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乐至县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莘县打出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莘县坚持以党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聚焦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两个关键环节,一手抓学校“硬件”建设,一手抓教学“软件”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实现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加速转变,打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让乐至县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让乐至县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莘县打出教育高质量发展)

让乐至县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近年来,莘县坚持以党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聚焦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两个关键环节,一手抓学校“硬件”建设,一手抓教学“软件”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实现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加速转变,打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一、扎实做好“基本功”,练好教育教学“真本领”。积极开拓教师培训渠道,大力延展教师成长空间,打造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的教师发展平台。一是狠抓教育培训。今年暑假,先后组织6000余名教师参加计算机、心理健康、特殊教育及各学科培训,400名骨干教师参加线上国培和省培,全员开展新教材培训,乡村教师参训率达到90%。16名教师评为水城名师,6名教师评为齐鲁名师。二是狠抓教学教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建立骨干教师团队30多个,实行教研员一线指导、上门服务,深入学校视导教学。全县55名教师获市优质课称号,50名教师获“省优课”称号。三是狠抓教体遍访。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遍访,全县9000多名教师遍访近10万个家庭,200多名校长遍访全县1900多个村党支部,累计整改教育教学问题600余个,大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二、着力补齐“最短板”,筑牢校园安全“压舱石”。坚持资源向教育倾斜、资金向教育集中、力量向教育聚焦,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挑战,全力保障教育教学安全有序。一是紧盯项目抓进度。将项目建设成效作为检验工作作风的主战场和标准线,盯在一线、干在一线,变暑期为工期,严把项目建设的每一节点、每一关口,全力以赴抓安全、抢进度。截止目前,84个学校建设项目全部完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严把学校保安全。将维护学校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底线工程,严格落实校园安全防范标准,配备了465名专职保安保员,安装了“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232套、升降防撞柱144根、拒马421架、石球675个,“护学岗”设置率达到100%,校园封闭化管理率达到50%,织密筑牢了学校安全的“保障网”和“隔离墙”。三是统筹疫情严防控。始终将师生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实行了党组成员分包到校,配齐配全了疫情防控物资,逐一制定了复学开课应急预案,健全完善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圆满完成了中考、高考工作,全县20多万师生如期安全开学。

三、持续激活“动力源”,迸发教育发展“新活力”。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大胆探索教育新模式、新路径,教学资源实现高效重组,教育活力实现充分涌流。一是探索学区制改革。统筹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实行一体布局、系统推进,按照“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的原则,新建柿子园、古城、河店、俎店4个学区,实现镇(街道)中小学教师资源共享,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学区人”。二是实施名校带分校。充分发挥龙头学校教学资源优势,实行以上带下、以城带乡、结对帮扶,先后设立了莘县一中观城分校、实验高中张鲁分校、翰林学校古城学区、二中河店中学支教基地、莘州中学柿子园学区支教基地等,实现了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方法、优秀师资的校际交流共享。三是推进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制定了《2020年中小学职称评审实施方案》,建立了职称“直评”通道。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任现职以来有须1年以上乡村学校支教经历,到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可跨校评审职称,极大调动了优秀教师乡村支教的积极性,推动了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今年,96名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

四、坚决把牢“方向盘”,凝聚教育发展“正能量”。坚持以党建引领教育,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各方面、教育教学全过程,守稳筑牢教育发展的“红色根魂”。一是加强党的教育领导。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抓实工作、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持续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规范党内生活,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四有”好教师队伍。二是加大思政教育力度。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今年,新聘思政教师125人,网络培训思政教师1500多人,扎实开展了思政课比赛和优秀思政课教师评选,提升了全县思政课教师思想素质和育人水平。三是加强意识形态管控。成立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对学校广播、校报校刊、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进行排查,开展了自媒体、社交平台的清理,封堵删除了不良信息6起,对200个微信群、86个公众号进行备案管理,加强了意识形态管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