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

大家好,我是小K,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临床常见的小儿腹胀问题。因为小儿没有主诉,无法表达自己的病情,这会让医生很“头疼”。所以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小小孩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在说正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是多大年龄需要看儿科急诊,这在很多家长朋友们有时感到很困扰的,不同医院所规定的年龄也许会有所差异。在大多数的医院规定是在14周以内,包括14周需要看儿科急诊,超过14周岁是看成人急诊。小儿年龄段的划分是这样的: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儿科学的介绍,一般加儿童分为7个期。下面的图可以清楚显示。(胎儿期在出生之前,新生儿期在28天,1岁以内称为婴儿期,1-3岁是幼儿期,3-6岁或者7岁上学之前称为学龄前期,6-12岁是学龄期,12岁以后女孩到18岁、男孩到21岁称为青春期。)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1)

小儿年龄段的划分

21岁之前的男孩和18岁以前的女孩理论上属于儿科内容,因为身高、体重看着像成人,但是情感、控制情绪等还不是成人,属于需要保护的儿童。

有苏州市民带小孩看病就遇到这样的尴尬和无奈: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2)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国卫生部早有规定,小儿在14周岁以内(包含14周)划分为儿科急诊诊疗范围。对于综合性医院这样的划分是有必要的,而一些儿童专科医院,一般可将年龄放宽至18周岁以内。希望家长朋友们在就诊的时候要多一些理解和谅解,因为18岁以内很多小孩虽然身体看上去已经达到成人,但心智和机体毕竟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就诊时还是应该区别对待的。

扯得有点远,还是聊聊小儿腹胀的问题。小孩刚出生时,因为腹肌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足够力量支撑腹腔的压力,看起来都是圆鼓鼓的,尤其是“饱餐”之后。我们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去鉴别判断是否有腹胀呢。临床上有这样的判断:

婴儿期腹围与胸围近似,随着年龄增大,腹围逐渐小于胸围,若小儿腹围大于胸围,提示有腹胀。

当然每个小孩有个体的差异,也不能完全按照这样的标准来。

还要看 腹壁紧张感、有无排便、呼吸及精神状况等。对于一般家长来说,如果发现小儿腹部膨隆高出胸部,呈一种均匀性圆形隆起,吃奶明显减少,有呕吐、不排气排便,甚至出现精神差、呼吸急促等现象,都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医生帮助排除一些少见的腹胀腹痛危急疾病。

在介绍一些腹胀危急疾病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造成腹胀的一些病因有哪些。

出现腹胀的主要原因就是“进的多,出的少”: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3)

小儿腹胀原因

了解小儿腹胀的原因之后,咱们再看一下到底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小儿腹胀。

小儿腹胀,主要有考虑以下12个疾病:

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这是新生儿的常见性先天性疾病,一般是在出生后2~4周发病。最主要的是表现出妈妈喂奶之后数分钟后就会有呕吐。腹胀主要体现在上腹部局部胀气,这是胃部膨胀的形态。下面这个图片可以直观感受: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4)

局部胀气图片

身体进化发育出的各种器官功能都是相当完美的,有时候多一点或少一点,都是会出现功能障。幽门可以比喻成胃肠道一个过滤装置(其实肠道上还分部很多这样的装置),对于成人来说,只允许小于1.5cm的食物通过,新生儿则更小。并且幽门是呈节律性扩张收缩的,然而先天性幽门狭窄就出现问题了,幽门扩张后通道仍很小,食糜还是过不去。所以,造成进食后数分钟就会有明显呕吐。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5)

症状有了,还需要通过将X线钡餐检查来明确诊断。(见上图示)

对于这样的疾病,在保守治疗没有好转的时候,还是要尽早手术解决。建议前往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行腹腔镜微创术。

2 先天性巨结肠

这是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比较常见的,发病率大概有1/5000(宝妈宝爸其实不用太担心,发病率其实不高)。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6)

先天性巨结肠示意图(图片源于腾讯医典)

主要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需要重视起来:

  1. 新生儿胎粪排出异常以后,会出现反复的便秘;
  2. 婴儿和儿童期便秘非常顽固,而且出现进行性的加重,有明显的腹胀。

保守治疗也是可以的,但需要保证每日或者隔日能排便一次。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考虑做巨结肠根治手术。

3 小儿肠痉挛

小儿肠痉挛一般发生在3~4个月以下的婴儿,目前发病原因不太明确,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肠道功能不成熟,喂养食品和方法不恰当,或是寒冷饥饿等刺激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为小儿阵发性哭闹。因为婴儿腹痛发作不能诉说,一般以突然哭闹烦躁不安表达出来。家长们一般能观察到小孩:经历数分钟或数10分钟哭闹之后,突然缓解入睡,间歇期和正常的小孩一样,可以反复发作数次到数日之久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7)

小儿肠痉挛阵发性哭闹

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找到病因后,给予相应处理就可以了。比如注意饮食和喂养的方法得当,加强保暖等。如果哭闹比较明显或者长时间持续不能缓解,需要就医,临床上一般给予解痉、镇静等处理。

4 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征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来看主要表现:主要是有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表现,无器质性病变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

说这么多专业的术语可以概括一下,通俗的说法就是“有不适症状,但是肠道功能没有实质性的病变。”

我们成人也可出现此情况,比如精神紧张、进食食物、或食无原因,表现出腹泻、腹痛 等。对于小儿,表现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是慢性非特异性的腹泻为主要表现,而在6~18岁小孩或者少年主要表现出反复的腹痛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8)

再看具体有哪些特征表现:

  1. 吃了一些特殊的食物,比如饮料、奶制品、咖啡,出现了下腹部或者左下腹持续数十分钟或者数小时的疼痛
  2. 平常每天排便次数比较多,以粘液糊状便为主,而且有紧迫感,每次的量都是不多的,有时和便秘交替的出现;
  3. 白天疼痛或腹泻比较重,到了夜间睡眠后就能够减轻

此种情况治疗没有特殊,主要是为了消除患儿的紧张焦虑,改变饮食习惯,平常需要保持大便每天都能通畅,严重的肯定是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5 假性肠梗阻

假性肠梗阻也是一种肠管无明显病变或异常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有肠道梗阻表现。这种情况也分原发性和继发性,普通读者和家长们无需深入了解。一般是在就诊患儿检查时被发现,因为肠道梗阻在“影像片子”(X线摄片或者CT)上还是有特征表现的。

因为其“假”,所以还是应该以保守治疗为主。

6 肠套叠

肠套叠是在婴幼儿中出现肠梗阻的一种常见病因,一般大多数是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小儿。因为肠套叠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幼儿急症,有时没有及时诊断,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肠穿孔、腹膜炎,甚至有休克表现。作为家长还是要了解一下所出现肠套叠的一些特殊情况或征兆。

小儿腹胀怎么缓解(小儿腹胀说不出)(9)

肠套叠示意图

  1. 首先就是腹痛,这样的腹痛是比较剧烈的,所以患儿是阵发性的哭闹,四肢屈曲乱动,呈极度痛苦的状态;
  2. 再有就是有明显呕吐,吐出来的可有胆汁或是粪便样液体;
  3. 第三个就是血便,这也是一个特征性的表现,排出来的大便呈果酱样、暗红色或鲜红色
  4. 最后是,可以在腹部摸到或看到肿块,这也是医生用来判断肠癌的一个重要体征。

一旦考虑是肠套叠这种情况,因为疾病发展快,不及时治疗后果较重,所以家长们有这样的意识时,应该就医诊治。


以上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急性发作的情况,需要格外重视。下面是治疗过程中或是确诊疾病的严重情况。

7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不仅仅是在小儿身上,在所有人群中都有可能会出现,都可能造成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腹胀的表现。确诊后是需要及时补钾治疗的。

8 急性胃肠功能衰竭

急性胃肠功能衰竭一般发生在危重病的过程中,比如严重的感染,窒息创伤,脓毒症,休克等。出现这种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常常提示病情非常严重,通常预后都是很不好的。

9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现的时候,提示小肠有广泛的出血坏死,这是其主要的特征,疾病发生比较急,病情进展也是很迅速的,通常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便血等。主要是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比较常见。

10 腹水

腹水引起的小儿腹胀原因比较多,比如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性低蛋白血症,还有肝炎,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肿瘤等等。

11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症一般是常见于7岁以下的小孩,出现腹胀也是因为腹水的原因。一般早期是全身浮肿,如果出现腹胀表现,提示病情比较严重了。有四大特征:全身水肿,高蛋白尿,高胆固醇症,低蛋白血症。这些都是临床通过实验室化验检测才能确诊的。

12 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引起的腹胀原因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先天的异常、肿瘤、炎症等。需要提醒一下常见的一些部位肿块,比如右上腹的肿块可见为肝脏的肿大,左上腹可为脾脏肿大。左右腰部肿胀可为肾脏肿瘤。全腹能够摸到多处肿块,这则多考虑淋巴瘤,这种情况可以引起全腹胀。因为肿瘤的特殊性需要及时发现,及早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要得到治疗。


上面详细介绍了可能导致小儿腹胀的疾病,可作为普通人,尤其是宝妈宝爸,对于腹部观察要注意什么呢?其实,要做到“视”、“触”两方面即可。

“视”的内容
  • 腹部皮肤颜色
  • 腹部形状
  • 皮肤皮疹
  • 表面血管有无曲张
  • 体表有无肿块
  • 有无蠕动波
  • 有无胃肠形
“触”的内容
  • 腹部皮肤温度
  • 有无皮下肿块
  • 腹腔有无肿块
  • 压之有无不适、哭闹

这些内容有些是专业医生才能查出异常的。一般我们如果发现腹部有“视”、“触”方面的异常,还是应该及时就医寻求帮助。小儿腹胀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能自行缓解,有少数疾病是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治的。

今天叨叨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文祥.《儿科急诊医学》第三版. p109-115.
    2. 万学红.《诊断学》人卫第9版.
    3. 张晓晓,王忠敏,王惠庭,汤卫红.600例不同年龄段腹胀患儿的临床表现与病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10):1379-1383.
    4. 谭小光.儿童原发性肠套叠220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86-8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