩斯明白了,老爷子这是舍不得呀。舍不得那些在桃花源日夜相伴的日子呀。再者说,现在老爷子年纪大了,越来越像小孩子了,从前是他依恋着父亲,现在是父亲对儿子难舍难离了。

于是陈佩斯赶紧把父母接到了自己家,就住在自己房间的隔壁。这样晚上一有动静,他就可以马上起来查看。平常的时候,他也像是在郊区一样,给自己的老父亲煮面条,给他泡脚还有洗澡。

陈强最喜欢和儿子一起泡澡。泡澡的时候,陈佩斯帮父亲搓背,手法轻柔而有力。

陈强说:“二子,你小时候爸爸就是这样帮你搓背的。”

陈佩斯逗他:“现在咱俩颠倒个儿了,该我帮您搓了……”

每次巡演结束后回到北京,陈佩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牵着父亲的手出去散步。他喜欢看到父亲像返老还童的孩子一样的表情,就觉得陪父亲、回家吃饭是特别幸福的事。

可是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自从脑中风以来,陈强的身体总是不太好,经常要往医院跑。安贞医院、武警总院、中日医院以及北医三院,进去出来,这些医院的医生护士和他们一家子都是十分熟稔。而陈强的乐观也是给他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医生护士他们叫他“大鼻子爷爷”,因为陈强总是十分随和,可是让他们更加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坚强以及豁达。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13)

有一次,感冒发烧,要验血,陈强因为年纪大了血管僵硬堵塞,抽不出血来,护士在一旁十分着急,但是他却像是没事人一样,还在一旁安慰她:“没事的,慢慢来。”

对于救治他的护士,陈强也是十分能够照顾他们的感情。有时候,喉咙里插着管子在吸痰,没法说话,他就双手合十,做两个揖,表示感情。

还有一次因为心梗住院,要上厕所,他不用别人搀着,自己一点一点挪到了卫生间,可是刚一坐上马桶,就不对劲了。不动了。陈佩斯和医生急了,在一边急切地叫他,没反应。马上把他送到了床上。

过了半个小时,孙子陈大愚来了,在旁边叫了声“爷爷”,他的眼珠子就突然动了。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14)

这样的事情很多,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有十五六次,老爷子好像是故意一样,总是和子女开着玩笑。可是陈佩斯完全没有怨言,对于这个生他养他的父亲,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顾好他。

陈强生病以后记忆一直不太好,但是对于那些年在北京郊外的生活记忆的特别清楚。他总是问儿子陈佩斯,那些树怎么样了,那些玉兰花怎么样了。后来陈佩斯就在家门口也种了玉兰花,于是他总是心心念念照顾着,惦记着花开。

可是2012年,这一年的开花,陈强却见不到了。

在花开前几天,陈强因为肺部感染,造成了心衰引起高烧,住进了医院。接下来的半年里,陈佩斯全面停工,专心照顾父亲。他每天为老人端屎倒尿,陪他聊天,给他轻轻按摩。但因年事已高, 这一次坚强的老人最终未能战胜病魔。

2012 年 6 月 26 日 21 时 38分, 陈强在北京安贞医院逝世,享年94岁。

陈佩斯回忆,老父亲特别喜欢看白海棠花开,每年到了花开的时候,他总是要让子女推着他的轮椅到小区的院子里去看海棠花。看完了还摘花,插在头上,这时候,陈佩斯总是笑着对父亲说,你真的是一个“花老头”啊。

陈佩斯父子搭档系列(因银幕搭档成名)(15)

可是这一年,他看不成了。但是对于着院子里的海棠树,他还总是惦念着。他悄悄对陈佩斯说:“推着我,我们悄悄跑回去一趟。咱们在院子里坐一会。”

可是,看着满身插着管子的父亲,陈佩斯嘴上答应了,但心里却摇了摇头。

我们总是说“善意的谎言”,可是这种谎言的目的有时候就是因为关爱。陈佩斯在父亲去世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作为子女,我很爱我的父亲,但是对于他的病,我们要糊弄他。你看着他是相信的,但是我知道他可能是不相信的,他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关爱我们,我们一直在一种互爱的氛围里。”

是啊,因为爱啊。父亲对于父母的责任是因为爱,孩子对于父母的责任也是因为爱。人因为爱,才显得如此伟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