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进士难考吗(其难度和稀缺性绝对不比现在的院士差)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童生是如何考取秀才的,及考取秀才功名的难度之大。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https://www.toutiao.com/i6714897219331293699/。

读书人考取秀才功名后,可以说敲开了通往人生巅峰的大门,但能不能迈进这个大门,还要看乡试能不能考上举人,会试能不能考上进士。

对于高中进士的幸运儿,皇帝是怎么安排工作的呢?相信很多人比不过不清楚,本文将做详细的介绍。

古代的进士难考吗(其难度和稀缺性绝对不比现在的院士差)(1)

高中进士,是真正的鲤鱼跃龙门

我们以科举比较成熟的明清为例。

1.会试(确定录取人数)

贡生(举人)参加完会试,接下来就是阅卷工作,总共由八位皇帝钦定的阅卷大臣,八个阅卷人挨份阅卷,第一位阅完传给第二位,以此类推。觉得好的会在上面会上“O”符号,次之画上“△”,最差的画上“×”号。最终阅卷全部完成后,依据符号的多少取计划招生的人数。一般会在一百到四百人之间,每年都不同,就看皇帝的招生计划了。其中排名前十的,优先呈送皇帝,因为第一甲就从这十人之中会选出。

2.殿试(确定排名)

被选中的贡生,接下来要进行殿试,也就是由皇帝直接命题考试和面试,回答皇帝的问题。殿试并不淘汰人,只是作为排名。所以,只要考生参加殿试,就可以获得进士身份。

古代的进士难考吗(其难度和稀缺性绝对不比现在的院士差)(2)

殿试

依据殿试的结果,进士会被分为“三甲”,所以金榜题名也叫高中三甲。一甲就是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名额固定就是三人,录取文书上会写“钦定第一甲第一名”。二甲是赐“进士出身”,录取文书上会写“钦定第二甲第X名”。三甲是赐“同进士出身”,“钦定第三甲第X名”。名字核定后,就是发黄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榜题名时。

3.进士工作分配

根据殿试的排名,进士的工作分配差距挺大的,大约有以下几个去处。

a、翰林院任职

最好的当然是第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状元直接任命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任命翰林院编修。都是负责编修本朝的历史、记载皇帝言行实录、给皇帝讲课、陪皇帝聊天等工作,但修撰的官职是从六品,而编修是正七品。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会被授予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级别又低了一级。

以上4个人是最幸运的,直接获得了正式的官职,领取工资了。

古代的进士难考吗(其难度和稀缺性绝对不比现在的院士差)(3)

北京翰林院遗址

至于其他进士,也有机会进入翰林院,那就要参加朝考。朝考就是为分配工作而进行的考试,在保和殿进行。考试内容无非就是歌词诗赋、策论、奏议等,比如乾隆皇帝就直接考了一首诗,写的最好的就是第一名,称为朝元。另外还会选取多名优秀者,授予庶吉士,就是点翰林。与上面正式授予翰林官职的不同,庶吉士只能算作实习生,要一些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考察,合格的才能留下。

为什么进翰林院最好呢?因为翰林院就类似皇帝的秘书院,能经常与皇帝接触见面,如果工作做的好,可以比较快的得到晋升。一般来说皇帝的最终的内阁大臣,重要的职位,大部分都是由翰林院出身的,因为皇帝亲自培养的人用起来顺手放心。

b、六部任职

没有进入翰林院的人,最好的去处就是留在京城做京官,也就是到六部任职。一般官职为 主事、中书、行人、评事等,都是从六品到从七品的小官。但留在京城为官,优点就是能够很容易的认识京城的大官,做几年京官,外放的话一般都会担任知州,也就是正六品官职了。

古代的进士难考吗(其难度和稀缺性绝对不比现在的院士差)(4)

吏部遗址

c、地方官

翰林院没戏,京城也留不下来,最差的去处只能是等待空缺,去做地方官了。地方官一般是县官、县丞、布政司、盐官、学官、水利等方面。一般都是七品到八品不等。地方官就比较苦逼了,做的再努力,皇帝也看不到,如果遇到穷县,每年连朝廷的捐税都收不齐,还谈何升迁。

除了状元、榜眼、探花和传胪是固定任命的,其它官职,最终的还要看个人的走动,如果朝中有人帮扶,安排的职位一般都不错,即使地方官,也能挑选个富裕的大县。所以,我们常说人情世故从来没变过,自古都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如果非要把会试与现在对比的话,我想真的找不出什么学历可以相对等。我们现在及时博士后毕业了,也不能直接担任重要职位的秘书,或者县长,甚至连乡长都没戏。所以,个人观点,古代的学子,不单单八股文写的好,从小就会学习时政和历史,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通过层层的考试,回答的问题让皇帝满意。

读书人,从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可谓每次都是百里挑一,能顺利闯过这四关的人,每三年也就一百多,二百多,最多的年份也就四百人。平均下来,每三年不过是二百多人,每年六七十人,与现在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状元人数差不多。按照概率学讲,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高中进士,真的是非常困难。从进士的稀缺性上讲,可以等同现在院士的稀缺性。

大家觉得这期内容如何?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