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大全(纯正典雅的魅力)

纯正典雅的魅力 ——读《朱自清作品精选》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大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大全(纯正典雅的魅力)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大全

纯正典雅的魅力

——读《朱自清作品精选》

● 张 芳

这样一本咖啡底色、装帧素朴的书购自哪家书店,已记不真切了,只约略记得在书店发现它的时候有淡淡的喜悦,好像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见到了睽违已久的中学老师或同窗旧友。是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可令人忆及纯真的中学时代的,无论多么生性粗疏的人,要忘掉语文课本里朱先生的名篇都不太可能。现在想起来,当时就是怀着这样一份重温十四五岁花季旧梦的心情,将这本《朱自清作品精选》带回自家书房的。

中学语文课本里收录的名家作品,至今镌刻在心版上的颇有一些。名家名篇,老师当然要求背诵其中重点段落,说来惭愧,一些大师的作品当时总要熟读无数个清晨和深夜才能通过,好在也有例外,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我感觉比较好背,差不多上过一堂课,第二天便能轻松过了背诵关。

朱自清先生作品的易于背诵,大约是《春》《荷塘月色》《背影》这样的作品更贴近中学时代单纯明丽、多愁善感的心境吧——春天来了,青春少年谁不曾在草地上坐过,躺过,奔跑过,折取过一两朵蓝盈盈的野花?荷塘同样是校园里常见的景致,虽从未见身边哪位老师在月下的荷塘漫步过,但我们这样想,也许是小城荷塘终究比不了朱先生笔下清华大学荷塘的风致吧。同“父亲”离别时的怅惘更使我感同身受,朱先生写的是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父亲,他又何尝不是写尽了众多青春叛逆期孩子对父亲一言难尽的爱!

朱先生笔下最动人心弦的,是他以小知识分子身份道出的对亲朋故旧的深情。他写与朋友话别的情境:“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屋内人都睡了;我们站在月光里,柏树旁,看着自己的影子;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怀魏握青君》)本来只是一次寻常的道别,但作者连分别时的月光、柏树、捎带着地上的人影都念兹在兹,这样的情谊不能不令读者心向往之。他回忆从前在台州教书时妻子儿女每天的等待:“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冬天》)每读到这一段,不知想起了什么,总有泪雾不知不觉模糊了我视线。

朱先生的山水游记作品亦是我爱喝的那杯茶。众所周知,游记文章除了记山水泉石之胜外,总归是有点儿历史、哲思或心绪才好看,故而作此类文章,非有深厚文史功底者不能胜任。而朱自清先生不仅胜任,且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总忘不了《扬州的夏日》里的一段: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了。——朱先生有学问而不大掉书袋,有文采而不刻意雕琢,是名人却也懂得领略平民生活乐趣,他的游记文章能征服今天的读者便是意料中事了。

如果朱自清先生能活到今天与读者见面,那必是十分愉快的经历。无他,只因朱先生纯清醇正、古韵典雅的作品风格使我觉得他本人也应是聪明而宽厚的。

后来他的挚友俞平伯先生的回忆证实了我的猜想:朱先生不幸早逝。1959年,俞平伯、叶圣陶等文人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赴江苏省视察。来到朱先生的故乡扬州时,俞先生显得郁郁寡欢。此时刚巧有辆便车去南京,他不同众人打招呼便上了车。这个谜底直到俞先生将新写的《重游鸡鸣寺感旧赋》给叶先生看时才揭开,原来,俞是去重访他早年与朱一同游览过的南京鸡鸣寺,以排遣他对老友的思念。俞先生一辈子都忘不了他这位纯正典雅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