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谁)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必备“神器”——每日10题!

【每日一练】

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

2.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见风流泪

D.尝梅生津

3.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5.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6.下列属于回避条件作用的是( )。

A.敲击膝盖产生膝跳反射

B.碰到烫的东西,赶紧缩回手来

C.在屋内感觉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去

D.害怕见生人不敢上街

7.美国行为主义家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提出的教学法是( )。

A.强化教学法

B.程序教学法

C.讲授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8.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赫尔

9.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尝试—错误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联结—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0.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维果斯基

C.赞可夫

D.斯金纳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谁)(1)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其中,准备律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由于学生缺少准备,搞突击考试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

3.【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自我强化是班杜拉在斯金纳强化理论基础上的重新解释。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4.【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5.【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强化的理解。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的概率,也被称为逃避制约或逃避惩罚的反应。为了巩固良好表现而撤消处罚是负强化。

6.【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均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负强化条件作用类型,而AB项均属于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人的本能反应,不需要学习,属于无条件反射,据此可排除AB项。C项“人声嘈杂”已经出现,主体逃避,属于逃避条件作用。而D项中为主体“预示”,说明“生人”这一厌恶刺激还未出现,属回避条件作用。故选D。

7.【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创始者是普莱西,贡献最大者是斯金纳。斯金纳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了程序教学模式。

8.【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9.【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他是美国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也是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创立者。

10.【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谁)(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