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1卷-(毛泽东选集1卷-)

毛泽东选集1卷-(毛泽东选集1卷-)(1)

[比心]一、 写作背景

☞ 1935年夏秋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这期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新时期党的战略策略,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 此文是主席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是在瓦窑堡会议之后作的。主席根据中央决议在这里充分地说明了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指出共产党和红军在这一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和领导作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批判了党内在过去长时期内存在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建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改变了过去“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但那次会议是在红军长征途中召集的,所以只能够对于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中央领导机构问题做了决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中共中央才获得可能去有系统地说明政治策略上的诸问题。对于这类政治策略上的问题,主席的这篇报告作了最完整的分析。

[比心] 二、 文章内容

毛泽东选集1卷-(毛泽东选集1卷-)(2)

2.1 目前政治形势特点

(1)基本特点

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2)中国各阶级的态度

①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要求反抗,是中国革命最坚决力量;

② 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势不两立的经济地位,也要反抗;

③ 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利益与帝国主义不可分割,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④ 民族资产阶级是动摇的。但在斗争的某些阶段,其左翼有参加斗争的可能,而另一部分有中立的可能;

⑤ 国民党营垒内部也有破裂,有转去抗日的可能。

(3)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资产阶级转变态度抗日的原因

 ☞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帝国主义欺负他们,他们不喜欢帝国主义。严重关头之时,其态度发生转变。

 ☞ 地主买办阶级:半殖民地的环境,英、美帝国主义走狗们有可能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4)中国民族革命营垒情形

① 红军完成了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奠定了革命新局面,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

② 国民党统治区,工人斗争由厂内向厂外,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发展;

③ 农民广泛发动游击战争、民变、闹荒等形态的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④ 学生运动极大发展,要保持持久性,需与工人、农民、兵士斗争配合;

⑤ 民主资产阶级、小地主等的动摇,以致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

⑥ 少数民族,在日本帝国主义威胁下,正在起来斗争。

☞ 革命阵势,由局部性转为全国性,由不平衡状态转为平衡状态。党的任务就是把各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毛泽东选集1卷-(毛泽东选集1卷-)(3)

2.2、民族统一战线

(1)目前形势及党策略任务

 ☞ 党的策略任务: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 ☞ 目前形势:日帝欲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要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2)革命形势的特点

① 买办阶级的反革命势力大过人民革命势力,需花费长久时间积蓄力量;

② 革命不平衡状态变到平衡状态,需花费很长时间、很大力气,依靠党的正确策略路线;

③ 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持久性;

④ 适应情况,改变策略,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不轻易地进行决战。

(3)统一战线和关门主义

 ☞ 统一战线要招收广大的人马,把敌人包围而消灭之;关门主义依靠单独兵马,同敌人打硬仗。

 ☞ 变中国为殖民地行动,变动了中国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统一战线策略之可能性;估计几方的强点和弱点,证明统一战线策略之必要性。

 ☞ 中心目标:攻击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组织民众和一切革命友军,把敌人驱逐到狭小的孤立的阵地上。

 ☞ 关门主义策略是革命幼稚病,是孤家寡人的策略。

 ☞ 要坚决赞成统一战线,反对关门主义。

毛泽东选集1卷-(毛泽东选集1卷-)(4)

2.3、人民共和国

(1)人民共和国的组成

☞ 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的政府。

(2)人民共和国的政府纲领

☞ 以适合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这个基本任务为原则。

(3)革命统一战线变化

☞ 共产党和红军居领导作用,善处自己,善处同盟者。

(4)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原因

① 我们的政府代表工农、民族的,日本侵略变动中国阶级关系,使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有抗日可能性。

② 人民共和国代表着工人、农民及买办阶级、地主阶级之外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

③ 劳资间斗争有限度,不没收工商业,鼓励其发展;民族资产家,不赞成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就保护他。

④ 工人、农民是共和国基本群众,其代表在政府中占大多数。革命的转变需要更多时间和努力。

2.4、国际援助

 (1) 国际援助的必要性

☞ 国际援助对现代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革命斗争是必要的。

 (2) 中国的革命战争是正义斗争

☞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得到国际援助。苏联人民一定会援助,因与其休戚相关。

(3) 援助形势

☞ 获得国际援助形势变好,不再孤立,也是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