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

不知道谁说过这么一句话“有水稻的地方就有米粉”,米粉对广大群众生活的影响,不亚于母亲对于子女哺育的重要性,毕竟一碗米粉承载的可是浓浓的家乡情。

湖南人一天要嗦三顿粉,贵州人觉得自己的米粉天下第一好吃,桂林人为桂林米粉的家喻户晓骄傲……但是大中华国土广阔、物产丰富,我们的江西米粉也有一帮死忠粉,普通人对江西米粉的印象大概就是南昌炒粉、拌粉,了解更深的大概还知道抚州汤粉等等,殊不知,江西米粉的吃法五花八门非常之多,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江西米粉都有哪些吃法?

拌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1)

在南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老字号的拌粉店,对于南昌人来说,拌粉加瓦罐汤,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它是南昌人早餐中的标配,将已经煮过的米粉放入沸水中涮热后装盘并放入剁椒、萝卜丁、食用油、酱油、葱花等佐料调拌,最后再加上点灵魂花生米,一个有拌粉加瓦罐汤的早餐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炒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2)

大家说北面南粉,但江西炒粉却广受北方人喜爱,大概是因为江西的省会南昌属于交通枢纽城市,许多走南闯北的人在南昌火车站中转时都吃过一碗江西炒粉,治愈舟车劳顿的疲惫,因此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炒粉也是鄱阳湖区传统宴席中会出现的名点,寓意长长久久。炒粉的做法分干炒和汤炒,一般小吃店里都是干炒,加入青菜、肉丝、鸡蛋、小米辣等配料;传统酒席中则多是汤炒,汤炒顾名思义是加入高汤炒,炒到米粉吸干汤汁,鲜美入味,弹滑滋润!

汤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3)

很多人知道云贵的米线,但极少人知道江西的汤粉。说得文艺一点,江西人的一生,有多少个早晨和多少个夜晚就是在这碗汤粉中开启和落幕的。说得怂一点,你的大饼油条和肉包,不如我的汤粉一大瓢。汤粉的吃法更加的多样化,可以加上各种你喜欢吃的菜,再加上一点灵魂剁椒,一定让你回味无穷!

泡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4)

抚州泡粉在原料制作上就非常的讲究,要经过浸泡大米、石磨磨米、布袋过滤压浆、揉粉成球团、锅内煮熟、石臼打烂、搓成长团放入铁制粉筒压榨,通过铁底板小孔压出粉丝、成形于汤锅中煮沸捞起、再放入冷水缸内冷却、最后捞起待用等多道工序。

在吃的时候,通常会采用熬制了四五个小时的大骨汤或鸭汤做为汤料,再加上一道抚州的特色辅助小菜:牛杂(或猪杂)、泥鳅、鲶鱼、猪肉等,味道极其鲜美。

烫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5)

上饶的铅山烫粉对于许多江西人来说,是听过但不一定吃过正宗的存在,经煨烫后加入汤料而成的米粉,具有熟而脆,香而不腻的特点,集鲜、香、辣、滑于一身,有弹性,深受民众喜爱。据考证,铅山烫粉正宗原产地位于铅山县永平镇境内。

扎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6)

小编身为一个米粉疯狂热爱者的江西人,居然也没听过宜春的扎粉,可见江西的美食低调的可以。扎粉在制作时需要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晒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故称扎粉。干的米粉煮后沥干变成湿的米粉,就可以开始了第二轮的加工,而炒扎粉最为风行,口感柔韧、滑润、香辣,油而不腻,鲜美可口。

冷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7)

冷粉是景德镇比较著名的一道小吃了,粉条比较粗,是江西米粉中最粗壮的,大概半径有0.5厘米左右(相当于普通筷子的粗细)。冷粉大多数时候也是拌着吃的,但与南昌拌粉不同的是,除了辣椒、酱油、腌菜、葱花,还一定要拌进橘子皮、滴上小磨香油才地道。满满一碗,霸气十足。

腌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8)

新余腌粉,以大米为原料,工艺制作十分讲究,采用当地纯天然优质稻米和山泉水经过一系列手工工艺才最终制成。这样做出的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好吃到停不下来!

珍珠粉

江西人都爱吃的米粉(江西米粉有多少种吃法)(9)

赣州珍珠粉的形状像西米露,用优质晚米浸泡磨浆,浆水滤干,再晾晒筛制,能得珍珠状,还得筛得好,用大孔米筛要不停旋转,粉在筛内,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用炖好的大锅鸭汤作底,加八角、萝卜丝、香菇、肉味美滑溜,要是加点辣椒汁,那叫一个痛快。

江西米粉有这么多吃法,小编最喜欢吃的就是南昌拌粉了,每天早上配上一碗瓦罐汤,才是真正的早餐,你觉得哪种米粉最好吃呢?欢迎大家在下面投票讨论哦~

江西米粉的做法中,你觉得哪种最好吃呢? 单选

0人 0%

拌粉

0人 0%

炒粉

0人 0%

汤粉

0人 0%

泡粉

0人 0%

烫粉

0人 0%

扎粉

0人 0%

冷粉

0人 0%

腌粉

0人 0%

珍珠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