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

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身受重伤仍高举右臂,13年后荣登阅兵仪式

原创2022-08-31 16:24·鸿鹄浮歌

天灾人祸无可避免,当年的汶川大地震现在回想起依然触目惊心。

昨天还充满欢笑声院子,现在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断掉的石块,坍塌的房屋,被砸碎的树木,不断掉落的瓦砾。

男人站在这片废墟上正摆弄着相机,准备记录下这一刻。忽然传来一声微弱的哭声。那是一个孩子的哭声!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

命运的转折

2005年3月28日在四川省北川县小坝乡一个叫郎铮的孩子出生了。

他的父亲,郎洪动,是北川县小坝派出所的副所长。他的母亲是羌族人,所以郎铮还是一个羌族娃娃。

郎铮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有意识地教育他要坚强、感恩、有礼貌。甚至还教他敬礼、踢正步、齐步走,郎铮学起来也有模有样的。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

有时他还淘气地把父亲的警帽戴在头上,一边自己喊“一二三四”,一边踢正步,看起来可爱极了。

地震发生的那天早晨,年仅三岁的郎铮,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照例去看孙子的外婆,在从家去幼儿园的路上地震发生了。

天地都跟着晃动起来,到处都是人们的尖叫声,东西掉落的声音。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3)

但郎铮却没有看到这些,他被埋在黑暗里。

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绵阳晚报》的图片部主任,杨卫华,他一听到消息就立马和同伴驱车赶往北川县。

由于地震的原因,交通严重堵塞。前面的车停滞不前,马路上都是汽车的鸣笛声甚至传来叫骂声,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他们才到达目的地。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4)

当杨卫华看到北川时,他震惊了,那到处都是废墟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还好他对北川足够熟悉,在废墟上他依稀辨认出脚下是一所小学。

高举右手

杨卫华想拍下当时的样子,慢慢向高处爬。忽然微弱的哭声传入耳朵,他一下子即兴奋又紧张,立马掏出来手电四处寻找。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5)

他向四周大喊:“你能看到光吗?”。没人回答,还好哭声依然在继续。

杨卫华不敢再犹豫,立马叫来几位解放军战士,几个人一起找了好久,最后才看到那个压在一块石头下面的小男孩。

孩子的脚紧紧地挤在两块水泥板中间,情况实在不容乐观。解放军战士立马开始制定方案,几人一边安抚郎铮的情绪,一边迅速展开救援。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6)

但是手边没有任何救援工具,他们所以只能用手挖,并找了一把劈柴刀用来砍钢筋。

长达两个小时的救援后,孩子被救出来了。

到这时,郎铮已经被困了20个小时,身上虽然没有明显的伤痕,但是他脸上、身上到处都是灰尘和血,左胳膊明显肿胀,旁边的解放军轻轻一碰就止不住的哭。

仔细的检查后,解放军诊断郎铮的左臂严重骨折,但当时的场景,他们只能拿两个小木板充当夹板先将郎铮的手臂固定住。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7)

旁边的杨卫华仔细地给郎铮清理了嘴里的灰土,拿起随身的瓶子给他倒了一瓶盖的盐水,郎铮喝了咂巴着嘴说:“好甜,还要喝”,看着可爱的孩子,杨卫华立马满足他的需求。

紧接着郎铮被抬上了一块充当临时担架的木板,这时他却停止了哭声。

旁边的杨卫华正想要拍照片,在一个回眸下,他看到这个刚刚死里逃生的孩子,正抬起稚嫩的右手,向救助他的解放军战士们敬礼。

当晚杨卫华将照片转发给朋友在博客上发表,想让大家都看看这个可爱的“敬礼娃娃”。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8)

家人的力量

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在幼儿园路上的外婆也不可避免受伤,旁边到处躺着伤痕累累的人。

外婆的唯一的念头就是找到自己的小孙子,可是地震让她的盆骨碎裂,刚站起来又跌倒在地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婆看着三十几名解放军冲了过来,他们一个个用手把奄奄一息的人们抬出来。

与此同时郎铮的母亲凭借找到郎铮的执念,从废墟里艰难地爬出来。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9)

郎母拖着受伤的腿找遍了整个北川县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绝望,终于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对着解放军战士们敬礼。

身为警察的父亲一听到消息,就投入到救援中去了。

当得知郎铮所在的幼儿园三百多人却只有二十几人生还,而且那还包括当天没去的孩子。

他心里不禁担忧起来:“郎铮会不会被埋在里面,但这边在怎么办?”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0)

就在他忙着安排一切事情的时候,一位记者和他说:“你知道吗?你孩子上电视了!”那一瞬间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郎父三天的救援里忙得脚不沾地,到了第四天他才抽空到病床前看孩子。

郎铮一直调皮地缠着父亲撒娇,郎父问他:“都在下面干什么?”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1)

郎铮说:“我在废墟中自己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叫姐姐和老师,但是没人理我,我就不叫了,但是又不敢睡觉,等着叔叔来救我。”

把郎铮哄睡后,郎父又匆匆地回去继续救援。

名扬万里

起初博客上的这张照片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绵阳晚报印出一批带着“敬礼娃娃”的照片后,这一下子传播开了。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2)

很快,全国各地的人向绵阳晚报打来电话,想要找到这个孩子。甚至还有美国的人也来寻问这个孩子的下落。

但是这个时候郎铮却消失了,甚至网络上还传出“敬礼娃娃”已经去世的消息。

当即绵阳晚报播出了一篇报道寻找这个“敬礼娃娃”,终于在当天下午杨卫华知道了郎铮的消息。

这时候郎铮已经从绵阳市404医院转入了唐都医院医疗队骨科危重病区,因为左手手臂骨折所以被迫将小拇指和无名指部分截肢。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3)

接着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军医给郎铮做了手术,而且手术顺利完成。

在手术完成后温家宝总理还亲自来探望郎铮。温总理亲切的俯身亲吻郎铮,他调皮的遮住自己的半边嘴巴回答温总理的问题。期间郎铮还向总理敬了礼。

当杨卫华来到病房给郎铮特殊的六一礼物时,郎铮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4)

他带来了一张放大的“敬礼娃娃”照片,上面签着每一位救助郎铮的解放军战士的名字。郎铮拿着那副特殊的礼物,开心地指出上面的人。

他在住院期间还对着照顾自己的警务人员说:“我以后也要当警察,去救人,去帮助其他人”。

因为左手神经的问题,他又来到西安接受治疗,幸运的是在经过多名专家的帮助,郎铮的左手保住了,恢复后能和正常人一样使用。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5)

在“敬礼娃娃”一时间火热起来后,在网络上关于“敬礼娃娃”和“郎铮”的词条搜索量飞速的增加。

郎铮收到了很多采访和电视、电影的邀约。对于电影和电视的他都回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年纪还小,还不是出名的时候。

如果被媒体捧红,没有知识和内涵自己早晚会摔到地上。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6)

对于采访,虽然郎铮的家人很无奈,但是却表示可以理解。当时一家媒体想让郎铮站在地震前的家再敬一次礼。

但是郎铮说:“敬礼是要真情实意的,当时对解放军战士敬礼是因为想起了父亲说的“敬礼也是一种表达感激的方式”,当时正是自己下意识的做法。”

“如果让自己作秀,那就玷污了自己当时对解放军战士的感激之情。”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7)

拨云见日

虽然身体已经健康,可是地震的阴影一直笼罩着郎铮。郎铮的妈妈也反应开始两年一直在地震的阴影中出不来,况且他还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开始的时候他害怕好多东西,怕黑、怕东西会晃动、怕刮风下雨,变得有些压抑。连晚上上厕所都不敢自己一个人,妈妈就严肃地告诉他:“你是一个小男子汉。”

老师也表示第一次看到郎铮的时候,他小小的一个,怯生生的,看着她的眼睛。每次下雨郎铮连教室门都不敢出,只躲在人群里面,稍微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害怕。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8)

老师为了帮他,就每次下雨都带着他去操场上走走。她抱着郎铮,和他说:雨后一定会天晴的。

因为地震所以郎铮一家人搬到了其他的地方,在父母和老师的陪伴和开导下生活也回到正轨。郎铮也恢复本来的性格开朗活泼。

13岁的郎铮已经慢慢有了大人的模样,一米七多的个子站在父母的身边幸福的笑着。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19)

郎铮的家里每一间屋子都充满阳光,他将那些送给自己的玩具都整齐有序的排列在茶几上。

把全家福挂到墙上,阳台摆放着花草。他还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寻人启事,寻找救助他的几位解放军叔叔们。

几位解放军战士未退伍前和郎铮一家还能保持联系,可是几位退伍后就都联系不上了。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0)

郎铮在信里说:“是解放军战士们把埋在黑暗里的我救了出来,是我的救命恩人,而我却只能用一个微不足道的敬礼表达我的感激。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多想能再见到他们。”

郎铮的家人们更想找到那几位解放军战士,还表示只要需要自己一定全力以赴。

希望可以把解放军战士们请到家里来,让他们看看新的家庭,看看已经成长的孩子。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1)

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那些好心人,郎铮一家也曾拜托媒体记者想在报纸上表达感谢。

还好在消息发出去后,郎父陆续找到了三位曾经的战士,战士们有当公务员的,有做个体生意的。

但是郎铮和战士们聊起来依然很亲昵。后来他还来到重庆和几位曾经的英雄聚在一起。

“敬礼娃娃”的拍摄者杨卫华更是和郎铮成了忘年交。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2)

每次他的开学杨卫华都会到场甚至成为少先队员这样的时刻,他也和郎铮的父母一起见证。

直到杨卫华因为病痛不幸离世。

在临终前,杨卫华依然嘱咐郎铮要好好学习,坚持自己的理想,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3)

救命恩人忽然离世,这让郎铮心如刀绞,在杨卫华的床前痛哭不止。

回到家后他的父母一直陪伴开导他,经过时间的流逝,他才慢慢从悲痛中走出来。

之后每年清明,郎铮还和父亲来到公墓内,为杨卫华扫墓。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4)

铮铮男子汉

而郎铮的父母和外公、外婆更是对他要求严格。

曾经还因为有了见过总理的这个“光环”,郎铮的老师担心会教坏了这个“敬礼娃娃”,但是慢慢通过接触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发现郎铮是一个阳光、懂事、热心、善良的人。

郎铮不但在班级里面是名列前茅,而且体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拿下了十几块各项运动的冠、亚军奖牌。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5)

在郎铮成长的这十几年里面,虽然媒体一直关注着他,郎铮却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甚至不希望那么多人关注他。

当时有媒体想看一下郎铮在学校的奖状,郎铮说以后真正有成绩了,那才是值得看的。

郎铮身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沉稳和细心。

郎铮在平时生活中不仅喜欢运动对读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书架上、床边、阳台里,每一本都是他的心头好。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6)

而且郎铮还是学校里的图书管理员,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到敬老院中去帮忙当义工,在路上看到老人还会主动上前搀扶。

202年8月,郎铮受到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十一”的入场卷,他高兴极了。

郎父还专门带他去定做了一套新的羌族服饰。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7)

准备去北京之前,郎铮高兴的拿着那件衣服,要带过去穿着羌族服饰和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站在一起。

因为郎铮父母工作原因他们没有办法陪同郎铮一起到北京。

郎铮被父亲送到了机场,自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他一到北京就去参加了彩排,彩排结束后又独自回到家里。

他到家就和父母分享了彩排的场面,直说:“现场让人震撼。”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8)

国庆节当天他又一个人来到北京,即使经过彩排但是依然十分紧张。

直到郎铮站在“众志成城”彩车经过天安门前,他庄重严肃的敬礼、站得笔直、神采奕奕。他在采访时形容当时场面特别盛大,气氛激昂,感觉每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他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各种各样的方队、车辆、飞机一个个地穿过穿过长安街和天空,他感觉自己无比自豪。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29)

就连郎铮的同学们看到直播也纷纷向他打电话道喜,这让他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郎铮觉得“敬礼娃娃”只是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标志,被那么多人关注是自己的荣幸,但不可以骄傲自满。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当下还是应该努力学习。

而郎铮自己的理想,是想当解放军,想当生物学家。但对于以后郎铮却说不一定,但是自己还是会选择以后入伍锻炼自己。可能之后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物或者历史专业。

汶川地震纪录片那个敬礼的男孩(汶川地震3岁敬礼娃娃)(30)

十几年过去了,曾经那个“敬礼娃娃”已经成长为了一个阳光优秀,懂得感恩,不忘初心的孩子。

汶川地震带来的伤痛没有让他退却,那个敬礼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对于解放军战士的感激和敬畏,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虽然骨折的痛苦使他哭泣,但面对恐惧仍然坚强满怀希望。

相信郎铮的未来更加光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