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有俄罗斯族吗(黑龙江满族的分布)

黑龙江是满族及其先民的故乡,清朝的“龙兴之地”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定鼎北京,大批满族兵丁及其家属迁徙入关,驻守在京畿地区及全国各战略要地,致使居住在黑龙江地区的满族人口明显减少。但是清初的“新满洲”卓有成效的招抚并使其内迁,使黑龙江地区满族人口状况有所改变。探究黑龙江地区满族渊流及其分布,是一项复杂的问题,因为满族人大都入旗编籍,不断征调,变动频繁。但是从整体上看,黑龙江地区满族大体上可分为留居群体、驻防群体、屯垦群体。

留居群体:俗称“坐根满洲”,即未随龙入关一直留居在黑龙江地区的满族土著居民。这部分满族人虽然入了旗籍,但主要以自由民身份生活在故土。留居群体大都居住在黑龙江地区东部和北部的偏远山区,基本上以宁古塔为中心,依兰、瑷珲、孙吴、阿城也是主要聚居地。宁古塔一带满族大都属土著居民,因为宁古塔早就是东海女真的聚居中心,又是清代黑龙江地区的东部重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大量女真遗民久居于此。

另外被招抚的“新满洲,内迁大都安置在此;还有居住在长白山的满族陆续下山迁居此地,致使宁古塔一带成了留居满族的集散地。作为“金源”的阿勒楚喀(阿城)一带,也居住着少量的女真完颜部的“老户”,自称为“金兀术后人”。留居群体较多地保留着满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驻防群体:即作为八旗官兵驻防在黑龙江地区边防地带或战略要地的满族及其后裔。驻防群体大部分由日居在宁古塔一带的“新满洲”组成,还包括从吉林、盛京等地征调抗俄戍边的满族官兵。清兵入关后,黑龙江地区防务重任主要由留居群体承担,为了加强防务力量,清政府在顺治年间,就不断招抚“新满洲”,即把地处边远尚未归附的东海女真招抚过来,编旗内迁,对他们广布教化,多方训迪,教以骑射,教以礼仪,促其开化进步。

尤其是内地“三藩”叛乱,留居的满族兵丁大批征调入关平叛,而沙俄又虎视,不断加紧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之时,清廷对“新满洲”的招抚更加重视,宁古塔将军巴海和萨布素在招抚“新满洲”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前后被招抚的有库雅拉人、虎尔哈人等,编为几十个佐领,内迁到宁古塔、吉林一带居住。对“新满洲”招抚工作的完成,使驻防群体增加了新的血液,扩大了兵源,使当时黑龙江地区的边防力量有所加强。

“三藩之乱”平定后,清廷注重黑龙江防务。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皇帝命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领宁古塔、吉林“新满洲”官兵1000多人进驻黑龙江北岸,征讨沙俄入侵者,在瑷珲城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任命抗俄名将满族人萨布素为首任将军。

设八旗官兵长期驻防。以后又不断调遣者林、盛京及宁古塔的八旗兵丁驻守黑龙江地区,并逐渐将驻防八旗官兵的家眷迁来,随军队居住。满族官兵“携眷驻防”意味驻防的长期性与稳定性,驻防群体一边训练武功,抗敌戍边,一面耕地开荒,从事农业生产。清廷相继在黑龙江地区的宁古塔、瑷珲、墨尔根(嫩江)、齐齐哈尔、阿勒楚喀(阿城)、呼兰、依兰、拉林等地设八旗驻防。

今天居住在黑龙江畔和嫩江流域的满族人多是驻防群体的后裔。例如,富裕县三家子村满族的先人就是从吉林征调而来抗俄的水师兵丁。驻防群体是有严密组织的群体,兼有军事和生产职能,一般自成村落。随着战争的减少,军事职能逐渐减弱。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被废除,驻防群体直接演变为当地农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屯垦群体:清廷为了解决“八旗生计”问题,将闲散在北京的满洲旗人,遣返到黑龙江地区屯垦。康熙年间,清廷采取了移京旗就垦东北故地的措施,将闲散在北京的“京旗苏拉”主要迁转到盛京、吉林一带屯垦。这是清代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随着清王朝统治地位的稳固,战停戈休,作为八旗官兵的满族人,尤其是京旗满洲“生齿日繁”,坐食俸禄,生计困难。乾隆初年,京旗生计问题日益严重,清廷决定移京旗就垦黑龙江,为了妥善安置京旗移是黑龙江,先派吉林、阿勒楚喀驻防八旗官兵开荒,等待生地变熟地后再拔给京旗满洲人耕种。

乾隆九年(1741)第一批京旗满洲750人移往拉林,这是移京旗满洲就垦黑龙江之始。以后陆续往拉林、双城、阿勒楚喀、呼兰、巴彦、绥化等地移京旗满洲,同时也从盛京、吉林调遣大批满族人到黑龙江屯垦。屯垦群体仍保持八旗编制,实行“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有事征战,无事垦荒”制度。

屯垦群体大都聚居在土地肥沃宜于农耕的平原地带,在拉林附近前后建二十四个村屯,分作八旗,每旗3屯在双城堡一带建立120个“营子”;在呼兰、海伦、巴彦、望奎一带建立众多“井子”。屯垦群体人口众多,受汉文化的影响,文化比较发达。屯垦群体及其后裔是近、现代黑龙江地区满族的主体部分,主要居住在拉林、双城、阿城、呼兰、绥化等地。

黑龙江省有俄罗斯族吗(黑龙江满族的分布)(1)

黑龙江省有俄罗斯族吗(黑龙江满族的分布)(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