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

文:千雨千江月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1)

导语:

雅石是风塑的精灵,是水造的灵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时空散落的美,是诗、是画、是爱的真谛。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可见中国人对于石头,有着莫名难解的情愫与感怀。

石头里有文章、有故事、有历史,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关于石头的经典,源远流长。而文人与雅石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这也成为雅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今很多文人与雅石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爱石、藏石成癖,把感情寄托在石头上,怡情明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趣闻逸事与优美诗篇。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2)

一、"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陶渊明之"醉卧醒石"

东晋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辞官归田,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五柳先生赏石,醉时卧,醒时观。明代林有麟撰《素园石谱》记载:"陶渊明所居东里有大石。陶渊明常醉眠其上,名之曰醒石。"

人生一世,黄粱一梦,对于五柳先生而言,醉有醉的智慧,醒有醒的洒脱。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3)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有以下名段: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湘云醉卧"醒石",是《红楼梦》里最美的场景之一,塑造了湘云纯真美丽、憨态可掬的青春形象,正如黛玉所说云丫头这副模样,倒活画出一联唐诗来:"醉眼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往昔如烟,醒石当空,佳人盈盈,云水遥遥,曹雪芹设计了湘云与醒石,就如其设计了黛玉与落花,她们都是最完美的组合。这瞬间,湘云竟成了五柳先生的知音,隔空重逢,隔空对吟,这一出,湘云就有了先生的风流。没有了”醒石“,《红楼梦》中就没有了湘云。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4)

陶渊明一生屡次为官,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走上归田之路。此后经年,他洁身守志,独善其身,超然物外,寄情自然,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亲自下田耕作,也常常举杯痛饮,为此竟有了"醒石"的传说。

相传,陶渊明的菊丛中,有一块大石,长宽均有丈余。大诗人每逢贪杯,便蹒跚而来,坐卧其上,赏菊之余,诗兴大发,一首首千古传诵的诗篇就此诞生。

慢慢的,他感到这块石头能让其醒酒,能让其提神,又能赋予其涛涛不尽的灵感,于是爱之切,取名"醒石"。

陶渊明与醒石的情缘,常令后人艳羡,宋程师孟有诗云:

万仞峰前一水傍,

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

曾送渊明入醉乡。

微微晨光,浓浓翠色,朦胧诗人,静眠石上,进入梦乡,好一幅”村色入梦图“,怎不令人陶醉?陶渊明的这一段佳话,使得后人将他尊奉为"赏石祖师"。

诗人此举,醉酒卧石被赋予了独特意象,超然境界,内涵隽永,不论相忘尘世的清怀,还是才志难抒的压抑,都得以千古流传,令闻者慕然。

明人有醉石诗为证:

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源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诚心。

似醉元非醉,永怀宗国屯。

盼盼石上痕,相亲欲老舍。

沉醉非关酒,深情石应领。

脾脫当时人,懵腾谁复醒。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5)

明林有麟《素园石谱》,也将这段故事记述其中:"陶渊明所居东里有大石 ,陶渊明常醉眠其上,名之曰醒石。"并凭借追思和想象,描绘出了一方"醒石"。此"醒石"自然非彼"醒石",但陶渊明遗留的传说,却凝聚成赏石文化中一抹独特的色彩,不断扩散,遗韵生温。

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册页,精选出十六个历史典故中颇具代表性的隐士行为,分别名曰:

访庄、酿桃、浇书、醒石

喷墨、味象、漱句、杖菊

浣砚、寒沽、问月、谱泉

囊幽、孤往、缥香、品梵

陶渊明的"醒石",便是这"十六观" 之一。在陈洪绶看来,石与书、墨、砚、菊、月、泉一样,皆可映射内心,无论移情的对象是什么,最终都是为了保持一个超凡的本我。这一切,构成了中国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殊语言和独特符号。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6)

二、"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白居易之"与石对话"

三晋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朝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赏石名家中,唐朝诗人白居易是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以石为题,写下许多千古绝唱,为弘扬中华赏石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白居易赏石代表作有《太湖石》《双石》《莲石》《问友琴石》等诸多诗篇,以及文论《太湖石记》等,成为"人石对话"的经典。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7)

白居易收藏奇石种类颇多,他曾说"罢杭州得天竺石一,太湖石五买于家中。"从他的诗文中可知,他还藏有太湖双石、灵壁磬石、白莲石等。

作为诗人的白居易,赏玩奇石时,不但探究石头的形貌外在,更注重融入自己的精神寄托,引发人生感悟,并以此写成石诗、石记。他独特的关于石头的审美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一:

《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作品二:

《莲石》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作品三:

《咏双石》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洼樽酌末空,玉山颓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咏双石》这首诗,将两块石头的来历、形状等写得尽善尽美,更为重要的是其中两句,为早期中华赏石理论做出了奠基贡献。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有赏石文化研究者认为,所谓以"怪且丑"为主要观点的"丑石观"来自于苏东坡、郑板桥。其实不然,苏东坡的"怪石供"和郑板桥的"石文而丑",均源自于白居易。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唐相牛僧儒有"与石为伍"、宋人米芾有"拜石为兄、为丈"之说,而都不及首先说出了"以石为友"这一名言的白居易。"最坚者石,最灵者人",白居易与"双石"结为"三友",托石寄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对后人的赏石文化影响颇深。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8)

白居易不仅有许多赏石诗文,他的《太湖石记》更因反映唐代赏石盛况及文化水平,成为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第一篇赏石名作。

该文揭示了太湖石的奥妙,对太湖石的鉴赏价值给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高度评价,遗韵悠扬,影响深远。

篇中,他首先提出了"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而人们为何偏爱它呢?回答是:"古之达人,皆有所嗜……诚哉是言,适意而已"的观点。其次,他提出了"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的石种选择标准。

最重要的,他还告诉人们在唐代赏石家对奇石已有分等论级的品鉴方法,这种方法,开历史之先河,为后世效仿:

"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从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于石阴,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9)

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的时候,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当他准备辞官归家时,看见桌子上面有杭州天竺山的石头,凝思半天,提笔写下一首诗。

此时刘禹锡来看他,看到书桌上的那首诗。对白居易说,不就是两块石头,你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徒增烦恼。白居易说石头是天竺山的,自己拿回来,那其他人也去拿,山上还能剩下什么风景呢?

白居易在杭州修缮堤坝,兴建水利,自掏腰包,解决民生疾苦。拿走两块石头都令其愧疚,为官之廉,有多少人能做到?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10)

三、"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苏东坡之"力争仇池石"

唐代好石风盛,宋代更炽,苏东坡可谓一位典型的嗜石成癖者。苏轼好奇石,鉴赏力极高,经他赏识的奇石,往往成为珍品。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所到之处均与雅石为伍,得意失意,视作知己,曾为仇池石、雪浪石等名石的所有者,写下许多咏石诗文。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11)

湖口(今江西九江)人李正臣,藏有一块一尺五寸高、有九峰的奇石,苏轼十分喜爱,一见沉沦,因其形似安徽九华山,故作《壶中九华诗并引》:

《壶中九华》

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仙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作为艺术大师的苏东坡,擅用奇石创造意境,极具诗情画意。东坡先生玩石,以石为主,辅以植物、水系、器物,建构景致,营造情趣。

山东蓬莱阁下,有千丈石壁,常有碎石掉落,经过海浪拍击,形成状若珠玑的圆白石。苏东坡获数百枚,因其喜好道教,故以菖蒲相配,表达对神仙的崇敬,颇有意义。另外,沉香石是一种化石,苏东坡用化松石与之相伴,放在案上,与砚相配,十分雅致。他有《沉香石》诗云:

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

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

山下曾逢化松石,玉中还有辟邪香。

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刚。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12)

作为大文豪的苏东坡,喜爱用诗意化的名字来给奇石命名,并赋诗赞美。

他有《雪浪斋铭引》云:"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石以雪浪斋。"

又作《雪浪石》诗,对雪浪石进行赞美: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千峰左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公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诗人通过想象,对雪浪石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也表现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热爱。

苏东坡每获奇石,都要请朋友欣赏,朋友有奇石,也请他观赏,奇石成为他们友好的纽带,创作的题材,灵感的来源。

他曾为此作下《杨康公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松根络其足,藤蔓附其肘。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求诗记其异,本末得细剖。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

东坡先生为人清廉,从不私相授受,但对于来自大自然、象征友谊的奇石,却来者不拒。

他一生两次赴任杭州,第二次离任时,友人惠净和尚以丑石相赠,先生大悦,作下《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其一)

当年衫鬓两青青,

强说重临慰别情。

衰鬓只今无可白,

故应相对话来生。

(其二)

出处依稀似乐天,

敢将衰朽较前贤。

便从洛社休官去,

犹有闲居二十年。

(其三)

在郡依前六百日,

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一峰去,

欲把云根到处栽。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13)

苏东坡在任扬州知州时,表弟程德孺送给他两石,一白一绿,东坡先生看到绿石后,十分有眼缘,不觉想起了自己在颍州任上所做之梦。

梦中,他被人引至一官府,榜书"仇池",此地山川幽远,环境清奇,人称道教十六洞天之一小有洞天(王屋洞)的余脉。

杜甫在《秦州杂诗》中曾经有云:"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

仕途不顺的苏东坡看到这块奇石,便想到了颍州之梦,心生归隐之意,便将绿石取名为仇池石,视之为"希代之宝",作《双石》记之: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嵋。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苏东坡通过玩石,陶冶性灵,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抒发感情,达到了玩石的巅峰境界,也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厌倦红尘的归隐之意。

朋友们看到仇池石和《双石》诗后,纷纷唱和,秦观有诗云:

"信为小仇池,气象宛然足。连岩下空洞,鼎涨彭亨腹。双峰照清涟,春眉镜中蹙。……尤物足移人,不必珠与玉。……惟诗落人间,如传置邮速。"

后来仇池石被驸马都尉王诜借去赏玩,意在取夺,苏东坡一口气写了好几首长诗,巧与周旋,强调"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并提出以王诜珍藏的唐代韩斡《二马图》作为交换。这件事闹得满城沸沸扬扬,最终得以物归原主。

苏东坡所咏佳句,赋予了仇池石深刻的内涵,所谓"顽石本无根,诗家增盛名!"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东坡遇赦北归,于常州仙逝,物在人亡,"仇池石"终被酷爱奇石的宋徽宗获取。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14)

结语:

古代大诗人们喜欢奇石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千奇百怪,富于想象;标新立异,不落俗流;情之所至,与石为友;磊落坚贞,彰显气节。

一首首咏石诗,极富抒情与浪漫色彩,是诗人借石之口,赞美石的美好品性;是诗人借石之口,叙述自己与石的别样情缘;是诗人借石之口,表达自己对待生活的极致态度。

陶渊明、白居易、苏东坡,这一位位大诗人,满腹经典,穿越古今,从晋花、唐风、宋雨中走来,带着情怀,带着节操,带着梦想,辉映着他们的爱石,述说着一段段衷曲。

与石之性格、风骨何其相似,也许这就是他们与奇石的绝世情缘吧?

七绝游叠石花谷有感(去古诗里寻觅34)(15)

作者简介:千雨千江月,生于风花雪月,长于濛濛烟雨,居于满城繁花。酷爱散文、诗歌、赏析,在时光书笺中,品茶,品书,品乐,品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